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题课内外(及答案)
2025-10-05 05:23:38 责编:小OO
文档
一、阅读理解

1.阅读探秘。  

父爱在手

    我的爸爸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不善言语,但却在与我手牵手的接触中让我感受到了无限的父爱。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在爸爸所在的学校,因此每天上下学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走的,每天都是手牵手,就在手与手之间我体会到了不同的父爱。

    那是鸟语花香的春天,我和爸爸正高高兴兴的手牵着手一起走向学校,突然间,有一辆猛速来的车差一点就把我撞到了,就在这刹那间爸爸很有力的手把我拉了回来,这是爸爸对我安全的担心与照料,父爱是责任。

    那是雨天很多的夏天,我和爸爸正准备回家,但却下起了雨,爸爸的办公室里只有一把伞,两人手牵着手打着一把伞回家了。在路上我竟没有发现爸爸的头顶是一半在伞下,一半在外面的,我只知自己的头顶完完全全百分之百全是伞,我一点也没被淋湿。但回家后我才发现爸爸的衣服被淋湿了。这是爸爸对我身体健康的担心与照料,怕我被雨淋湿感冒,父爱是呵护。

    那是一个刮风的秋天,当时的天气很冷,我和爸爸手牵着手走向学校。路上,我的手被冻僵了,爸爸让我握着拳头,他用他的双手帮我温暖了右手,接着又是左手。这是爸爸对我冷暖与否的担心与照料,父爱是温暖。

    那是一个下雪过后的冬天,路上很滑。有好几次我都差点滑倒,而每次都是爸爸拉住了我,爸爸的手不仅帮我躲过车祸还让我没有滑倒,这仍是爸爸对我安全的担心和照料,还有呵护与温暖的父爱。

    手与手的接触中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爸爸爱我,而我,也爱爸爸!

(1)“我”和父亲手牵手,在这牵手之时“我”感受到了________。    

(2)通过读文,你知道父爱是什么了吗?    

(3)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    

(4)小作者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了不同的父爱。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试着写一写你心中的父爱。  

父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

【答案】 (1)父爱。

(2)是责任,是呵护,是温暖。

(3)下雨时爸爸为我撑伞,自己却淋湿了,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呵护。

(4)时间。

(5)体贴;严厉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就能在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考查写作顺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分析。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写出你心中的父爱。

 故答案为:(1)父爱

 (2)是责任,是呵护,是温暖。

 (3)下雨时爸爸为我撑伞,自己却淋湿了,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呵护。

 (4)时间。

 (5)体贴、严厉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5)结合实际言子有理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挨打的时候,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觉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那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处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我马上把它剪下来,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作者两次写到“但现在想想”的目的是什么?    

(3)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4)你如何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    

(5)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写出来。    

【答案】 (1)第一件:小时候被人打了不敢还手。第二件:年轻时同事借钱不还。第三件:工作中付出的多,收获的少。第四件:座右铭的来历。

(2)为了突出,更为下边引出。

(3)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处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

(4)书里面有很多的知识,而且不同的书,它的见解也会不同,多读一本书,就多知道一些新的见解,就仿佛是自己经历了一般,多了人生的一些经验。

(5)略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5)结合实际写出即可。

故答案为:(1)第一件:小时候被人打了不敢还手。第二件:年轻时同事借钱不还。第三件:工作中付出的多,收获的少。第四件:座右铭的来历。

 (2)为了突出,更为下边引出。 

(3)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处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

(4)书里面有很多的知识,而且不同的书,它的见解也会不同,多读一本书,就多知道一些新的见解,就仿佛是自己经历了一般,多了人生的一些经验。 

(5)略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5)开放性试题。

3.课外阅读轩。  

舔盘

    颠公家里很穷,靠父母租种地主几亩薄田维持一家四口人半饱生活。颠公有个姐姐叫田花,长得水灵灵的非常漂亮。

    有一次田花去邻村走亲戚,路上 遇见邻村地主的驼背儿子虾公。虾公看见田花, 以为是仙女下凡,呆呆地看,连眼睛都不眨。回家立即叫媒婆去提亲。

    颠公的父母不同意把女儿嫁给虾公。后来虾公的老子亲自登门来要田花的年庚八字。田花父母不给。虾公老子威胁说:“不愿把女儿嫁给我做媳妇也行,明年你别种我的田,欠我二十两银子马上还清。”田花父母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把田花的八字给了他。

    田花整天哭哭啼啼,不吃不喝,说什么宁死也不嫁给虾公,虾公怕逼出人命,婚期一拖再拖,定不下来。

    一天下午,颠公对田花说:“姐姐你别哭了,我今天就去地主家把你的八字要回来。”他父母说:“没有银子,想要回你姐姐的八字,比登天还难啊。”

    颠公晚上到地主家,对虾公说:“姐夫,我姐同意了,喊我来问你什么时候去接亲,她好准备准备。”虾公很高兴,留颠公在他家吃晚饭。

    吃饭的时候,颠公装出很贪吃 嘴很搀的样子,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饭吃了一碗又一碗,筷子密密往盘子里夹菜。虾公一家人都吃饱了,他还在慢慢吃。桌上四只盘子的菜吃光了,拿起空盘子来舔,舔干净一只又 换一只,舌头舔不到的地方,用手把残渣刮进嘴里,油汤沾湿胸前的衣服也不顾,把盘子舔完还装未饱的样子。虾公一家在一旁象看傻子耍杂技一样。地主婆说:“老弟,你这样舔盘子太难看了,不饱再炒嘛。”地主公嗤之以鼻说:“穷鬼的肚子就象潲水桶一样,有填饱的时候吗?”

    颠公又不停地舔着刮盘子的两只手,恬不知耻地说:“我舔盘子算什么,我姐在家连炒菜的锅头都舔亮哩。”地主公大惊说;“要这种媳妇简直是败坏门风,丢十八代祖宗的脸。”说完把田花的八字丢给颠公,厉声说:“饿鬼,给我滚!”

    家丁把颠公轰出大门,颠公一阵风跑回家向姐姐和父母报喜。

(1)照样子写词语。  

水灵灵: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没有银子,想要回你姐姐的八字,比登天还难啊。

(3)用几句话概括出《舔盘》的主要内容。    

(4)本文主要描述了颠公什么特点?    

【答案】 (1)绿油油、沉甸甸、白花花

(2)没有银子,想要回你姐姐的八字,不是比登天还难吗?

(3)地主的丑儿子虾公看田花十分美丽,就和父母一起逼田花嫁给自己。田花的弟弟于是去地主家吃饭,吃完饭舔盘,还说姐姐连炒饭锅都舔。地主一家嫌恶心,再也不娶田花了。

(4)聪明、机智的特点。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此题从给出的词语“水灵灵”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绿油油、沉甸甸、白花花

 (2)没有银子,想要回你姐姐的八字,不是比登天还难吗?

 (3)地主的丑儿子虾公看田花十分美丽,就和父母一起逼田花嫁给自己。田花的弟弟于是去地主家吃饭,吃完饭舔盘,还说姐姐连炒饭锅都舔。地主一家嫌恶心,再也不娶田花了。

 (4)聪明、机智的特点。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4.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夏天老师正在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市容。”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那时我就决心把我的眼睛捐给女儿。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就开始闭着眼睛生活。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

    我听着鼻子一酸,哽咽得问:“后来呢?”“后来,走熟了,脚竟认得那道杠了!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呀。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________   流畅——________   羞耻——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将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①夏老师搬走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是因为(   )

A.自行车挡了他的路

B.自行车摆得乱,有碍市容

C.自行车侵占了盲道

②“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   )

A.人行横道   B.盲道   C.人生道路

(3)请写出夏老师学走盲道的句子。其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为关注那“人间最苦的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你把想法写下来。    

【答案】 (1)侵占;畅通;耻辱

(2)C;B

(3)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闭;闭;踩;绊

(4)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段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侵占、畅通、耻辱

 (2)C;B

 (3)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闭、闭、踩、绊

 (4)略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露  珠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现  呈现  出现)在我的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百颗……啊!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  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  哺育  培育)儿女一样地滋润着禾苗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带风雷闪电以(夸耀  显耀  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  残忍  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把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①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于:________

②又为人们所喜爱。为:________

(4)“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这句话在文中是________句,起________作用。    

(5)“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中“露珠精神”是指________    

【答案】 (1)呈现;哺育;炫耀;残酷

(2), ; , 。

(3)在;被

(4)过渡句;承上启下

(5)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5)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故答案为:(1)呈现、哺育、炫耀、残酷

 (2), ; , 。

 (3)在、被

 (4)过渡句、承上启下

 (5)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脚比路长

    ①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A(    )的卡伦。

    ②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③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④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⑤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⑥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阔的大漠吓退返回。

    ⑦一个月后,三个王子B(    )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⑧又过了五天,小王子C(    )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⑨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⑩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要乐?”

    ⑪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⑫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j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D(    )地行进下去,就回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文中A、B、C、D四处的括号里,选用哪个词语最适合?写在括号里。

一往无前    风尘仆仆    陆陆续续    美丽而富饶

(2)国王让儿子们探路,其用意何在?    

(3)四个王子的探路过程,你认为有何不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前三个儿子是________;小儿子是________;写作手法是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脚比路长”的意思吗?    

(5)“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    

【答案】 (1)A 美丽而富饶;B 陆陆续续; C 风尘仆仆;D一往无前

(2)考验儿子,并借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脚比路长”的道理。

(3)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

;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对比

(4)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

(5)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困难、目标作出过高的估计,致使人们在做事的时候总是信心不足,畏首畏尾,以至给自己留下遗憾的借口,追悔莫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A 美丽而富饶;B 陆陆续续; C 风尘仆仆;D一往无前

(2)验儿子,并借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脚比路长”的道理。

(3)前三个王子均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对比。

(4)本文告诉人们: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

(5)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困难、目标作出过高的估计,致使人们在做事的时候总是信心不足,畏首畏尾,以至给自己留下遗憾的借口,追悔莫及。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7.阅读天地。  

________________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    )翘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    )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是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的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的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    )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给短文加上标题。    

(2)在原文中找出下面的近义词。  

锋利________    痛苦________    不谋而合________    坚定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   )里。  

因为……所以……     一边……一边……    如果……就……    虽然……但是……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    

(5)找出弟弟情绪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当弟弟碰见爸爸时,弟弟________

当爸爸走了后,弟弟________

当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弟弟________

(6)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请写出这句话。    

【答案】 (1)拐弯处的回头

(2)尖利;伤心;不约而同;一定

(3)一边;一边;虽然;但是

(4)弟弟受伤了,怪爸爸不关心他,受到同学的启发后,发现了父爱的动作。原来父亲还是爱他的。

(5)哭丧着脸诉苦。;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眼睛里闪着泪光。

(6)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锋利:指锋刃尖而快。痛苦:指人感到难过。不谋而合:意为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坚定:意志坚强,不动摇。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故选“一边……一边……”;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5)、(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拐弯处的回头 

(2)尖利、伤心、不约而同、一定 

(3)一边;一边;虽然;但是

(4)弟弟受伤了,怪爸爸不关心他,受到同学的启发后,发现了父爱的动作。原来父亲还是爱他的。

(5)1、哭丧着脸诉苦。2、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3、眼睛里闪着泪光。

(6)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5)、(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8.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荷  花

    每当我去公园玩,总要去池子边观赏那洁白的荷花。荷花,它出污泥而不染,总是保持着自己洁净的本色。

    荷花的花瓣,呈瓜子形,洁白似玉,花里托出一个倒过来像个小窝头一样的深绿色莲蓬。远远看去,荷花的花瓣组成了一个精巧的五色摇篮,莲蓬像一个婴儿躺在里面。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左右摆动,就像慈爱的母亲在摇着摇篮,哄自己的孩子入睡。

    荷花下面是一杆碧绿的茎,一直插到水下的污泥里,再由粗壮的根长出一节节的鲜美的藕。清澈(chè)的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片荷叶,上面托着几颗水珠,那水珠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在玩耍,从荷叶这头滚到那头,真有趣。

    荷花真美,让人越看越爱。我爱荷花!    

(1)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    

(2)短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花的可爱,作者先写了荷花的________,接着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________  保持—________  精巧—________

慈爱—________  顽皮—________  洁净—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再选一个抄下来,并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比喻句:________

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答案】(1)“荷花真美,让人越看越爱。我爱荷花”

(2)样子;莲蓬;茎;藕;荷叶

(3)欣赏;维持;精美;慈祥;调皮;干净

(4)那水珠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在玩耍。;水珠;小孩子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 在句尾:“荷花真美,让人越看越爱。我爱荷花”(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黄山记(节选)

季羡林

    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这句话的意思。    

(4)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答案】 (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2)承上启下

(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4)不但……而且……;不仅……还……   

【解析】【分析】(1)第一问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第二问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2)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不但……而且……”或 “不仅……还……”

 

 故答案为:(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2)承上启下(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4)不但……而且……;不仅……还……       

 

 【点评】(1)第一问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第二问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0.阅读并解决问题。  

硅藻泥说明书

    小明家刚买了新房,准备装修,妈妈去买油漆时,销售员向她推荐用硅藻泥代替油漆。请你帮她看看说明吧!

    [产品成分]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而硅藻土则是由硅藻演变而来的。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单细胞的水生植物(藻类)。硅藻生命周期结束后,沉积到水底,经过亿万年变化形成了硅藻矿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石,质地轻软、纳米级多孔,孔隙率达90%以上,为活性炭的5000倍。“泥”是硅藻泥的外观特征,加水搅拌后为泥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硅藻泥还具有泥巴的天然属性。

[       ]作为室内装修材料,硅藻泥具有(    )环保、(    )降噪、(    )甲醛、(    )阻燃等特性。

[        ]①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

②本品属水溶性饰面材料,不能用于直接受水浸淋的地方。

③天然原材料物理性状包括其颜色存在一定差别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产品质量。

④硅藻泥不宜在5℃以下环境施工。硅藻泥切勿食用,避免进入眼睛。

(1)请把以下四个词语填入第二个语段的相应括号里。  

吸音       天然         防火        净化

(2)根据该说明书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小明妈妈应该立即买来施工,因为天冷,干燥。

②硅藻泥本身具有黏性,不需要加入胶水等化学剂。

③硅藻泥完工后,不要急着入住,等它自然晾干。

(3)本说明书从产品成分、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介绍该硅藻泥的。    

(4)“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这里面的“尽量”“一般”两个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5)传统的油漆正逐步被新型的硅藻泥所替代,给硅藻泥写句广告词。    

【答案】 (1)天然;吸音;净化;防火

(2)错误;正确;正确

(3)产品功能;注意事项

(4)不能。“尽量”有尽力的意思,如果去掉,意思就成了不可以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与实际不符;“一般”表频率,若去掉原意就发生了改变,与实际不符。因此两个词都不能去掉。

(5)泥巴外观藏着一颗柔软的心,硅藻泥,守护你的家。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5)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广告,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广告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

故答案为:(1)天然;吸音;净化;防火 ;

(2)错误;正确;正确 ;

(3)产品功能、注意事项;

 (4)不能。“尽量”有尽力的意思,如果去掉,意思就成了不可以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与实际不符;“一般”表频率,若去掉原意就发生了改变,与实际不符。因此两个词都不能去掉。

 (5)泥巴外观藏着一颗柔软的心,硅藻泥,守护你的家。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有无此词语的辨析能力。

(5)设计广告要简练,紧扣宣传主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