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卫生系统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2025-10-05 05:22:28 责编:小OO
文档
卫生系统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卫生系统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加快卫生技术人才步伐

  实施人才强医战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科技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源泉。构筑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卫生系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几年来,我市卫生系统认真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以培养、吸引和使用好人才为主线,最大限度地开发卫生人力资源,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系统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1家,在职职工??人,其中大学学历??人、大专学历??人、中专学历??人、高中以下学历??人;高级职称??人、中级??人、初级??人。这些人员在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新世纪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卫生系统在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建立多元的留才机制、探索人才的深度开发和长效开发机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现状,我们将本着“小才大用、量才录用、外才我用、育才待用”的原则,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医战略,加快科教兴医步伐,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搭好育才平台,提升人才档次

  全县医药卫生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6.8%,大专学历的占18.28%;副高以上职称的占卫技人员的5.6%,中级职称的占37.4%,都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医药卫生人才总量小,素质低是我县卫生系统面临的现状。为了提升医药卫生人才的档次,采取多种形式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一是送出去进修培训。原来我们更多地注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年不少于5%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业务单位进修,而公共卫生与卫生监督人员的进修培训一直是个空白。今年开始我们将着重加强公共卫生与卫生监督人员的进修和培训,要求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每年选派1—2名专业人员与卫生监督员到上级业务部门进修、培训,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卫生监督执法的能力,实现公共卫生人员与卫生监督员进修学习零的突破。二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在职学历教育,多途径多渠道使现有人员的学历上一个档次。我们对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截止到底共有15人参加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同时,以县卫生进修学校为基地,与本省几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函授教学点,目前已有中医、护理大专与乡村医生大、中专四个函授教学点,共有学员304名。我们打算再开办一个公共卫生管理大专班,扭转我县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素质低下的局面。

  二、搭好引才平台,注重人才增量

  由于我县生源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回本地工作的很少,加上现有一些医学专业人员的流失,使我县医药卫生人才短缺的现象更为严重。特别是在今年的“抗非典斗争”和常四中的副伤寒甲病整治工作中,凸显了疾病预防、卫生监督、临床医生的严重不足。我们将认真贯彻县委、县出台的35条人才,以壮大我县医药卫生人才的总量,优化结构,充分发挥每个医务人员的作用,促进卫生系统人才向纵深发展,主要是要搭好引才平台,采取不同方式去招聘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一是参加组团到西北部等欠发达地区去引才。五年来,我们多次到江西、湖北等地去招聘人才,结果只招聘到15名本科生,与我们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要加大力度,引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二是通过人才网络,发布招聘信息。今年,我们正在着手创建卫生局自己的网页,届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人才招聘信息,招聘所急需的人才。三是通过参加各级人才招聘交流会去招聘我们需要的人才。四是对一些紧缺人才,可以通过主动上门去猎取。通过上述引才途径,来提高我县医药卫生人才的增量。

  三、搭好创业平台,发挥人才作用

  一是开展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我们制定了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评选方案和管理办法,对被评为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给予一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经费,提高我县医疗卫生科研水平。二是实行竞争上岗。近年来,我们在用人制度上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先后对人民医院与中医院的中层干部、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行政领导、局机关中层干部和中医院的行政领导实行了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健全了科学用人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我们将拿出更多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优先启用学历层次高的人才进班子,让更多的人才有登台亮相的机会,保证好中选优,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选出急需人才,发现大批人才,增加储备人才,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建立后备人才队伍。为了保证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探索一种留住人、提高人、发展人的用人机制,通过组织推荐和民主推荐,组建了管理与业务两支后备干部梯队各50名,年龄以35-45岁为主体。四是对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实行低职高聘。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对在实际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卫技人员进行低职高聘。五是结对子,多听取意见和建议。今年开始,我们班子成员将每人联系5—6名医疗卫生人才,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尽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四、搭好服务平台,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要强化宣传树地位。对优秀人才,我们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二是要提高待遇促创业。除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还需要一定的待遇留人。在医疗单位中,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分配制度改革的尝试,奖金分配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增强医务的积极性。对一些急需、紧缺的人才,除发给规定的工资、奖金外,每月可增发一定数额的技术补贴,提高待遇,做到待遇留人。三是要搞好安置暖人心。对引进的人才和本地人才要一视同仁,及时他们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如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安置等,做到感情留人。四是多份理解,少点责备。对工作中作出的成绩给予及时的鼓舞和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善意的引导和帮助。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我们要以这次全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大卫生人才建设力度,促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搭好育才平台,提升人才档次 

  一是派出去进修。全县各级医疗机构每年都要根据本单位实际,选派素质较高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哈尔滨等地进修,有的已经进修2次以上。特别是基层卫生院,借助北京与赤峰对口支援的有利契机,选派27人到北京石景山医院进修深造。学成回来后,这些中青年骨干在促进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天地里大显身手,有的挑起了学科带头人的重担、有的成为基层卫生院的管理人才。县级医疗单位在资金紧张的前提下,拓展进修渠道,派出业务骨干到北京、上海、沈阳、长春、天津、锦州、赤峰等三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培养出了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作用好的学科带头人,带领宁城的卫生事业走在了科技的前沿,所开展的诊疗项目一些已经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水平。近十年来全县共派出进修一年以上人员217人,短期进修培训人员400多人。 

  二是加强学历教育。通过函授、自考等在职学历教育,多途径多渠道使现有人员的学历上一个档次。我们对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截止到底已有80%的业务人员拿到了大专以上学历,同时与额尔多斯卫校、乌丹卫校等院校联合开办函授教学点,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努力扭转我县人才短缺、能力偏低的局面。 

  (二)搭好引才平台,注重人才增量 

  由于我县生源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回本地工作的很少,加上现有一些医学专业人员的流失,使我县医药卫生人才一度出现短缺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人才流动自主、人事关系不起重要作用的时期,如何搭建好引才平台,吸引人才加入卫生队伍,壮大我县医药卫生人才队伍,促进卫生系统人才向纵深发展,如何采取措施招聘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成为我县人力资源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招人才。通过各级人才招聘交流会去招人才。五年来,我们已经引进专科、本科生80多人。引进的人才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业务骨干。 二是聘人才。对一些紧缺人才主动上门去聘请,先后在北京、沈阳、赤峰等地聘请了10余名专家到我期工作,用他们的学识和技术促进各学科的发展,让广大群众不出宁城就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教授的诊疗服务。 

  三是借人才。通过实施“对口支援”工程,借人才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县医院先后同北京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友谊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三院等几家北京大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与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了协作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在宁城县中蒙医院建立了教学医院。近十年来,北京、沈阳、锦州、赤峰等大医院共派出专家教授308人到宁城县工作,他们到来后通过学术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形式对我县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对重点科室进行技术协作与指导,使我县业务人员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搭好创业平台,发挥人才作用 

  一是评选“名医”。我们制定了宁城名医和学科带头评选方案和管理办法,对被评为宁城名医和学科带头人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是竞争上岗。近年来,我们在用人制度上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先后对县医院与中蒙医院的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健全了科学用人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我们将拿出更多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优先启用学历层次高的人才进班子,让更多的人才有登台亮相的机会,保证好中选优,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发现优秀人才,选出急需人才,增加储备人才,为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建设队伍。为了保证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探索一种留住人、提高人、发展人的用人机制,通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核,组建了基层卫生院管理后备干部梯队,年龄以25-35岁为主体,目前后备干部中已有十几人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带头人。 

  四是低职高聘。对在实际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卫技人员进行低职高聘,让那些业务能力强,职称低的人挑起大梁,成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搭好服务平台,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要强化宣传树地位。我们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评选出的62名“宁城名医”和学科带头人,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树立起他们在宁城卫生系统的地位。 

  二是提高待遇留人才。除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还需要一定的待遇留人。在医疗单位中,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分配制度改革的尝试,奖金分配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以增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一些急需、紧缺的人才,除发给规定的工资、奖金外,为了保证培养的人能安心工作,在政治上给予更高的待遇。如:县医院的刘起、李平、刘显良、刘全不但让他们深入一线从事临床工作、而且将他们提到领导岗位进行行政管理。 

  三是营造环境促创业。对工作中的成绩给予及时的鼓舞和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善意的引导和帮助,使业务人员能在一个充满人性化的环境下安心立业。 三、加强人才开发的几点体会 

  一是人才开发是关键。只有确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用好现有人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优势才能转化为科技优势和效益优势。 

  二是人才培养是长远。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素质和改善人才结构,才能为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三是领导重视是基础。这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各级党政部门和各单位的领导都务必要从战略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周密方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抓紧抓好。 

  四是用人制度是核心。创新人才配置管理和使用和机制,营造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人才市场环境,加快人才优化步伐。 

  五是实现奖惩是动力。在分配制度方面,各单位应该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受聘岗位,将工资待遇与所从事的专业挂钩,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大卫生人才建设力度,促进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