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XXX 性别:男 年龄:7岁
一、情节描述:
XXX是我们班的一名“唐宝宝”,性格十分开朗,平时十分的活跃。在上课过程中,XXX也表现出了他的“活跃”,他基本上都是坐不住,或左顾右盼,或离开座位。即使坐在位置上也是坐姿不正,经常脚翘在桌子里。行为习惯特别的不好。
二、评价分析:
XXX是个好动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比较弱。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家人要么基本上都是对孩子不像普通孩子一样高要求,孩子在家里坐不住时或者出现不良行为时,家人总会认为孩子特殊,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进行教育改善,导致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
三、教育策略与措施:
针对XXX的情况,我在课堂及日常的活动中多加以关注,如果XXX出现了不正确的行为(上课离开位置,将脚翘在桌子里等行为)便及时的加以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哪里做错了,应该怎么做。当发现他有进步时(较长时间坐于位置上不走动,坐姿端正)我就奖励他小红花贴纸,并加以表扬,让他争取更大的进步。
另外,我与XXX的妈妈沟通,让其在家中时也关注XXX的行为,如果出现不良行为一定要加以制止,如果表现的好时,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奖励,给孩子买一些喜欢的零食、玩具等。家校的共同教育可以促进更好的成长。
4、所思所悟:
学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位置上坐的时间明显变长,不良行为明显减少。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以鼓励为主,加以适当的惩罚。孩子是敏感的,适当鼓励,对他会有一种促进的作用,过分的惩罚可能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
其次对于学生一定要有耐心,XXX的特点使他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对于他的教育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千万不能因为急躁而表现出对学生的不耐烦。
最后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一定要与家长合作,家校合作的形式可以更好地使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塑造。对于教育,家庭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学校,孩子大多时候都是在家里,如果家庭教育放松,学校之前的教育则会功亏一篑,所以一定要注重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