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省医用氧气总公司
工艺验证报告
起草人: 魏本金 日期:2015年1月27日
审核人: 陶文静 日期:2015年1月28日
批准人: 杨德隆 日期:2015年1月28日
1.验证目的:
检查并验证公司新工艺符合药典规定,符合GMP的要求。
2.验证依据:
SMP-YZ002-12《新工艺验证方案》
3.验证人员:
组长:陶文静
成员:魏本金 刘鹏志 吕厚春 田玉成
4.验证时间:
2015年1月26日—1月27日
5.验证内容:
关键工艺参数
设备运行验证
6.验证过程:
6.1关键工艺参数
6.1.1液态氧原材料的验证
分别在槽车、贮罐的分析阀上安装直径8㎜铜管接至化验室化验台处,微开分析阀门,吹除管道中的杂质,5分钟后,再关闭阀门,置换3次。然后将乳胶管放在流量计上采集样品。
A检验方法:
a.性状:目测、嗅觉 应为无色气体,无臭无味
b.鉴别: 用炽红的木条检查,能使炽红的木条突然发火燃烧。
c.氧检验方法已经过验证确认。
经确认:1.符合产品检验控制标准的检验要求。
2. 批与批之间物料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B取样方法确认
通过对上述方法两次取样,经检查、化验结果相同,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确认该方法可行,可以使用此方法。 见《液氧检验报告》
6.1.2 根据《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第4条,充装前对每支气瓶进行外观检查。经过两批两人检查,结果一致,确认两批气瓶合格,确认该方法符合相关要求,见《空瓶检查》记录。
6.1.3 经过操作工清洗、消毒,复核人复核合格,确认该批气瓶合格,经过两批两人检查,结果一致,确认两批气瓶合格,确认该方法符合相关要求,具体见《空瓶清洗、消毒》记录。
6.1.4气瓶气体置换验证
根据《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把清洗合格的气瓶放在充装台上,用铁链栓牢,连接好防错装卡具,将瓶内余气通过放空管路全部释放,再用氧气置换,置换压力2Mpa,导入下一排进行置换,置换三次后进行充装,置换后的气瓶经3%氧含量检定合格,进行两批置换,结果相同,确认该置换方法符合相关要求。见《医用氧气瓶置换气体》记录
成品检查,从《氧检验方法确认方案》中已验证,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要求,见《成品检验报告》记录。
6.1.5充装台充装
从气瓶进行置换后定时间至充装120压力结束后时间为36分钟,具体见《充装检查》记录。
6.2设备运行验证
6.2.1液氧储罐的运行验证
液氧储罐由质量检测部门进行了定期检测,具有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中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规定要求,经过两批验证,结果相同,见《低温贮罐运行验证记录》表。
6.2.1低温液氧泵的运行验证
6.2.1.1单机空载试车:用手盘车2~3周,观察无顶缸、异常响动。
6.2.1.2正常运转时,观察泵的转速与流量相符。经过两批验证,结果相同,见《低温液氧泵运行验证》记录表。
6.3汽化器的运行验证
测试在液氧泵开车后1小时进行,气体出口温度低于环境温度5度以内,连续测试三次,均在要求范围内,经过两批验证,结果相同,见《汽化器运行验证》记录表。
7. 再验证周期
7.1操作人员、检验设备及工艺更换时,需进行再验证。
7.2使用一年后进行再验证。
8.验证结果评价分析及结论
按照《新工艺验证方案》,进行工艺检验、操作方法验证,验证小组对验证结论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结论:该工艺操作方法完全能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准予工艺操作方法使用。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