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组织区间行车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间隔法和空间间隔法。
2.CRH2动车组的转向架采用空心车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簧下质量,改善轮轨间的动作用力。
3.CRH1动车组主供风系统共有3台空气压缩机。
4.CRH2动车组为了保证只能在一侧的司机室驾驶,控制系统采用对主控制器继电器 MCR与主控制器辅助继电器MCRR进行联锁控制的方法。
5.CRH2动车组动车转向架垂向力的传递过程:车体→橡胶空气弹簧→构架侧梁→轴箱圆弹簧→轴箱→车轴→车轮→钢轨。
6.CRH2动车组的车体采用采用中空型材双壳铝合金结构,大幅减少零件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7.在级间自动转换时,地面须配置预告应答器和切换应答器。
8.CRH2动车组车载列控显示装置(DMI)显示界面总体上分为三个显示层,分别是基本显示层、数据输入层和信息查询显示层。
9.准移动闭塞追踪列车的目标点是前行列车尾部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起模点由牵引计算确定。
10.CRH1、CRH5的牵引变流器采用的冷却方式为水冷加强迫风冷, CRH2采用的是沸腾冷却+强迫风冷。
11.CRH2型动车组新车轮轮径 860 mm,最大磨耗时为 790mm。
12.缓冲器的主要参数有行程、最大作用力、容量 、能量吸收率和初压力。
13.CRH2动车组RS复位操作的原则:应在VCB断开时使用。
14.接触网停电时,CRH2司机室列车无线通讯装置由8号车的列车无线蓄电池紧急供电。
15.CRH5动车组转向架驱动装置采用牵引电动机体悬式结构。
16.CRH1动车组列车级网络是以双绞线为物理介质。
17.CRH2动车组的列车信息网络系统通过IC卡与地面数据管理装置交换信息。
18.CRH5型动车组的牵引单元由受电弓、主断路器、主变压器、牵引变流器、异步牵引电机组成。
19.CRH1型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检测系统由感应接受器(简称车感器)和自动过分相信号处理器两部分组成。
20.CRH1型动车组计算机故障指示灯亮红灯时,表示TCMS系统故障且次主控模式启动或系统正在配置进程中。
21.CRH5动车组速度调节包括加速运行、减速运行、恒速运行、坡道起步等操作。
22.CRH2动车组“救援转换装置”NFB的作用接通制动指令转换器电源,将BP管压力变化转变为动车组制动信号。
23.CRH1型动车组的牵引功率是5300 KW,CRH2型动车组的牵引功率是4800 KW, CRH5型动车组的牵引功率是5500 KW。
24.CRH5动车组用双塔型干燥器一个工作循环为2min,且在一个塔干燥时,另一个塔处于再生状态。
25.CTCS-3级列控系统基于GSM-R实现大容量的连续信息传输,可以提供最远32km的目标距离、线路允许速度等信息。
26.CRH2动车组列车控制网络在每节车厢中都配置了一台终端装置,它是车厢内智能设备与列车网络之间信息交换的关键装置。
27.应急系统系包括紧急通风、紧急照明和紧急逃生系统。
28.CRH5动车组TCMS可以执行两大类功能:控制功能和诊断功能。
29.分级制动是以闭塞分区为单元,根据与前行列车的运行距离来调整列车速度,各闭塞分区依据进路条件、前后列车位置,采用不同的低频频率调制,指示不同的速度等级。
30.CTCS按照四层结构进行构建,第一层为调度指挥层,第二层为通信网络层,第三层为地面设备层,第四层为车载设备层。
二、单选题
1.CRH1型动车组通过(B)把每辆车的制动控制单元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A.VCU B.TCMS C.CCU
2.CRH1型动车组防冰制动功能被激活后,从前往后按顺序逐辆车施加空气制动,每辆车施加(C)制动力,持续30s。
A.5kN B. 10kN C. 15kN
3.CRH1型动车组制动控制板的主要功能是把接收到的制动电信号转化成为空气压强信号,并经(B)进行流量放大,传送给空气制动缸,施加空气制动。
A.调压阀 B. 中继阀 C. EP阀
4.CRH1型动车组回送时,如果是在动车组回送动车组,回送车对被回送车的制动控制,(A)。
A. 仅能施加紧急制动 B. 仅能控制常用制动施加
C.能施加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
5.动车组的制动指令是由司机制动控制器发出的,经(B)传输到每辆车的制动控制装置。
A.153线 B. 61~67线 C. MVB
6.CRH2型动车组快速制动是常得电的( C )时产生的制动作用。
A.紧急电磁阀失电 B. 153线失电 C. 152线失电
7.CRH2型动车组紧急制动为纯空气制动,其制动力根据列车运行速度进行两级调整,两级调整是通过( C )实现的。
A.紧急电磁阀 B. 制动控制器 C.调压阀B11
8.在制动装置异常、制动指令线路断线及网络传输异常时,CRH2型动车组采用备用制动指令线直接控制各车的(B),能产生相当于3级、5级、7级常用制动及快速制动的纯空气制动。
A. 制动控制器 B. EP阀 C. 中继阀
9.CRH2型动车组ATP制动指令有(B)两种,通过比较允许速度和列车速度来决定制动指令的级别,当列车超过允许速度时产生制动作用。
A. 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 B. 常用制动和快速制动
C. 常用制动和辅助制动
10.CRH2型动车组的EP阀的作用是把制动控制器BCU所发出的、对应制动力的(A)变换为空气压力。
A. 电流值 B. 电压值 C. 脉宽值
11. 初始制动速度必须大于(C), CRH5型动车组的电制动才投入。
A. 5km/h B. 15km/h C. 35km/h
12.CRH5型动车组的备用制动控制阀在备用制动投入以后,可以通过它控制(B),发出制动指令。
A. 总风管压力变化 B. 列车管压力变化
C. 制动导线顺序得电
13.CRH5型动车组的I/O模块指的是(A)。
A.输入/输出模块 B.INTERNET网络模块 C.逻辑编辑模块
14. (C)是一种主要为硬件的专用设备,通过信号放大来扩展MVB在长度和节点方面的容量。
A.网关 B.RIOM模块 C.中继器
15.牵引控制单元简称(A)。
A.TCU B.DCU C.ACU
16.列车级网络主要由列车总线WTB和(A)构成。列车级网络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两个动力单元之间的通讯,每四节车为一个动力单元,传输介质是双绞线。
A.GW B.MPU C.MVB
17.CRH-1动车组辅助供电制式为(B)。
A.AC380V50HZ,DC110V B.3相AC380V50HZ,DC110V C.3相AC380V、DC110V、
18.CRH1动车组DSD设备操作要求将安全踏板置于中间档位或每隔小于(A)的间隔就按一次DSD按钮。
A.50s B.60s C.70s
19.CRH1动车组车门状态显示(A)表示门状态不明。
A、灰边框、B、兰边框、C、红边框、
20.CRH2动车组在以下情况之一发生时,制动控制系统就启动快速制动:(1)制动手柄操作在快速制动位;(2)ATP发出的快速制动;(3)根据释放( B )的快速制动。
A.B1FR B. JTR C.156R
21.CRH5动车组QEL柜低压部分包括(B)直流断路器、控制设备以及远程输入/输出模块。
A. 12V B.24V C.30V
22.CRH5动车组受电弓通过电网接入25kV的高压交流电,输送给牵引变压器,降压成(C)的交流电
A.220V B.1500V C.1770V
23.CRH5动车组诊断监视器(TD)显示信息不包括(A)。
A.网测电流最大值 B.相关设备状态 C.给司机的警告
24. 动车组重联与摘解作业由(A)完成。
A.司机与随车机械师 B.随车机械师和驻站列检人员C.驻站列检人员
25. CRH5型动车组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复位操作,可通过(C)操作来实现。
A.TCMS的大复位B.小复位C.断蓄电池复位
26. CRH5型动车组中,(A)用以控制空气弹簧的操作并确保车组高度恒定。
A.高度调整阀 B.差压阀 C.抗侧滚扭杆
27.下列制动方式中,属于非粘制动范畴的是(C)。
A.再生制动 B.盘形制动 C.磁轨制动
28.缓和曲线是一条(C)逐渐变化的空间曲线。C
A.坡度 B.半径 C.曲率和超高均
29. 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的主要附加导线供电线、保护线、正馈线和(A)线 。
A.保护用接轨线 B.回流线 C.双绝缘跳线
30. CRH1动车组在无火回送与机车联挂后应确认动车组总风缸压力要在(A)以上。
A.580 kPa B.750kPa C.900kPa
三、判断题
1.CRH1型动车组供电系统分为三部分,也被称为三个基本列车单元,每个基本列车单元都有一个主变压器供电。( √ )
2.CRH1型动车组拖车制动模块包括回送控制板TP制动控制器BC空气制动控制板BP。(×)
3. CTCS-3列控的临时限速的设置、取消均在调度中心进行,车站一般不进行临时限速的相关操作。( √ )
4.CTCS-3列控的临时限速的设置与取消临时限速采用不同的操作原则。(×)
5. CRH1型动车组互锁菜单的功能是显示牵引受阻、速度和紧急制动的当前状态。( √ )
6. CRH1型动车组A类警报表示严重停止的需要司机全心关注的事件。( √ )
7. CRH1型动车组主控制手柄是列车操作的主要控制器,可进行14个档位操作。(×)
8. CRH1型动车组“前导流罩打开/前车钩伸出”按钮亮绿灯表示前车钩操作在进行中。(×)
9. CRH1型动车组受电弓设备发生不良时,可人为在IDU系统高压菜单上进行切除或隔离。( √ )
10. CRH1型动车组变压器网侧断路器用于接通/断开电源电路与主变压器的连接,并且在过载和/或短路时断开电路。( √ )
11.CRH2动车组中牵引变流器(CI)布置在2、6号车车底,每车1台。(×)
12. CRH5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过传输信息和控制命令,对车上的主要设备进行管理。( √ )
13. CRH5动车组的控制、监测与诊断系统是车载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个系统的网络架构采用TCN标准。( √ )
14. CRH5动车组空调系统由蓄电池作为电源供电,通过变流器给风机供电,向车内送入新风。(×)
15. CRH5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由辅助变流器、充电机、蓄电池等组成,每列动车组设有3台辅助变流器,每辆拖车车一台,和牵引变流器安装在一起。(×)
16. CRH5动车组列车侧门的开关可以由司机、乘务人员及乘客来控制,但级别与权限有很大的区别。( √ )
17、CRH5司机室侧窗可以作为紧急出口使用。( √ )
18. 当CRH2动车组运行速度5km/h时,由液压控制的4个压紧装置自动压紧车门,保证车辆在高速运行中的安全与车辆密封。(×)
19. 牵引变流器采用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可以使电网侧的功率因数接近1。( √ )
20. CRH2动车组中103B线在正常情况下由103线供电,在接触网停电时,由104线供电。(×)
20. CRH1动车组的停放制动装置安装在动力转向架的5、6、7位轮盘制动器上。( √ )
21. CRH5型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采用简单的直通电空制动系统。(×)
22. CRH5型动车组制动指示器显示绿灯表示制动施加。(×)
23. CRH5动车组手柄在制动第一扇向动力轴发出电制动命令,电制动力与手柄的位置成比例,在第一扇区的末端达到最大值。( √ )
24. CTCS-3列控系统轨道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向车载设备传送线路参数和临时限速等信息。(×)
25. C3区段设置的中继站应答器组均为无源应答器。 (×)
26. CRH5动车组断蓄电池复位操作时,需按下左后侧的QCA电器柜的ON按钮断开蓄电池。(×)
27. CRH5当某个辅助变流器故障、接地或者离线影响中压扩展时,不需要将辅助变流器隔离。(×)
28. CRH1转向架采用二系横向减振器来兼顾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 (×)
29. CRH1动车组装有自动车钩、半永久车钩、紧急车钩。 (√)
30. CRH5动车组制动系统在8辆车的列车编组配置两个主空气压缩机,分别安装在TP和TPB车上。(√)
四、简答题
1. 请简要总结CRH2动车组的应急处理步骤。
答:按照车载网络显示器给出的应急处理措施,处理步骤总结如下:
步骤1:故障发生后确定是否可以继续行驶;
步骤2:通过操作车载触摸屏查找故障位置及故障性质;
步骤3:司机与随车技师配合对故障进行应急处理;
步骤4:通过车载触摸屏确认处理结果,针对故障清除及故障仍然存在两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操作措施。
2. 简述CRH5动车组车厢级网络构成。
答:车厢级网络主要由MVB总线构成,分为三段,分别是:
(1)MVB-A信号总线,用于同司机台I/O功能和显示信息相关的MVB报文传输;
(2)MVB-B牵引总线,用于同牵引、制动、辅助变流器相关的MVB报文传输;
(3)MVB-C舒适总线,用于同空调、门、本地监视器等相关的MVB报文传输;
3. 与传统机车制动机相比,CRH2动车组制动系统有哪些方面措施对降低制动冲动有利?
答:
1)采用制动减速度作为动车组制动信号,各车根据重量决定制动力大小,因此各车减速过程一致;
2)采用电气指令方式,各车制动作用一致;
3)采用微机控制,计算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分配和转换;
4.CRH2动车组辅助电源装置的辅助电源箱(APU)和辅助整流器箱(ARf)可以输出哪些电压制式的电源?
CRH2动车组辅助电源装置的辅助电源箱(APU)和辅助整流器箱(ARf)可以输出下述五种电压制式的电源:
(1)非稳压单相AC100V系统;
(2)稳压单相AC100V系统;
(3)稳压单相AC220V系统;
(4)稳压三相AC400V系统;
(5)稳压DC100V系统。
5.简述CRH2动车组主电路组成。
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取流后,经主断路器接通牵引变压器原边绕组,副边绕组输出电压经3点式脉冲整流器整流和中间滤波电容器滤波变成直流后,再经3点式PWM逆变器变成频率和电压都可调的三相交流电源,供给每个动车的四台异步牵引电动机。
6.简述CRH1动车组空气压缩机启动的基本原理。
如果主风缸压力下降到了850 kPa ,主压缩机启动;如果压力下降到了800 kPa ,一个二级压缩机启动;如果压力继续下降到了700 kPa ,第三个压缩机启动。低于700 kPa 时,就会出现“主风缸压力低” 的警告,低于600 kPa时,就要求实施 紧急制动”。
7.ATP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ATP车载设备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信号动态信息、线路静态参数、临时限速信息及有关动车组数据,生成控制速度和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控制列车运行。同时,记录单元对列控系统有关数据及操作状态信息实时动态记录。DMI对速度信息、制动信息、距离信息等进行实时显示,并对故障信息进行报警提示。
8.CTCS-3列控系统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
主要包括:
无线闭塞中心RBC、GSM-R网络、轨道电路、应答器、列控中心和车载设备等 。
9、如何使用CTCS-3车载ATP的机车信号模式CS?其使用条件如何?
答:
CTCS-3车载ATP的机车信号模式仅用于CTCS-2级控车。
当列车运行到地面设备配置未装备CTCS-3/CTCS-2级列控系统的区段时,根据行车管理办法(含调度命令),经司机操作后,列控车载设备进入CS模式。
在CS模式下:
✓列控车载设备按最大速度80km/h监控列车运行,并显示机车信号。
✓ 当列车越过禁止信号时触发紧急制动。
10、CRH2动车组紧急复位是如何进行操作的?是对什么电路进行紧急复位?
[答案]:
进行紧急复位时,应当将制动设定器(制动手柄)置于“快速制动”位,同时按下“紧急复位”按钮,即可实施紧急复位。
紧急复位是同时对两路电路进行复位。一路是对JTR进行复位,另一路是通过156线对检测制动力不足电路进行复位。
11. CRH1动车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施加常用制动?
1)司机通过主控手柄。
2)自动速度控制系统。
3)ATP系统
4)回送车辆
12.简述CRH1型动车组停放制动的作用、操作和使用注意事项。
作用:列车停放时防止无风溜逸。
操作:当主风缸风压大于380kPa时,在主控司机室按下“停放制动”按钮,灯亮即制动施加,再次按下亮着灯的停放制动按钮,灯灭,制动缓解。
注意事项:
当主风缸风压低于380KPa时,停放制动自动施加。
启动司机室时如主风缸风压大于380KPa,则已施加的停放制动会自动缓解。
五、综合题
1. 请说明CRH2动车组信息网络系统显示器有哪些显示模式?不同显示模式如何切换?
答:有三种显示模式。
①一般模式:列车营业运行或试运行时采用的显示模式;
②诊断模式: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而自检时采用的显示模式;
③检修模式:车辆检修或车上试验时采用的显示模式。
通常接通电源后进入一般显示模式。可通过操作装置前面板的模式转换开关切换到其他两种模式。但在以下情况时,禁止切换工作模式。
●正在向IC存储卡写入或读取数据时;
●正在实行车上试验时;
正在清除存储的记忆数据时。
2.CRH1动车组配置的智能显示单元(IDU)有哪几种状态模式?
答:CRH1动车组配置有多个IDU,当列车运行时,所有IDU全部启动,但可用信息和指令的输入能力因IDU的状态模式不同而不同。IDU有四种不同的状态模式:
(1)关闭模式。它是IDU启动时的初始模式,也是关闭IDU的模式(司机
钥匙转到零位)。
(2)主控模式。指已激活的司机室内模式。IDU被配置为主控模式而该列车内的其它IDU被配置成从属模式。
(3)从属模式。除了已激活的司机室内的主控IDU外的所有其它IDU的模式。用户能够选择大量的菜单但只限于浏览来自其他车辆和本地车辆的有限的信息。
(4)停车模式。显示列车带网侧电压停车的信息。
3.CRH2动车组当牵引变流器出现故障致使动车无法进行牵引和再生制动时,一般应该进行如何处理?
[答案]:
当监视屏主菜单页面闪现 “故障发生”提示,并伴有声音报警时,触按左下方“故障详细”。监视屏切换至牵引变流器故障信息页面,查看故障原因。
应急处理方法:在司机操作台面板上按下复位按钮2~3次,若恢复,正常运行;若无法恢复,通过监视屏远程切除相应M车的动力(牵引变流器停止工作)。由于减少了动力会影响列车正点运行时,报告调度:×次动车组出现牵引变流器故障,无法恢复,维持运行。
4.CTCS列控系统划分为5个等级,试述述CTCS2和CTCS3级面向的线路及基本定义。
CTCS2级为面向提速干线和高速新线,采用车地一体化设计,基于轨道电路传输信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适用于各种限速区段,地面可不设通过信号机,机车乘务员凭车载信号行车。
CTCS3级为面向提速干线、高速新线或特殊线路,基于无线传输信息并采用轨道电路等方式检查列车占用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适用于各种限速区段,地面可不设通过信号机,机车乘务员凭车载信号行车。
5.CRH1型动车组电气柜K1上的控制面板开关有那些?
1 蓄电池开关OFF (关)。2 蓄电池接触器ON (开)。3 辅助压缩机ON (开)。4 手工防冻排水。5 外部三相连接。6 IDU 复位。7 备用。8 安全回路超越控制开关。9 ATP 切断开关。10 牵引开关
6.请阐述CRH2辅助电源装置传输不良(204)的故障处理措施。
1) 通过MON监视屏确认故障车位置。
2) 通知随车机械师立即到×号车运行配电盘辅助电源装置控制NFB(APUCN):断开5秒以上再投入。
3)随车机械师处理完毕,通知司机确认。
4)司机通过MON确认,若故障恢复,正常运行;若故障未恢复,通知随车机械师。
5) 随车机械师到运行配电盘断开辅助电源装置控制NFB(APUCN)。处理完毕,通知司机确认,司机闭合4号车BKK实现扩展供电。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