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姚晓峰 章伟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无锡2140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人们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人类设备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先简要概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然后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
伴随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催生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提升了各个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还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阻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确保其健康发展。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内涵
人工智能简单来说,就是在计算机进行编程时,要通过代码的输入使计算机以人类的思维进行思考和模拟,从而更加便利的对复杂及繁琐的数据进行处理。此外,计算机不仅能够通过思维上对人脑模拟,在多种感官及思考的方式上也可以对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这样使得相关问题的解决效率及质量的充分的提升。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基础为计算机,但其很多的性能则又要比计算机的性能优异,并且其对于其他的学科综合性能也有着更加严苛的要求。而以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不仅能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施工效率,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还需要更加深人的对其进行研究。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1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于计算机网络中的垃圾软件进行分辨,运用人工智能处理垃圾软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系统接收到垃圾邮件时,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对邮件进行识别和处理,当传入的文件有敏感内容的时候,人工智能就会马上开启检测功能,阻止含有敏感内容的邮件进入计算机,这样就可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如今已经开通该技术的有腾讯邮箱,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检测出网络
入侵的详细情况,对于网络数据进行有效
的筛选,利用编程为用户处理这些数据,
然后将处理的结果反馈给用户,使得用户
对于数据可以更加全方位的了解。
2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
应用,不仅使得其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
功能,更是能够通过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
实际要求的考虑,对产品进行快速的设计,
在缩短电气设备开发周期的同时,也有效
的提升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效率及性能;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电气设备
有发生故障之前,对其进行状态的监测,
从而及时的避免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缩
短了电气设备故障的维修时间,提升了电
气系统的运行效率。
比如变压器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其
通过对于变压器有关部件参量的数字化检
测,其通过对于相关控制需求的有效认识,
就能够实现信息的交互控制,并对其进行
智能化的控制。
3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了大部分的
计算机网络之中,比如报警系统和监控系
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更
加智能,让企业的运行环境更加稳定,同
时还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和之前的情况
相比较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因此在未来
企业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
帮助下实现的。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策略
首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未来的
发展过程中,可以设立一些人工智能产业
的创新示范点,国家要进一步扶持人工智
能产业,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性的技术,引
导人工智能企业加大研发的力度,国家税
务局还可以对人工智能研发创新的税收进
行相应的优惠,并且引导国内的金融机构
对人工智能企业进行一定的贷款优惠和金
融支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对外合作,
引进世界范围内优秀的企业,在境内实现
产学研合作的格局,构建出一个技术交流
的平台;
其次,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
应当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以重点高
校的重点实验室为主要依托,建立并优化
当前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工智能的相关
学科更加完善、更具关联性。注重人工智
能学科和其他的学科的交叉融合性,鼓励
高等院校和企业展开战略合作,联合培养
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的尖端人才,同时还要
加大力度引进海外的专业型人才,并为他
们提供一定的优惠。
此外,国内还需要开展人才的国际化
进程,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
培养出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的稀缺人才、复
合型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
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领域都存在技术性
难题,需要各个领域的科技人员不断完善。
通过研究可以得知,目前计算机人工智能
技术已被社会普遍接受,接下来就需要提
升硬实力,将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更
加细致的分类,从而更为广泛地为各领域
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丙昱.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
应用与发展探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
版),2018(03):117-118+121.
[2]苏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发展趋
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3):250.
[3]朱顺兵,张永刚.物联网智能家居
的集成技术与应用服务研究[J].智能建筑
与智慧城市,2013(2):23-26.
·135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