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王阳明传习录笔记
2025-10-07 23:30:10 责编:小OO
文档
知行合一:知深必行,行深必知

致良知:达到深刻的知道(深刻认识)

刨去政治角度上阳明心学被辩证唯物主义批判不说,浅显谈一下心学的特点。

这是一门比较「圆滑」的学问,也是为什么王阳明会被称为「老狐狸」的原因之一。

谓之「知行合一」,便是知时已在行,行中已获知;这和我们当下盛行的教育手法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教育是让你先理解、掌握,然后再去面对事情进行套用和施行,知和行是拆开的;而阳明心学更符合那种「边干边学」的人,这需要的是足够灵活的头脑和足够宽泛的见识与眼界,知和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缺了一样另一样便毫无意义。

而这种特点就导致一个很薛定谔的现象:这件事儿你问我怎么去解决,我确实没法告诉你我有一个完善的方案去第一步第二步一步步解决,如果告诉你了,搞不好就做砸了;而如果不告诉你,一般都能做成。我更擅长的是OK你要解决是吧,那我去做了,然后就真的去做了。

这种表现其实还是一种表面上的「结果导向」,我就奔着那个目标去,手段可以灵活多变,导致过程中很多人可能都猜不透我到底是想做什么、或者我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有结果展露的那一刻,大家才发现「哦他搞定了」。

或者你可以粗略认为这就是一种「做大事就要不择手段」的态度。

但大众并不喜欢这样,大众喜欢透明。

前一段时间好多人喜欢读《反脆弱》,而这个《反脆弱》和阳明心学对人的要求是一样的——韧性。

我不要求你刚硬,但我要求你扛得动。

我不要求你软弱,但我要求你伸得开。

谓之大丈夫能屈能伸,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心学的意思,但毕竟还是暴露了一个「大丈夫」的本质。

而心学打造出来的人,是一个看似平淡无奇,却能左右逢源、把握好能利用的一切资源,最终得其所愿的人;他不摘下最后的桂冠,你不会发现原来身边还有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

再想想,还有什么说法跟这类似?

——「中庸」

所以心学少有人「提」是一回事儿,政、商界里面有多少人是心学受益者又是另外一码事。

我自己现在的领悟是:两点之间,正弦曲线最短。

好多人要求解释这句话,那我只好把自己的想法阐述一下了,这可他妈是个大篇章:

你知道,蛇是不可能直着走的,它必须一左一右才能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动力,至于具体的分力之类的物理原因你可以自己回头查,我只说其中的道理……

左可以意味着正面意义的极致,不管是财力最丰厚、人性最善良还是其他最优秀的方面;而右可以代表负面意义的极致,不管是你流

落街头还是被人砍。

如果你只沿中间那条路走的话,会有两个问题:

1、你眼界由此狭窄。

2、偏离你道路的东西你会接受不了。

那会走得特艰难。

那么,不管是乐观派、悲观派还是理中客,其实都是只沿着自己的直线走的,我是乐观派我觉得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高个子不乐意了啊),我是悲观派我觉得贵国药丸(那我们都去死么?),理中客觉得要从大局着眼嘛(我砍你一条腿试试)。所以走一条直线就会被走其他直线的人喷。

而和稀泥的人呢?小摊贩跟你吐槽混蛋,你就“是是是真混蛋”;跟你吐槽小摊贩脏乱差,你就“是是是脏乱差”,看似两头讨好,但最后该脏乱差还脏乱差该砸摊子还砸摊子。

不解决问题啊!不解决问题啊!不解决问题啊!

心学怎么处理的呢?

我把小摊贩那些不为人知的辛苦之处给看,让他们尽量耐心对待这些苦逼;我把的困难之处讲给小摊贩听,让他们尽量提高卫生秩序。

一左一右,我都理解、掌握、驾驭,于是一派大和谐。

(当然话虽然这么说,事儿其实很难做的。)

当你能够把每一件事情最好与最坏、最值与最亏、最轰轰烈烈与最平淡无奇、最……的方面都了解、掌握以后,你就可以根据当时的境遇去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中庸),虽然可能在不一样的人看来你做的这件事情总有这儿那儿没照顾到,但是它会是一个综合性考虑最佳的方案。

那么话说回来了,两点之间为什么正弦曲线最短呢?

人没有一辈子高贵也没有一辈子低贱,要么贱着贱着就死了,要么贵着贵着就躁了。把你人生的起去填你人生的伏,最后填出来其实也是一条直线,但你的起伏有多大,你人生的面积就有多大——这话是不是太鸡汤了?我给你举个例子:

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成就大事,这叫高不成低不就。让你从基层做起你不愿意吃苦(伏就伏不下去对吧?),让你做个高端的你不敢做(起就起不来对吧?),于是——你懂得。

田间地头你待过,你知道底层人民的苦痛,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就能打成一片;雍容华府你待过,你知道上层社会的优雅,跟她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就能不卑不亢。这时候,还有你无法与之交流的人么?

但这些“左”和“右”,光想、光做是不行的,需知行合一。

当有一天同样一个你接待两拨人,打工仔那波不觉得你装逼,富二代那波不觉得你low逼,你也就能明了这种状态了。

所以你看好了,如果你遇到一个人三教九流黑白道通吃,不管大众看起来好事还是坏事他都会坚定不移地去做到,这个人是心学执行者无疑。

(心学唯心不唯物?并不觉得。心容万物,万物合一,物之不存,心无所往,心之不容,物无所归。硬说心学是唯心还是唯物,我都不同意……)

对了,今天知乎刚给我开了专栏,以后我会慢慢写男生这些如何“优雅”的知识,欢迎捧场。

一生伏首拜阳明。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