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护理差错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
2025-10-05 05:22:01 责编:小OO
文档
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临床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对护理差错事故的对策。

【关键词】护理差错事故;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47-02

护理差错是指已经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未造成后果,或虽有不良后果但不严重的现象。在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时有发生,对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利益均造成影响。同时,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举证倒置的实施,社会对医院增多了关注,医疗护理差错成为敏感话题。如何防范护理差错,改善医患关系,取得社会信赖,让病人放心治疗和护理,成为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

1 护理差错事故原因

1.1主观原因

从高危意识上看 主观意识过强极易导致差错的发生;安全意识淡薄者,不能时刻注意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法制观念不强,不能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责任心不强,如查对不严造成打错针、发错药;因交不严,不能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等,病情突变不知;因漫不经心的工作态度造成程度不一的护理差错。

1.1.1高年资护士

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但是也正因为工作时间长,才会导致一些护理差错事故。由于工作时间长,一些工作思路形成定式,由于长时间没有发生过护理差错事故,医疗差错的风险意识降低。过分相信自己,凭“想当然”办事,出现差错;随着护理科学的进步,资历老的护士对新知识新业务的接受比较慢,容易发生由于新的知识匮乏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

1.1.2低年资护士

低年资护士包括:新入职护士、轮转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生。低年资护士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是护理工作中的新生力量,但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操作不熟练、思维活跃等因素影响,发生差错事故的几率较大,从差错事故发生比例来看,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高年资的护士。

1.2客观原因

1.2.1护士配比不足:余菊芬等[2]研究指出:护士面临的职业压力源,排在首位的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主要指工作量太大,上班的护士数量少等方面。护士配比不足现今在大多数医院,大多数科室仍然存在,并且导致部分差错事故,护士忙于完成工作,忽略了部分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护士缺编,有时休息也被叫来顶班,导致不满,工作积极性不高更易发生差错。

1.2.2专业知识欠缺,业务素质低 : 新上岗护士、合同制护士(因经常更替)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处理或未采取预见性治疗护理。例如,不知甘露醇、多巴胺和一些化疗药物静滴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不能正确判断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颅脑外伤出血患者,不能正确反应双侧瞳孔大小,从而无法判断病情进展等。

1.2.3临床带教工作马虎 : 临床带教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护理技能。护生必须由具有护师职称以上人员带教,治疗护理过程中全程带教,坚持“放手不放眼”,严禁无职业资格人员实施操作。带教老师由于不能严格要求护生,未尽到责任,对差错风险认识不足,把学生当作减轻工作的帮手,让护生执行医嘱、执行护理操作,未做到“放手不放眼”。护生由于渴望尽快掌握专业技能,往往较主动实践,尤其是性格外向、大胆、主动性强的,她们常过于自信,此时带教老师过于放手,由于她们临床实践过少,错误判断造成差错发生。

1.2.4 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 :不良的工作环境,紧张繁忙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性等是导致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方面。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1],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对服务对象不关心,无个人成就感,致使工作不专注,易被干扰,执行医嘱和配药时极易发生差错,而且对患者的询问不耐烦,缺乏同情心,无责任感,该做的不做,该解释的不解释,导致患者不满意。

1.2.5.管理存在漏洞:管理者管理不力、用人不当、分工不合理,一个责任护士管床太多,新毕业的护士一人单独上夜班,对实习同学不能安排有能力的老师带教,监护仪器配备不到位,防跌倒,防压疮,防坠床的设施配备不到位等。

2 对策

2.1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是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我国护理教育中,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刚起步,大多数护士缺乏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岗位素质和责任心教育,增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是避免护理差错发生的前提[3]。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护士长要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护理的各种法律法规,护理风险案例分析,做到警钟长鸣,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及执业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执行力度。改变观念,认清形势,主动适应改革,明确任务,加强“三基”的训练,提高文化水平。热爱护理专业,加强责任心,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2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科室要安排具有护师职称或主管护师、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的老师带教,杜绝因带教不严发生的护理差错。在带教中言传身教,坚持治疗、护理过程中全程带教,放手不放眼,严禁无执业资格人员实施操作。除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外,还应对其进行对患者风险评估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其对评估和沟通重要性及风险管理认识,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因评估不足或沟通不畅而引起的不良事件。 对于工作环境不熟悉的新护士,应注意带教及岗前培训,注意考察新护士的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确保新护士能胜任工作时才放手安排工作。对于平时工作马虎或有麻痹思想的人员,护士长注意多提醒,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

2.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护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八对”是杜绝护理发生差错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护士应牢记“三查八对”,并严格执行,坚持做到“三接、三清”,即书面、口头、床旁交;病情、治疗护理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旁看清,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减少和杜绝差错发生。工作时不要粗心大意,不要报着“已有人查对过了”或者“反正还有他人查对”的思想。骨科护理单元注重每月查对制度和每周大查对制度。查对时,可采用“呼唤应答法”[1],既杜绝了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使患者在整体护理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增加了护护之间、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从而提高了查对的有效性。

2.4积极有效应对压力 首先,护士自身应保持良好职业心理,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取得患者信任,增加职业成就感,自身体会到护理职业的崇高。在工作中以最佳心态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以减少护理差错发生。另外,护士应积极锻炼身体,并学会自我调节,从而缓解精神与体力上的压力。其次,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工作中支持系统的完善、规范,减少一些非护理性的超负荷劳动,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建立健康咨询中心,组织护士学习有关压力理论,缓解压力的方法。从而为护士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工作氛围。

2.5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在职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知识的更新,拓宽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除熟悉本专业业务知识外,应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及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有研究表明,各种护理差错的发生主要为中专学历的护士,占到80%以上,同时护士和护师发生差错的比例分析高于主管护师。这也说明业务知识和水平的提高及熟练操作技术是消灭差错隐患的重要因素[4]。故对低学历和低职称的护士应进行规范化地继续教育培训或外出进修,以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高年资护士要帮思想、带作风、教技术,低年资护士要勤学、勤问、勤练,操作时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要以身作则,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还要善于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对技术的钻研精神和对工作的强烈责任心。

2.6加强护理安全监控机制 科室成立安全管理小组,每月对科室护理安全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规范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做到监管落实的三不放过,一、事实不清楚不放过。护理安全问题出现以后,会有许多解释,其中不乏模糊事实的托词,正确的做法是调查核实、弄清事实、暴露问题。二是认识不到位不放过,安全监督是从认识开始的,干预措施要从问题的缘由开始,分析原因多从制度、流程、环境、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考虑,实事求是、引以为戒。三是奖罚不到位不放过,对于由于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失职、离岗等造成的差错事件,必须给予处罚,处理过程越认真,处理结果越恰当,监管的效果也就越实在。护士长应从中总结经验,摸清规律、抓环节管理,预防为主,抓好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薄弱点,争取工作主动,防患于未然。杜绝管理漏洞。

3 总结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和违反操作过程就会造成差错事故引起纠纷,一旦出现,将造成人力、精力、财力、物力等的耗费及精神创伤。护理差错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甚至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护士应遵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加强自我修养,谨慎细致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护士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以规范的、精湛的技术水平,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把护理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也才能控制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梅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8~79.

[2] 余菊芬,陈旭.护士职业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7,21(8期下旬版):2180-2181.

[3] 沈莉萍,金萍. 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 河北医学,2001,6(7):557-559.

[4] 袁艳玲,胡影萍,孟虹,等.护理差错原因剖析与防范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3-4.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