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陶艺课教学反思---谈论
2025-10-07 23:31:07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古代陶艺欣赏》教学反思

                                   宁国市实验小学  谈论

“不做知识人,要做文化人”,这句话道出了文化与知识并非同体,而强调了文化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美术学科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继承和发扬人类灿烂的文化是本学科的重要任务。我所教的《中国古代陶艺欣赏》一课,着重通过营造一种课堂的文化气场,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艺的艺术特点,感爱中国陶艺的精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古代陶艺欣赏》一课的教学,我分四大块内容《唐三彩马》、原始彩陶器皿、良渚文化中的陶器、中国陶瓷开展教学的。

首先,《唐三彩马》的教学环节,我通过仿古唐三彩马的实物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唐三彩马有什么艺术特点,引出唐三彩的概念和不同表现形式,通过了解唐文化去理解在唐三彩陶器,引导学生感受唐三彩陶器的艺术美。

其次,原始彩陶器皿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仰韶文化和马家窑二件典型陶器的欣赏,解读原始人生活与黄河的密切联系——水文化在陶器制作中的体现,从而感受到古代陶器能够体现实用和美观这二大作用,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更深刻理解“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的深刻含意。

课堂拓展部分,我主要介绍了陶与瓷的关系和中国灿烂的陶瓷文化,通过二个作业练习,请学生谈谈对古陶器的认识以及现代人和陶瓷的关系。

整堂课环节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较为自然,各教学环节内容各有侧重,重点放在介绍唐三彩这一环节上,古代陶器、中国陶瓷文化作为丰富、补充和拓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有关知识系统。

从教学方来说,我刻意在课堂上努力还原当时社会文化氛围,引导和帮助学生以历史眼光去认知古代陶器与古代人们生活、生产的联系,作为一件陶器作品,它们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

另外,教学采用了实物和图片欣赏相结合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式对话、讨论、研究,对陶器的实物、图片进行触摸式的、联想式的质问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形成真实的、更有价值的审美体验。

首先,唐三彩这一教学环节,我对唐王朝作一个简介,它是一个非常开明开放的王朝,通过一张古代地图,了解到首都长安(西安)是古代贸易的中心——丝绸之路的开始,由于与中亚的频繁贸易,唐朝人获得了一种重要的资源——钴,这是制三彩陶器的重要原料,加上科技的发展,制陶工艺的不断发展,所以就产生了著名的唐三彩陶器。

从题材的表达和造型的处理上,唐三彩陶器更多是作为一种冥器,体现了当时的殡葬文化和社会状况,唐朝前期是一个非常繁荣的王朝,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富裕,所以在造型上形态比较圆润富态,体现的是一种安逸的状态。马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繁荣的经济离不开它,所以马是唐三彩陶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

其次,在欣赏原始彩陶器环节,我出示一张有关仰韶文化和马家窑的遗址地图,从地图上可见它们都是属于黄河文化(仰韶文化在中游和马家窑在上游),所以在本环节的教学我更多的让学生去体验和想象古陶器的造型与黄河的关系(其实就是古人与黄河的关系)。通过二张典型陶器图片欣赏(船型壶和尖底瓶),引导学生联想当时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场景,从造型、装饰上去分析、思考这些陶器作品的精妙,从而感受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另外,从教学的有效性上,我们更多考虑到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这来自祖先的召唤对孩子来说,这种体验是最为真实、最有震撼力的。

        当然,这样的教学我只是作为一种尝试,还很不成熟,并且通过自己的深入反思,使自己体会更深,对自己也产生了一些质疑,比如,本课首要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古代陶器的艺术之美,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刻意地在课堂上融入和还原当时社会文化氛围,引导和帮助学生以历史眼光去欣赏古代陶器,作为让学生研究和学习的一种方法,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仅限于学习的方法的指导,是不可过多的、刻意地去强调,以至于要了方法丢了目标。所以,我得出以下疑虑:如何在四十分钟之内,如何更有效地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课堂,学习更有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