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大学社会服务功能
2025-10-05 05:21:33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大学社会服务功能

                      ——以美国为例

摘要: 大学,作为社会化的产物,在不断的演变与成熟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准确把握大学的科学内涵,既是大学理念研究的逻辑起点,更是理解大学功能的基本前提。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功能不断拓展,包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本文在了解大学功能演进,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在美国产生的原因和大学作为“服务站”的社会服务功能,并看到大学功能的突破,引导社会前进这一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大学、社会服务、功能

1、大学的概念

  “在弗莱克斯纳看来,真正的大学是一个有机体,目标崇高而明确,精神与目的统一。他认为 ,把大学各个部门统一在一起的是大学理念或理想。克尔则提出了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机构—在若干意义上的多元:它有若干个目标,不是一个;它有若干个权利中心,不是一个;它为若干种顾客服务,不是一种。它不崇拜一个上帝,它不是单一的、统一的社群,它没有明显固定的顾客。”[1]

2、功能

   “功能”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从概念上来区分,功能是一定结构的产物,结构产生功能。[2]功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大学功能也必然发生变化。

3、大学功能发展阶段

  大学功能的历史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学以培养人才主的基本功能。从欧洲古典大学到中世纪大学一直到近现代大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但培养人才一直都是大学的主要功能。第二阶段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为主的两项功能,但以科学研究为重要功能。柏林大学开创了近代大学集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先河。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研究生院,把培养对象从本科生延伸到研究生,标志着以培养高层人才和进行高水平科研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大学正式问世。第三阶段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项功能,但以为社会服务功能为其外部功能。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先提出,大学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并付诸实施,取得巨大成功。从此社会服务成为继教学、科研之后大学的又一重要功能。

4、美国大学社会服务功能产生的原因

(1)法律带来的机遇

   美国于1862年和1887年分别颁布了《莫里尔法》和《海奇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一是促进了大学的发展;二是突破了大学仅培养牧师、教师、律师和医生的传统,促使大学直接服务于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从而改变了大学与世隔绝的“高楼深院”的形象,确立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形象。

(2)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哲学观念上,美国当时受到德国大学办学理念与本国詹姆士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处在经济发展初兴阶段的美国从其实际出发,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支配下,把培养实用人才和直接进行社会服务摆在大学教育发展的首位。这种使用和功利性的教育价值观对美国教育的发展乃至国民素质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3)社会的客观要求

  大学作为社会科学文化中心,对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等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负有对社会,大学应当采取各种方式与社会进行广泛联系,尽可能帮助解决社会在发展中遇到何种理论和实际问题。如与生产单位联合搞科研、进行技术指导、科技咨询、担任承担继续教育的任务等。对社会而言,社会发展越进步,它对大学教育提供社会服务的依赖性就越大。

(4)大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广泛、直接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大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它也是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大学教师、干部和学生应当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深入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做社会调查,了解情况和问题,以便更有效地展开社会服务工作。大学通过为社会服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根据社会需要改进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5、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站”

  19世纪中叶,当人们关于科研是否可作为大学的功能的争论还未结束时,大学的另一种功能——社会服务就悄然产生了。它的标志就是美国的“赠地学院”的创立。于是,人们开始争论大学是否应该具有这种功能,是否在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同时还应为社区或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即是否应具有三种功能。在这方面,主张大学应具有三种功能的代表任务是范海斯。他在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期间从思想和实践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他要求大学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知识传播专家咨询为本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大学既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它的需求,成为社会服务中心,又不能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范海斯的这种“威斯康星理念”掀起了大学教育发展史上一场“哥白尼式的”,并对20世纪之后的世界大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大学具有服务功能的观点,大学也开始被人们喻为“服务站”。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6、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对立”

  英国高等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也是一位坚持大学三功能观的学者。在其所著的《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他提出:“大学原来仅是培养专业人员的机关,以后又兼充了培养上流社会人士的社交教育学校、研究所、社会服务站和少数夸大其词的人心目中的社会酝酿所,现在所有大学不止承担一种上述功能,有些还想全部承担下来。”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在现实的大学中三种功能的活动之间是有冲突的。例如,教学与科研的对立;教学、科研于社会服务的对立;社会服务内容上的冲突,等等。在现实的大学教育活动中,人们应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冲突和对立,以使大学的各种功能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7、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突破”——引导社会前进

   大学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服务于社会,而是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在当代,由于大学正在由工业经济社会的边缘逐步迈向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徐额不仅应当在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时坚持自己应有的品格和价值追求,而且应当自觉地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在引导社会前进中发挥积极作用。之所以特别强调大学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主要是因为大学与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联系得非常紧密,而且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在一定条件下,教育特别是大学,作为一种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机构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当而且可以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的批判,不仅在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上,而且在人们区分善恶、建立信念和认识真理上,都能够代表“社会的良心”,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引导社会前进,绝不“附庸化”和“工具化”,成为发展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这正是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在当代的升华和发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

8、结论

   在了解大学功能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大学的功能非常重要,但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主要职能。但在人类社会社会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逐步迈入知识经济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大学也被时代赋予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学术责任、发展科学的职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等。大学职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还有值得研究的价值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智运.大学教育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38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