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在此,我不得不指出对方在一辩稿中存在的漏洞。
1、商业化运作确实起到了宣传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的作用,但这是否与佛教随缘的思想相违背呢?
2、少林寺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具有其性,为了要适应社会的趋势而让少林寺进行商业化运作,这是不是赶鸭子上架呢?
下面,我再来谈谈我方观点。
少林寺是我国佛教文化的载体,它的核心是禅,以修心为主。长久以来少林寺在人们的印象便是世俗中的一番净土,少林僧人每天参禅悟道、研究佛法。然而近几年,少林寺进行了商业化运作,其结果令人寒心。
我方认为少林寺不适宜商业化运作,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商业化运作首先打破了人们对于少林寺的原有印象,影响了少林寺的名誉和形象。当商业化的气息弥漫在少林寺的每个角落时,那一番净土已然成为充满利益纠纷的是非之地,不再远离世俗。信徒心中的那一份信仰,也因为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而受到冲击、侵蚀。少林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趋于让人感到陌生与失望。而这一切都是少林寺商业化运作所带来的。
第二,商业化运作使少林寺的僧人世俗化。这些僧人在参与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和世俗进行接触,接受世俗的观念,这势必会让僧人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变化。同时这也剥夺了僧人参禅悟道、研究佛法的时间,和不仅不利于僧人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少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少林寺商业化运作的领头人释永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敢问如今的他是一个披着商人外衣的僧人,还是一个披着僧人外衣的商人呢?
第三,少林绝技难挡侵权暗器。着眼当下,有多少商人为了利益,打着少林寺文化的招牌谋取暴利,长此以往,直接导致不公平的非法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利益。也许商业化确实能够提高少林寺的知名度,但与此同时,少林寺的本质内涵却因为商业化运作而被模糊、被掩盖。例如,在武术拳法方面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肆意改变少林禅宗、拳宗的原来面貌。这样的行为只会让看者糊涂,让真正信仰少林文化的人伤心不已。
少林寺作为一种拥有1500年历史文化积淀的象征,其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果硬是把不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方式强加在它的头上,那么少林寺接下去的发展就不得不让人揪心了。在商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请为我们留下一番净土吧。
综上所诉,我方坚持认为少林寺不适宜商业化运作。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