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篮球论文——青少年篮球运动意识培养
2025-10-05 05:23:28 责编:小OO
文档
青少年篮球运动意识培养

首南蔡家小学                          徐xx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现在篮球水平的现状和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我国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方面:青少年篮球运动意识是培养青少年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篮球意识内涵结合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才能探索篮球运动规律增强认识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  运动员; 篮球意识与培养

1、篮球意识的内涵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反射能力。”这是篮球大词典里对篮球意识的定义,也是官方定义。但我认为,“篮球意识”的官方定义过于泛指,不好理解,我觉得,篮球意识必定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场上情况的观察判断;二是通过头脑的思维分析,作出适当的反应和行动。所以对于“篮球意识”,我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队员在场上通过视觉感知比赛状况,在大脑分析、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支配自己动作的一种行为能力。

2、篮球意识的形成  

   “篮球意识形成”是指在复杂困难的环境中能随即应变地争取主动并正取的实施自己的行动和策略的一种即兴发挥能力。是在比赛中各种技术动力、战术正取灵活运用和发挥生理机能和技战术能力的自觉的、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具有特殊作用心理活动。因此,“篮球意识”是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根据场上的客观具体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采取实效合理行动的过程和总和。“篮球意识”它表现在具体动作转向思维,并由思维再转向具体的动作。也就是说:“篮球意识形成”是在长期的科学地、系统地与多次激烈对抗比赛的战术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运动员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结晶,并随着运动员,同时也随着篮球技术、战术的发展而提高。 

3、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重要性

正如之前所说的,篮球意识是重要的,但对它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立杆见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必定要求篮球意识要从小抓起,从中学时期,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青少年少年于长身体、长智慧的时期,大脑的发育已在12岁时就接近了成年,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旺盛,模仿能力也强,接受新事物快,比较易于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是学习新事物,培养能力的最良好时期,此时,对他们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在中学时期,只是初步地懂得了篮球的一些技术,对篮球朦朦胧胧地了解,没有经过系统科学地篮球意识的培养,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潜能就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现在成年队伍中有很多运动员意识很差,这虽然与他们后期的训练有关,但是根本原因是在青少年时期缺乏意识培养的缘故。只有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初期,发展心理机能,才能培养出大而不呆、高而不笨、技术好、意识强的优秀运动员,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习技术,更要学会灵活运用技术。篮球意识还指导着青少年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方向,它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战术程度的反映,也是对青少年心理素质以及心理机能的反映。鉴于现今篮球在我国基层学校普遍开展,中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的现象,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篮球意识的培养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要使学生能真正学会及掌握这项运动的技术,取得好的训练成绩,针对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加强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4、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差的根源

在实际的训练时,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篮球意识。在教学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过程中,可以将篮球意识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来看,主观因素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篮球的技术水平,篮球战术水平,对篮球的兴趣以及意志品质,个人的身体素质等因素。客观因素有:教师的执教能力,所在团队的水平,训练环境、场地、器材以及训练的时间等因素。

4.1  青少年主观因素对篮球意识的影响

在理论中,核心就是理论指导实践,这是一条真理,理论指导着实践,而实践反过来对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大多是为了兴趣而参与到篮球运动中的,出发点是为了好玩,而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则是少之又少的,再加上有的教师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不足,导致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理论知识水平较低。所以,理论知识的提高是首要任务,有了理论作为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做得对不对?错在了什么地方?理论上讲的和实践中有什么样的差异?以及差异的根源在什么地方?这样将理论和实践反复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可见,学习篮球的基本理论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影响之大。在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之上,篮球意识的提高就会加快,反之则会减慢。

4.2 青少年技战术水平因素的影响

在所有的主观因素当中,篮球技战术水平的因素是最主要的,而现今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普遍不高,我个人总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1)传接球意识差,具体表现为不能掌握好传球的力量是时机,为了传球而传球,力量的不适宜往往会造成球被抢断或使接球的同伴处于不利的进攻状态,传球时机掌握不准还会造成同伴在有利位置却接不到球或接球后机会已经丧失。接球不主动也是所存在的问题,没有超前意识,很难打出配合精彩的进球。传接球意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进攻的效果,还制约着篮球意识的发展;(2)跟进意识差,很多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篮球比赛中的控球时间有主观性,表演欲强烈,在有球的时候,干劲冲天,而无球时就无意跟进,这就失去了许多的得分机会。在篮球场上的主要得分手段是接同伴的回传球、投篮或抢篮板后的二次进攻,跟进的目的,就是提高这些得分手段的成功率,所以说跟进是十分重要的;(3)战术的欠缺和不足,不能很好地掌握场上的节奏,在比赛的过程中,攻防转换一般都是在瞬间完成的。青少年在比赛中的头脑不够清晰冷静,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技战术,从而让对方有机可乘。正如之前所述,篮球意识是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反射能力。只有熟练掌握了篮球的基本技术,才会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无畏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才能在赛场上发挥自如,篮球意识才能得到提高。同时,篮球是一个团体性的运动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比赛,需要有完整的战术体系,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4.3   青少年的兴趣以及意志品质对篮球意识的影响

兴趣对青少年的活动有导向作用,兴趣的激发,会使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了活动的效果,兴趣对活动有着推动作用。只有对篮球产生了兴趣,青少年才会不断地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战术,并能在学习、训练中克服种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了篮球意识的不断完善。否则,青少年会很消极地对待篮球这项兴趣不大的运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会影响着篮球意识的提高。青少年现今对篮球的兴趣普遍较高,但是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融入到篮球运动中来,以及如何利用青少年的兴趣来培养他们的篮球意识,是我们教师要仔细思考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4.4  青少年个人的身体素质对篮球意识的影响

身体素质通常包括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柔韧性和灵敏性等素质。如果没有身体素质,不要说培养好的篮球意识,连打篮球都会有问题,比如说:如果没有力量素质,就会缺乏对抗性,没有耐力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比赛,没有速度就不可以发起快攻。身体素质的高低,直接促进或意识的培养。身体素质高,会促成意识的提高,身体素质低,就会意识的提高。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身体素质,队员才会有条件在场上积极思考,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水平,将篮球比赛打得更加精彩、好看。

4.5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环境、场地、器材及训练时间的因素

这些因素虽然不是主要因素,但是它们也会对篮球意识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训练环境以及场地器材的条件有好坏,好的环境以及场地,会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个人技战术水平,而且在此基础上对场上情况作出更加适宜的反应动作,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篮球意识,反之,篮球意识的提高则会减慢。训练时间的安排也要有科学性,青少年运动员不同于专业的职业球员,他们还要学习文化知识,训练时间的安排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从而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5、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篮球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篮球意识存在于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之中,能否在教学训练的每个环节中认真分析和研究篮球意识的具体表现,并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抓住这些环节,从理论与实践中加以说明和解决,效果就大不一样,在此过程中,方法是最重要的,如果方法得当,则会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5.1   青少年加强篮球知识理论的学习

教师在向青少年讲篮球进攻配合战术时,要把掩护、策应、突分、传切这些基本的概念向青少年讲清楚,并将配合的时机、方法、路线,通过图示或演示让学生掌握,使每一名学生能在脑中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成型。这样,青少年才会在实践中多加思考,贯彻教师的意志,冷静考虑好做什么,怎么去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的传授贯穿到比赛和训练中去。另外还要求并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方面的书籍,如心理、生理、篮球运动等资料,随时掌握最新规则和裁判法等。同时培养学生做训练比赛日记的习惯,让他们自己总结,从中可以摸索到在训练中掌握不到的东西,这样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提高,从而促进篮球意识的形成。

5.2  青少年篮球技战术训练中培养篮球意识 

篮球技术是篮球训练中最基本的训练项目,每一个篮球基本技术动作都有一定的个性特点以及应用的“规格”和要求,这些是各个技术动作形成意识的基础。少年时期有较强的可塑性,技术动作是否正确、规范,对今后的进一步提高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示范,在每一个动作前先讲解正确的方法、要领及要求,并能边讲解边示范,让青少年模仿,这样,就容易使青少年从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而且,一个技术动作练不好,也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个动作的质量。比如,一些队员由于身体重心偏高,以致于影响到其他一些动作完成的质量。教练员要根据各个队员的条件,确定每个队员的正确姿势,必要时反复进行强化练习。在训练青中学生运动员时,考虑到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自觉性较差,目的性不明确,有时动摇不定,可先进行辅助性练习,熟悉球性,提高兴趣,增加指、腕力量的适应性练习,然后去学习掌握正确的持球方法和投篮动作。

5.3  在篮球战术中培养篮球意识

教练必须让队员认识和掌握攻守对抗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此来武装头脑,提高反应速度,比如在比赛中遇到弹跳好的运动员,一般爱跳,喜欢盖帽,进攻队员就要适当运用假动作,利用对手爱跳的特点为自己创造机会。相反,如果对手经验丰富,就不会轻易起跳,这时,就要采取出奇不意的行动,快速完成自己的动作。只有让队员掌握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建立配合的概念意识才会符实而有清晰牢固,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对抗中达到随机应变的程度。在篮球战术训练中还要培养配合意识。一个好的球队和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意识。首先,刚入队的青少年少年运动员比较活泼好动,许多实践活动都跃跃欲试,其兴趣多受教师、家长、明星人物等的影响,但自觉性较差,目的性不清,有时动摇不定。因此,教练员应争取给予各方向的支持和协助,通过思想教育,使队员明确为谁打球为什么打球,球队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应该作一个怎么样的队员。教练员要让青少年了解本队打法特点和阵地配合的固定战术路线,掌握传切、掩护、策应、突分等基础配合战术手段。在配合的基础上,培养强烈的个人进攻意识,果断、不失时机地捕捉战机实施个人进攻。个人进攻和整体战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能有机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火候掌握的好,谓之意识强,反之则意识弱。依据现代篮球战术发展的特征,只有灵活训练,加大基础配合才能达到深化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目的。

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篮球意识是衡量一个青少年篮球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将篮球意识从小抓起,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科学化地融入到训练和比赛中,这是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篮球运动规律发展的需要。良好的篮球意识是合理运用技战术的保证,同时还可以弥补基本技术的不足,延长运动寿命

参考文献

[1]沈贤.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及其培养.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2(1).

[2]高鹗.篮球意识评定方法的研究.体育科学,1986(3).

[3]李 兰.篮球意识培养初探.湖北体育科技,1999(1).

[4]焦友吉.对篮球意识的理论分析.湖北体育科技,1999(2).

[5]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 (第三版)[M] 人民教育社出版,19,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