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组织应成为化解信访矛盾的中坚力量。基层信访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支部不牢问题千条,衡量一个支部差优,主要看支部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战斗力,最重要的是支部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工作有没有能力等。支部班子团结、组合优秀、勤政廉政、一心为民,就能赢得群众信任,就能一呼百应,工作就好做,农村基层就会和谐稳定。因此要高标准建好农村基层组织,在此基础上成立相应的民调、治安联防、信访化解等机构,选优配强工作力量,工作人员对矛盾纠纷化解不但要有热情,还要有能力,实现反映诉求有人管、矛盾纠纷有人调、信访信息有人报,形成一个耳聪目明、调处自如、上下联动的信访工作机制。
二、矛盾纠纷应化解在群众找上门之前。有些问题群众在大街上议论多次,干部却不知道,一旦群众不满意联合起来上访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大被动。我们经常讲: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问题解决在未然前,干部要了解情况、掌握动态,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准备干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些了解清楚了,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一系列化解方案和措施,在群众上访之前,胸有成竹地带着方案到群众家里,到田间地头,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沟通,解决起来就会主动,不至于等到群众找上门来而手忙脚乱。
三、处理信访问题应区分轻重缓急。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阶段,各地都会不可避免地、随时随地地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想要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就要做到心中有数,按轻重缓急科学客观地排序,区分一般性常规性问题和突发性紧迫性问题,今天能解决的就不放到明天,本周能处理的就不等到下周,必须尽快解决的,要特事特办,只争朝夕、不失时机地优先解决,最终才会忙而不乱、稳妥有序处理好各种问题。
四、针对不同问题要因案施策灵活处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问题大小不一,情况各有差异,因此干工作不能千篇一律,处理信访问题也不能只运用一种工作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案施策灵活处理。不论什么问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部门都不能与民争利,要在不违反原则,不突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达到事了人和的效果。
五、要在基层培养法治意识树立法律思维。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稳定离不开法律的守护,如果执法机关都能严格执法,广大群众都能知法守法,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实现。现实中,一些信访群众在信访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绝大多数是因为不懂法或者认为不会受到法律惩处,一旦受到法律制裁往往追悔莫及。这种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越到农村基层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法制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各项法律法规规定,将法治意识、法律思维融入农村基层,融入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意识。另外,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对信访群众出现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理,以此警示群众遵纪守法,在用法律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用法律约束自身行为。(弘利教育)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当前消防安全工作存在问题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未全面落实。存在消防组织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不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等问题。
(二)基层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些中小或私营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消防安全,违章违法作业时有发生。一些居民家庭使用大量可燃物材料进行室内装修,电气线路、设备、选型、安装不合规范,增加了家庭火灾荷载。
(三)消防应急设施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遗留等诸多原因,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原有建筑布局和耐火等级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四)管理人员不足,素质不高,资金短缺。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不熟悉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常识,不能满足管理范围正常开展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基层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组织建设。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完善区、街镇、社区三级消防安全监管网络,把消防工作作为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组织督查考评;建立行业消防安全自律管理机制,制定落实、住建、工商、安监等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通报、抄告、移送制度,加强联合执法,努力形成监管合力。
(二)夯实工作基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消防规划与城镇化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多规衔接”,确保严格落实到位;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旧城改造、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对照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消防队站及消防组织网络建设,合理布局工业产业区、商住区、生态绿化区,解决好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问题。
(三)加强业务训练。根据城镇化实际建设模式和消防工作需要,针对单位和社区的实际特点,强化相关人员的消防业务训练,提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等方面的能力,完善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
(四)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全民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消防宣传教育社会协作机制,推动宣传、、安监等部门,认真履行消防宣传职责,定期研究重点难题,排查隐患,积极整改;将消防知识纳入成人教育、进城人员职业培训重要内容,切实提升消防知识普及力度和普及质量;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