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统筹推进农网升级改造 全面提升农村供电质量
2025-10-07 23:31:17 责编:小OO
文档
统筹推进农网升级改造 全面提升农村供电质量

农村供电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电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安定区供电公司紧紧抓住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机遇,全力解决农网“低电压”问题,全面改善农网供电水平。

一、摸清现状,有的放矢地开展农网改造。

针对安定区农网改造面低、电压合格率低、供电可靠性差的实际情况,自2008年开始,公司组织人员对全区农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诊”。根据供电质量、安全状况等,为供电线路及设备的各类数据进行了详细的采集、统计,按照缓急轻重分类整理、归档。根据摸底情况,进行了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于为2010年上半年完成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项目储备。

二、合理规划,循序渐进改良农村电网

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开始后,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结合全区经济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对供电隐患严重、农网负荷较大的供电村社、“低电压”问题特别突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较快和集中招商引资的集镇,优先列入了首批改造项目。一方面,解决了部分村社因用电质量长期没有改善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支持。

三、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为了确保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公司对工程实施采取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从安全、物资材料供应、工程组织施工等环节加强管理。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公司层面成立了由一把手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升级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各供电所同步成立了工作组,具体负责工程施工管理,明确了“五员”责任制。层层签订施工责任书和施工合同,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

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公司把安全管理放在升级工程管理的首位,严格落实“两票三制”,各施工队认真落实班前班后会制度,做到班前有分析、有交底,班后有总结。加强工程现场的监督检查,加大作业现场反“三违”力度,保证了安全施工。

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工程实施中,前瞻性地根据当地负荷增长情况布局配电容量,广泛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做到改造过的农村低压电网10年不落后。同时,严格执行农网升级改造的各项技术标准,从一个螺丝到一条线路,事无巨细,严格把关。每一处工程竣工后供电所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报公司组织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通过两级验收、不断整改,保证了工程质量。

四是保证工程进度。为了确保在点多面广工程量大人员少的情况下按期完成工程量,公司采取倒排工期的办法,对每一个台区、每一条线路分组、分时间进行了安排,全过程实施闭环管理,确保了整个工程有计划地按期竣工。

经过2010年农网升级工程项目于9月份全面竣工后,经过一个月的运行,改造后的村社工程效益十分明显。改造后的低压台区电压合格率全部达到200伏以上,线损平均较改造前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供电量平均增幅达25%。初步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村社,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