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太极拳自修心法
2025-10-05 04:00:06 责编:小OO
文档
郑子太极拳自修心法

太极拳运动之大纲。有三。分天地人为三阶。人阶为舒筋活血之运动。地阶为开关达节之运动。天阶为知觉作用之运动。次目有九。每阶下各系三级。是为三阶九级:

  人阶三级:

  一. 为自肩至腕之舒筋法:(一阶一级):其法以舒腕为先。肘次之。肩又次之。毫不用力。由至柔而渐进。皆以曲中求直。厥形为圆。

  二. 为胯至肿:(一阶二级):自胯至膝至肿。俱要松柔。其力量在足心。而受于地。足要分虚实。手亦然。

  三. 为自尾至顶:(一阶三级):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者。脊柔筋使然。其要在尾闾中正。及顶头悬耳。

  地阶三级:

  一. 气沉丹田:(二阶一级):肩稍沉。肘稍垂。则气可引至胃脘。胸微陷。背微弓。则气可沈至丹田矣。

  二. 气达乎四肢:(二阶二级):气沈丹田后。似可由心驱遣。便使气至胯至膝至肿。复至肩至肘至腕。

  三. 越尾闾达乎泥丸:(二阶三级):气沉丹田。待功纯。火候到。不期然而然。自然越过尾闾。不可丝毫勉强。越过尾闾。复冲开夹脊。度玉枕。达泥丸。

  天阶三级:

  一. 听劲:(三阶一级):惟柔乃能与对手黏连相随。能黏连。则我之气与彼气相接触。欲测其气之动静。故曰听。

  二. 懂劲:(三阶二级):彼微动。我可听而得知。我先动则懂而知之。然微动易测。未动难知。苟能于未动。听而知之。其庶乎阶及神明矣。

  三. 为阶及明:(三阶三级):气能得化境。而乎精神之作用。其所谓无力之力。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气己随之。气能运身。不待心动。而神可以挟气而行。是为神力。亦可谓之神速。

练习太极拳应历之程序

  学太极拳成功之道,昔贤昭示甚详:先姿势,次熟着,次懂劲...。故初学者必求姿势之正确,每一举动,姿势务须沉着开展,中正安舒,柔软圆活,轻灵贯串。姿势正确熟习,即具备言气劲之基础...。

  教授太极拳应施之步骤

担任太极拳教师者,技术当不可轻,良以技术精良,始可以身作则,示学者以模范,帮助其姿势正确,增加兴趣,从而维系其经常不间断之锻炼。教授姿势,应说明动作之次第方法,及各式注意之点,与生理上所得之效果,并将不良之姿势,正其谬误,使学者明其运动,知所取法...。积之既久,其所得之姿势运动,必整齐而活泼,此教授太极拳之初步应如是也。勤于锻炼之学者,得良师之指授,数月可有甚合规矩之正确姿势,此为人所常见。待学者姿势正确之后,教师不妨根据各学者之兴趣,分别酌情告以各式应用之着法,并教以推手术,师生同学互相研磨...。、

习修马老师《陈式太极拳推手技巧及功力训练》视频讲座中关于推手的几点分享:

十种太极推手方法

一.    定步推手

1  单手 (走合步,分平圈、立圈、自由圈)

2  挽花 (双手合步,分双顺手、双逆手、顺逆手)

3  合步 (走合步双手推,堋、捋、挤、按,双手交替)

4  顺步 (走顺步双手推,堋、捋、靠挤、平按,双手交替)

5  大履 (下盘开大步,上盘如顺步推手要求)

二 活步推手

6  进一退一 (走两个顺步推手后,下盘进一退一,两人反复)

7  进三退三 (两个顺步推后,下盘进三退三时双手上堋。两人反复)

8  圆形推手 (下盘走八卦步,上盘走堋、捋、挤、按,下盘顺逆时转换)

9  烂踩花   (一领一跟,下盘任意进退,上盘堋、捋、挤、按)

10 散推    (利用各种(十种)劲道,发人。注意规则,防止受伤)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1、压腿:后腿绷直,压得点与腰一齐,起腿,压的腿勾向鼻尖,腰挺直,身体慢慢向压得腿靠近,压完后蹬一蹬腿。

2、蹬腿:前腿向前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后腿绷直,双手压住前腿膝盖,慢慢向前弓,需要时蹬2-3分钟。

3、踢腿:前脚勾起,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前腿踢完后收缩,如金鸡状,迈步,再踢另一条腿。

4、拍手:前脚绷直,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一手拍打另一面的脚,一手拍完后腿收缩,如金鸡状,迈步,再拍另一只手。

以下动作主要是锻炼腰部:

1、双手垂直,弯腰,左右呈360度旋转,眼跟手走,反复做。

2、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似抱圆球状,左右摆动,注意要以脊柱为中心转,胯骨不动。

3、太极的灵魂是“松”,注意体会!

2014-10-16 10:24:51

(大师)

2014-10-16 10:24:51

太极拳入门须知

一、不可自专自用,固执不能。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圆转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神意涣散。身外形顺,无形中自增力感;心内中和,无形中自增灵感。练至功行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灵则身轻如羽,得其妙道,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不思可得,无形而生成神奇,力活气顺,虚心实腹,久练自达化竟。

二、不可心躁气浮,急于求成。心不静则神不宁,心肾不交则神气不通。心要静,心静神自宁,神宁心自安,心安气自行,神气相通,万象归根,静练出真功,功夫长进快。静养灵根气化神,处处静,时时静,行立坐卧不离静,静中求动生太极,不静不见动之奇。

三、不可不知养,太极不太和,欲速则不达。练拳不知养,易伤不易长。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十年练拳,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以养为本,以慢为宜,慢练为养,养气、养神、养性、养身;快练为伤,伤气、伤神、伤心、伤身。须清心寡欲,平心静气,太极太和,自然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之境。

四、不可心存打人念。否则,心动神去无所依,神杳气散无所归,好勇斗狠失心和。妄念一起横气生,肝气不平,阴阳不和,火水不济,久之五劳七伤与身俱存,稍有病痛则齐发而至,是为大害。练拳时,一志凝神,主于敬,养其诚,洗心涤虑,平心静气,一念无所思,一物无所著。

五、不可努气用力。努则力刚易折,气易阻隔于胸,肺被排挤,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若用拙力,则周身血脉不能通顺,筋骨不能舒畅,全身拘谨,四肢不活。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则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总要力活形顺,无亏,积柔成刚,一片神行。

六、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全身僵直。否则气逆得而上,不能归于丹田,双足似萍草无根,且心肾不交,神气不合。阴阳不和则万法不至。周身放松,脊柱竖直,松腰敛臀,松胯圆裆,虚心实腹,则中气贯通,太和之气才能浩行。

2014-10-16 10:29:01

(大师)

2014-10-16 10:29:01

初学陈式太极拳须知

一.太极拳为什么叫太极拳

    那先要弄清什么是太极。太极是相对无极而来的。天地未分之前,一片混混沌沌,阴阳不分就是无极,阴阳一分就是太极。属阴的有:静、退、虚、合、收、柔、下、软等。属阳的有:动、进、实、开、发、刚、上、硬等。

    可以说太极拳就是一种练阴阳的拳。刚柔相济,随心所欲。太极拳平常练的就是进退开合,虚实变化,先催僵成柔,再积柔成刚,最后达到刚柔相济。

二.应该知道的一些穴位经脉

百会:就是头顶正中(双耳尖连线与头部中线相交处)。

上腭:就是口腔上部,上牙齿根后面。

关元:就是脐下三寸(三寸就是自己的三个手指宽度,不是尺的三寸)。

丹田:就是关元后面小腹中间的一个区域。

会阴:就是前阴(生殖器)和后阴的中间。

尾闾:就是尾骨这个部位。

涌泉:在脚底前脚掌后面向上凹的部位,前后中心的前面。

任脉:就是从百会到会阴的身体前面正中线。

督脉:就是从会阴到百会的身体后面正中线。

三.要防止受伤

    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左臂肌肉,和左臂相连的胸部左侧肌肉,大腿后侧肌肉,膝关节,膝关节后面的肌键,脚,喉咙。造成这些部位受伤主要是用力用劲过猛引起。分述如下:

    1)左臂肌肉,和左臂相连的胸部左侧肌肉:在掩手肱拳发劲时,一面右拳往前冲,一面左肘要以同样的速度和力量往后击。往往左肘用力过猛,拉伤左臂和左胸肌肉

    2)大腿后侧肌肉:在跌叉或成仆步时,下蹲过快拉伤。

    3)膝关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有可能受伤。主要由于速度过快或动作不当引起。

    4)膝关节后面的肌键:主要由于下蹲过快引起。

    5)脚:一是右脚震脚里用力太大,脚后跟会受伤。一是平常练的时候,没有五趾抓地,涌泉虚空。脚趾关节容易受伤。

    6)喉咙:练拳练得太猛。呼吸太快。加上天气干燥,容易引起喉咙发炎。

四.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

    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特别是各关节要放松。用意不用僵力,意气力相合。就在整个盘架(练套路)过程中也要全身放松。

     舌抵上腭;是为了接通任脉。还会多产生唾液,唾液要咽下。

    虚领顶劲;就是头顶百会用意领起。不能用力顶。用力顶颈部就会僵硬。初学就把头伸直就好。不要左倒右歪,前低后仰。

    含胸开背:含胸不能使劲的把胸往里含造成驼背就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了。就是不能象外家拳那样挺胸就好。挺胸气就沉不到丹田里去了,重心就会上移,人也不稳。开背就是第一胸椎这一部位好象有股力往上拉。和头顶的顶劲一样,要用意不用僵力。

    沉肩垂肘:肩部要放松,让其自然下沉。不能用力去沉。用力就僵。肘部也要往下沉。不能往上挑。

    塌腰垂臀:塌腰是要把腰轻轻的往下塌。有利于胸气下沉到丹田。但不能用力的往下塌,那样就不利于健康了。所以要垂臀,可防止过分塌腰。如果不塌腰而垂臀,腰就会往后挺。那样就会僵硬了。

    松胯园档:按要求站好无极桩。自己摸一下腹股沟。如果腹股沟软软的,跨就放松了。如果硬绷绷的,跨就没放松。园档是相对于尖档来说的。如果股骨(大腿骨)跨这头往里靠,膝这头往外开就是尖档,这样跨就紧张,就不利于二腿的运动和重心在二腿上的变换。如果膝这头往外里合,跨这头往外开,则会导致人也站不稳。太极拳要求整根股骨一齐往外开。这样档就会园,跨也会松。动起来更灵活。不过也要用意不用僵力。

    五趾抓地:涌泉穴要有虚空的感觉。

欲习练太极拳者须知

 要有正规的老师。一般人在练习太极拳时应以传统太极和国家规定套路等为主,但不管练习哪种太极,一定要跟随正规的、有资历的老师。如果没有正确规范地掌握动作要领,对身体反而会造成伤害。

  做好自我身体检查。在第一次练习太极拳之前,最好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太极拳表面上平和,实际上运动量并不小,如果患有慢性病,练习时一定要小心。

   

    穿棉质衣服平底鞋。练习太极,首先要穿着棉质透气的衣服,千万不要穿绸缎的衣服,因为绸缎衣服看着好看,但不透气,只适合表演或比赛时穿着。太极拳非常强调呼吸均匀,除了呼吸道呼吸,也包括皮肤的呼吸。所以只能穿棉质透气的衣服,鞋则要选择软底的平底鞋。

   打拳之前要做足准备活动。可以慢跑,可以拉伸,不要做剧烈运动,只要身体发热了就可以。练习太极拳时,人长时间处于半蹲状态,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护膝关节和踝关节。

初学陈式太极拳须知

一.太极拳为什么叫太极拳

    那先要弄清什么是太极。太极是相对无极而来的。天地未分之前,一片混混沌沌,阴阳不分就是无极,阴阳一分就是太极。属阴的有:静、退、虚、合、收、柔、下、软等。属阳的有:动、进、实、开、发、刚、上、硬等。

    可以说太极拳就是一种练阴阳的拳。刚柔相济,随心所欲。太极拳平常练的就是进退开合,虚实变化,先催僵成柔,再积柔成刚,最后达到刚柔相济。

二.应该知道的一些穴位经脉

百会:就是头顶正中(双耳尖连线与头部中线相交处)。

上腭:就是口腔上部,上牙齿根后面。

关元:就是脐下三寸(三寸就是自己的三个手指宽度,不是尺的三寸)。

丹田:就是关元后面小腹中间的一个区域。

会阴:就是前阴(生殖器)和后阴的中间。

尾闾:就是尾骨这个部位。

涌泉:在脚底前脚掌后面向上凹的部位,前后中心的前面。

任脉:就是从百会到会阴的身体前面正中线。

督脉:就是从会阴到百会的身体后面正中线。

三.要防止受伤

    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左臂肌肉,和左臂相连的胸部左侧肌肉,大腿后侧肌肉,膝关节,膝关节后面的肌键,脚,喉咙。造成这些部位受伤主要是用力用劲过猛引起。分述如下:

    1)左臂肌肉,和左臂相连的胸部左侧肌肉:在掩手肱拳发劲时,一面右拳往前冲,一面左肘要以同样的速度和力量往后击。往往左肘用力过猛,拉伤左臂和左胸肌肉

    2)大腿后侧肌肉:在跌叉或成仆步时,下蹲过快拉伤。

    3)膝关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有可能受伤。主要由于速度过快或动作不当引起。

    4)膝关节后面的肌键:主要由于下蹲过快引起。

    5)脚:一是右脚震脚里用力太大,脚后跟会受伤。一是平常练的时候,没有五趾抓地,涌泉虚空。脚趾关节容易受伤。

    6)喉咙:练拳练得太猛。呼吸太快。加上天气干燥,容易引起喉咙发炎。

四.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

    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特别是各关节要放松。用意不用僵力,意气力相合。就在整个盘架(练套路)过程中也要全身放松。

     舌抵上腭;是为了接通任脉。还会多产生唾液,唾液要咽下。

    虚领顶劲;就是头顶百会用意领起。不能用力顶。用力顶颈部就会僵硬。初学就把头伸直就好。不要左倒右歪,前低后仰。

    含胸开背:含胸不能使劲的把胸往里含造成驼背就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了。就是不能象外家拳那样挺胸就好。挺胸气就沉不到丹田里去了,重心就会上移,人也不稳。开背就是第一胸椎这一部位好象有股力往上拉。和头顶的顶劲一样,要用意不用僵力。

    沉肩垂肘:肩部要放松,让其自然下沉。不能用力去沉。用力就僵。肘部也要往下沉。不能往上挑。

    塌腰垂臀:塌腰是要把腰轻轻的往下塌。有利于胸气下沉到丹田。但不能用力的往下塌,那样就不利于健康了。所以要垂臀,可防止过分塌腰。如果不塌腰而垂臀,腰就会往后挺。那样就会僵硬了。

    松胯园档:按要求站好无极桩。自己摸一下腹股沟。如果腹股沟软软的,跨就放松了。如果硬绷绷的,跨就没放松。园档是相对于尖档来说的。如果股骨(大腿骨)跨这头往里靠,膝这头往外开就是尖档,这样跨就紧张,就不利于二腿的运动和重心在二腿上的变换。如果膝这头往外里合,跨这头往外开,则会导致人也站不稳。太极拳要求整根股骨一齐往外开。这样档就会园,跨也会松。动起来更灵活。不过也要用意不用僵力。

    五趾抓地:涌泉穴要有虚空的感觉。

(大师)

2014-10-16 10:30:56

欲习练太极拳者须知

 要有正规的老师。一般人在练习太极拳时应以传统太极和国家规定套路等为主,但不管练习哪种太极,一定要跟随正规的、有资历的老师。如果没有正确规范地掌握动作要领,对身体反而会造成伤害。

  做好自我身体检查。在第一次练习太极拳之前,最好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太极拳表面上平和,实际上运动量并不小,如果患有慢性病,练习时一定要小心。

   

    穿棉质衣服平底鞋。练习太极,首先要穿着棉质透气的衣服,千万不要穿绸缎的衣服,因为绸缎衣服看着好看,但不透气,只适合表演或比赛时穿着。太极拳非常强调呼吸均匀,除了呼吸道呼吸,也包括皮肤的呼吸。所以只能穿棉质透气的衣服,鞋则要选择软底的平底鞋。

   打拳之前要做足准备活动。可以慢跑,可以拉伸,不要做剧烈运动,只要身体发热了就可以。练习太极拳时,人长时间处于半蹲状态,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护膝关节和踝关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