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散步》教案初一语文
2025-10-08 02:18:23 责编:小OO
文档
23.《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概括文章内容,品味欣赏精美隽永语言。

3、体会亲情之美,培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母亲》歌曲,在歌曲声中,教师讲述两件真实的小故事:

(1)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2)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 

2、请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一讲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

3、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

1、 自由读。

2、分角色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可以了解到:

(1)一家人有哪几个?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散步?

(2)你可以感受到一家人去散步时怎样的心情?说说你是从那些文字感受到的。

三、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一)交流、讨论

1、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一些矛盾、分歧。“我”一家四口也会有。这次散步有什么分歧?

2、 分歧的解决由谁决定?为什么?

3、分歧最终怎样解决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办法?

4、通过这个分歧的解决,你发现这一家四口人各有怎样的特点?

5、我们常把鲜花送给最可敬的人。这里只有一束鲜花,如果是你,你会把这束鲜花送给这家人里的哪一个?你送鲜花给他时,能否说出送她鲜花的理由?

6、归纳、小结学生的理由。

7、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一家四口如此和睦相处的秘诀是什么?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有过矛盾、分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分歧顺利解决,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共同点?(关爱)

8、你从哪些文字体会到他们之间真诚的关爱?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文字,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1)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2) 作者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背上的是谁?妻子背上的是谁?仅指这两个人么的躯体么?

五、拓展延伸

1、读课后短文《三代》,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为什么?

2、我们通过这一篇《散步》,感受到家庭之美,亲情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中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否感受到你肩上的责任?

六、齐唱《常回家看看》,以结束本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