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习惯性违章特点及控制
2025-10-05 05:22:41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有效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

一、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

违章有无知违章和故意违章。无知违章是因缺乏或不懂有关安全技术,操作技能而造成的;有意违章是属于缺乏约束自己的能力,明知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却偏要干或无法控制自己而造成的。无论是无知违章还是故意违章,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逐渐变成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是:

1、不懂装懂型。对岗位操作规程不认真学习,一知半解,意识不到自己的违章行为,长此以往即形成了习惯性违章。

2、明知故犯型。熟知安全操作规程,但作业图省事,怕麻烦,养成违章习惯。

3、胆大冒险型。这种人把违章作业当成英雄主义,别人不敢干他敢干,随心所欲。

4、盲目从众型。在作业中明知是违章行为,但认为法不责众,别人干没出事,自己随大流也不会出事,意识不到安全隐患和危险的存在。

5、心存侥幸型。明知是违章操作,却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次违章作业不一定会出事故。

6、不拘小节型。粗心大意不拘小节,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使自己在对待安全事故时也粗心大意。

7、急功近利性。有些人进入作业地点,不问青红皂白,不对周边环境条件了解,拿起工具就干活,不管有无防范措施。

8、得过且过型。这种人无所用心,得过且过,什么安全隐患不放在心上,混过作业时间就心满意足了。

二、习惯违章的特点

1、隐蔽性。由于违章成了习惯,操作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操作行为浑然不知,安全管理人员或其他员工甚至也对这种操作习惯习以为常,使习惯性违章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2、长期性。违章行为由来已久成为习惯,习惯性违章往往被认为是正确的操作而得以继续。

3、普遍性。“三违”行为的存在范围相当广泛,各工种、各岗位普遍存在;员工中有,管理人员中有,决策人员中也有。

4、随意性。作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安全基础知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在行动上表现出随意性,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考虑后果。

5、反复性。同一类型的事故在不同单位反复出现,同样的违章行为在同一单位、同一个人身上,只要不造成严重后果,也会重复发生。

6、不可遇见性。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人、物、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作业时人多,工作环境千变万化,人的行为还要受到情绪、家庭、经济、上下级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人有正面效应时,则可能遵章作业,反之则可能出现违章作业。

三、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

1、侥幸心理。认为在作业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2、取巧心理。在作业中,一些作业人员为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不遵守操作,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不办理有关手续或采取安全措施就开工,操作中不使用安全用具。

3、逐利心理。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计件、计量工作中)为追求高额计件工资或奖金等,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章操作,盲目加快操作进度。

4、偷懒心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业中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该监督时也不监督。

5、逞能心理。作业时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最后造成事故。

6、自负心理。作业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不是停止操作认真检查或及时上报,而是自以为是,强行操作。

7、从众心理。负责人或负责人违章,班内有人违章没有出现问题,大家就会对违章行为习以为常,自己也就跟着别人违章。

8、盲从心理。在学习中师傅或老员工可能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给徒弟,徒弟如果不加辨识,全盘接受,就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继续者和传播者。

四、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原因

1、工器具设计不合理。工作人员使用时不顺手,是引发违章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员工在作业时感到别扭,导致他们不愿意使用。

2、作业环境不适。例如作业现场的噪声、高温、高湿度、臭气等使人难以忍受,导致员工急于避开;或者作业空间过于窄小,难以按规程作业等。

3、生产管理不当。由于工作安排不当使班组成员间产生人际纠葛,致使相互间配合不好,信息不通,从而导致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再则班组长工作作风不实,容易造成“上行下效”和“上有,下有对策”的恶果。

五、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措施

1、作为员工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员,他们是直接的现场操作监控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控程度,决定了安全规章制度是否能得以贯彻落实。作为员工应加深对操作规程的认识,自己应经常反省自己在工作中“是怎样操作的?”,“我的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章制度?”,“自己不符合的部分有哪些危险性?”,“所执行的安全规章是否存在不符合的能否改进?”。

2、培养自觉性。提高安全意识是提高每个人安全素质的保证,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因此,作为一名员工,应不断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常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把学习作为自觉的行为。

3、加强自身岗位技术的,只有提高了技能才能在作业中使自身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事故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增强,杜绝各类违章操作事故发生。

4、安全员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现场监督,特别是对一些较为危险的作业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监控前熟知该作业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监控中应对这些环节进行危险分析,发现违章行为必须坚决及时制止。

希全体干部认真学习,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的特点,严抓职工教育,杜绝习惯性违章。

安全办

2015年6月1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