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音乐设计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5-10-05 03:47:50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音乐设计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音乐教育必须唤起这种人生来具有的音乐本能。小学生入学后第一节音乐课,就要让学生体会自然之声,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音乐。让学生到大街上、到树林、到小河边去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模仿、实践、探索和创造声音的空间,唤起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兴趣。小学音乐课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汽车、飞机、流水、小鸟等声音,使课堂丰富多彩,唤起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的音乐之美,并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才能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此,音乐教学不能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情景课堂的开设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更深地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小学音乐课堂的情景创设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可以让学生在利用教学器具模拟的场景内学习,也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来设计,也可以采取野外教学等形式让小学生深入到创设情景的内部了解音乐。

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

    小学生具有天真活泼,爱动的特点,有时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随意扰乱课堂秩序,甚至出现随意走动打闹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他能让学生在演唱、演奏或音乐游戏的过程产生高度兴奋,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就会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其次,是学生缺乏音乐兴趣,体验不到音乐课的成就,产生了厌学情绪,课堂纪律自然不好。再次,小学生认识、情感等发育不成熟,不懂得自律,也会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现象。最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容易收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也会常常出现破坏课堂纪律的现象。

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精彩课程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导入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游戏的方法,如谁在游戏中输了,就要学一种动物叫声。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全面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小学生阶段性的兴趣爱好,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2.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的趣味化和形象化

    乐理知识和技能训练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它们又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面对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教师只有把理论知识趣味化、形象化,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教师就要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将“拍子”的概念形象化。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火车汽笛声、猫叫声音和狗叫声音等声音的长短;接着,通过海关钟楼钟声、电子钟秒针跳动声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最后,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模仿出来,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小学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的趣味化和形象化,尤其是较为枯燥和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例如,《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想必是人人皆知,将这首歌巧妙地改编成二部合唱,其第二个声部的旋律为(3  4  5  3  4  5  1  2  3  1  1   2   3  1    2  5  1  2  5  1   5  4  3   5  4  3)。学唱之后,许多学生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第二声部的旋律完全来自主旋律,简单易学,二声部效果又好,一首简单的儿歌居然可以这样进行合唱,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了上来,此时教师从实践转向理论,自然地引导学生了解合唱,学习如何歌唱,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并使学生在其中享受到美。

3.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嘉奖的机会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爱表现自己,处处想让老师多注意他,多嘉奖和表扬他。教师应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以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表现和表扬,就能引起小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和爱好。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以满足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将学习纳入一种以认知内化为基础的自我实践活动的轨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乃是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五、结论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的艺术性,让学生在情感和意境中学会欣赏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做到激趣、善导,引导学生从听、看、唱、想、说、演等几个方面参与到音乐欣赏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真正地会“听”音乐,“懂”音乐,使自己成为真正欣赏的主人,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进一步推动音乐课教学的开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