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育案例 1
2025-10-08 02:18:31 责编:小OO
文档
教育案例

学生:XXX               性别:男               年龄:7岁

一、情节描述:

XXX是我们班的一名“唐宝宝”,性格十分开朗,平时十分的活跃。在上课过程中,XXX也表现出了他的“活跃”,他基本上都是坐不住,或左顾右盼,或离开座位。即使坐在位置上也是坐姿不正,经常脚翘在桌子里。行为习惯特别的不好。

二、评价分析:

XXX是个好动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比较弱。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家人要么基本上都是对孩子不像普通孩子一样高要求,孩子在家里坐不住时或者出现不良行为时,家人总会认为孩子特殊,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进行教育改善,导致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

三、教育策略与措施:

针对XXX的情况,我在课堂及日常的活动中多加以关注,如果XXX出现了不正确的行为(上课离开位置,将脚翘在桌子里等行为)便及时的加以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哪里做错了,应该怎么做。当发现他有进步时(较长时间坐于位置上不走动,坐姿端正)我就奖励他小红花贴纸,并加以表扬,让他争取更大的进步。

另外,我与XXX的妈妈沟通,让其在家中时也关注XXX的行为,如果出现不良行为一定要加以制止,如果表现的好时,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奖励,给孩子买一些喜欢的零食、玩具等。家校的共同教育可以促进更好的成长。

4、所思所悟:

   学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位置上坐的时间明显变长,不良行为明显减少。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以鼓励为主,加以适当的惩罚。孩子是敏感的,适当鼓励,对他会有一种促进的作用,过分的惩罚可能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

其次对于学生一定要有耐心,XXX的特点使他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对于他的教育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千万不能因为急躁而表现出对学生的不耐烦。

最后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一定要与家长合作,家校合作的形式可以更好地使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塑造。对于教育,家庭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学校,孩子大多时候都是在家里,如果家庭教育放松,学校之前的教育则会功亏一篑,所以一定要注重家校合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