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推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 课堂实录
2025-10-07 23:32:35 责编:小OO
文档
课题:走月亮           主备:       授课时间:

审核1:                审核2: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3. 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

 2.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走月亮》,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走的吗?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

 ① “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

 ②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这个句子出现了几次?

2.引导学生汇报:

 ① 教师相机板书:我和阿玛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

 ②“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请大家用“‖”给课文分段。

3. 通过读课文,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 “走月亮”的意思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

 4.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课写“我”小时候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描绘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5. 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谈一谈)

三、学习生字词

 1. 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 。

 2. 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 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 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 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ài )”。

 6. 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部分文字)

 1. 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了,从洱海哪边升起了。”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的意境。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哪儿写月亮升起了?谁想读读。

  ②月亮已经升起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

  ③引导体会: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的美景。

  ④齐背这几句话。

 2.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体会:“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别的安静。注意听!听我读这四个“照亮了”,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了,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了?

  ②学生回答。

  ③引导:远处的景物在朦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吗?所以读起模模糊糊,照到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的是脚下的路。

  ④再次指名读。

 3.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

 4. 学生配乐朗读。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二)学习第二部分

  1. 配乐朗读。学生想象,体会。

  (引:听!溪水在唱歌,老师仿佛看见一位阿妈牵着孩子的手,到了小溪边。同学们轻闭你的双眼,放飞你的想象,赶快到小溪边去看一看,闻一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 学生交流。

  重点引导:

   ① 你闻到了什么?画出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 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抱”的温暖)

   ③ 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是想到了什么?

   ④  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结合生活经验感悟)

 3. 小结:是呀!其实,只要我们和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感到快乐!都会感到幸福!

 4. 把这种快乐和幸福传递给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三)自学第三、四部分。

   过渡:老师领大家学习了第一、二部分,接下请同学们阅读和分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你喜欢一个部分自学。

  1. 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下,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2. 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

  4. 小结:是呀,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的果香,边走边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走,温情也始终互相感染着,多美的意境呀!

三、整体回顾: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欣赏了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温馨、快乐、甜美、幸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五、播放视频歌曲《母亲》,情感升华。

   看到文中的孩子和阿妈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不禁也让我们想起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刻。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让我们怀着甜蜜、幸福、感恩一起欣赏一段视频歌曲《母亲》,一起回忆妈妈带给我们的温馨、快乐、幸福、无畏…..

四、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1. 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美文,抄写在摘录本上。

 2. 把你和妈妈在一起时发生的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写下。

板书设计: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美

       ……        幸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