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读后感随笔大全1
今天看了一部小说,名叫《红玫瑰与白玫瑰》——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 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
通过一个叫振保的男人,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一种现象,一种人性的特点——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这就是现实社会中的男人
其实现实社会中每个女人也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男人,李碧华在《青蛇》中就有写道.许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她偶一笑的金漆神像,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男.两个都有各自的优点.
现实的丑陋与不堪总是让人脊背发冷,无法直面我希望对于这世上的某个人,我既是他心中的白玫瑰,又是他心中的红玫瑰,他也填满了我心中许仙和法海的位置.开始幻想我以后拥有这般完美的婚姻,如果做不到,那么我也宁愿选择做一颗朱砂痣.
初中读后感随笔大全2
新书不断问世,名著与日俱增.书海茫茫,而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暂,不管寿命多长,人至多也只能阅读书海中的一滴水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多阅读经典书籍,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小桔灯》这本书就是茫茫书海中一滴水的精华所在,读了这本书能让人受益终生.
《小桔灯》的作者冰心奶奶是位善于观察.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人,她的作品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小桔灯》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一本.
清晨,阳光明媚,我一起床就坐到书桌旁,捧起《小桔灯》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我在书的海洋里扬帆起航啦!阳光柔和地洒落在书桌上,我不仅感受着经典的魅力,也在体悟着时空的静谧.
我在书海里尽情地畅游着:一会儿与冰心奶奶一起在温馨的庭院里,一齐听着鸟儿欢快地歌唱,体验着大自然那快乐而美妙的音符;一会儿与快乐的小朋友一起唤醒沉睡的春天,经历了一次次美妙的旅程;一会儿与书中的主人公一起体验母爱的味道,浓浓的母爱感人肺腑……一篇篇经典的文章都孕育了一颗纯洁的心灵,能感化每一个人.
渐渐地,一本书读完了,我的快乐旅程也暂告一个段落.〝在经典中开拓经典.在奇迹中创造奇迹〞,只要抱着这一信念去品读,就一定能创造经典,也能品读出书中的闪光点!细细品味,能发现书中的故事是那么的真实,十分贴切,真情流露出冰心奶奶创作时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淋漓尽致,十分吸引人.
这是一本经典的书,倾诉了做人的道理.人生的哲理,令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凝聚了冰心奶奶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了冰心奶奶的真实情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与经典同行,就是与知识同行,与智慧同行.我愿化为一只鸟,与经典同行,在经典的天空翱翔,飞去寻找那七色光,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晴空.经典将陪伴我一生!
初中读后感随笔大全3
《青春之歌》是这一部充满理想.激情昂扬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它感染.激励.熏陶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阅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故事,可以弘扬爱国热情,更让我们懂得了今天优越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小说以〝九一八〞事件到〝一二九〞运动的北平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群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形象,概括了30年代一部分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
小说主人公林道静生于地主家庭,生母是地主的姨太太,后来被地主害死.道静年幼丧母,又饱受林家的凌辱与虐待.这样的生活养成了她孤僻倔强的性格.但她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姑娘,对劳动人民,她会表示深切的同情;对于生活,她渴望着〝〞做〝自由的人〞,同时,她也不愿被小资产阶级的感情所羁绊.
我们现代的人是需要一点信仰的.林道静的成长与一年多的监狱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想上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用书中的话说是:〝__把我们抓来不是让我们蹲监狱,而是让我们上了马克思主义大学〞.信仰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阴暗的牢房,更照亮了前方曲折坎坷的道路.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富了,但是人们也发现社会变了,社会矛盾激化,价值观裂变,出现了道德的迷失和信仰的错位.作为现代人,我们要树立起我们的信仰,保持〝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式,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把个人的追求与整体的核心价值统一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如是观,作如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前进步伐.那青春之歌和着义勇军进行曲显得更加浑厚动听,那青春的热血映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更显耀眼夺目.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公平,一生只给予我们一次机会.转瞬即逝.弥足而珍贵.但是每个人却将这仅有的一次〝青春〞的机会演绎各不相同.
读着它,我只能紧跟着它的节奏,像心跳的节奏一样,有时更快,快得让人窒息.读这部作品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你不可能停下来,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它会一直催着你前进.前进!这就因此构成了它独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奋进.这,便是不一样的青春!
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就可以因此而点燃!
初中读后感随笔大全4
有时候我在想,人的一生究竟怎样才有意义,有没有一种形象的事物可以来比喻我们的一生?
偶尔,我觉得人生像蜡烛,要燃尽自己的每一束光芒,光明磊落的活着.偶尔,我觉得人的一生像道路,有畅通也有拥堵,有平坦也有坎坷.
不过,读完《最后一片叶子》,我觉得,人生更像一片叶子,正如文章里说的一样〝看呀!经过了漫长一夜的风吹雨打,在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长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了.靠近茎部仍然是深绿色,可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贝尔奥是一片博爱的叶子,他用心灵的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让琼西从绝望中看见希望,再次点燃了琼西生命的火焰,自己却掉落,枯萎.琼西是一片坚强的叶子,在贝尔奥的关心下,她也一定会成为那片在风雨中摇曳,但永不屈服的那片叶子.
人生是有缺憾的,而不是完美的,一片叶子,哪个不曾有污点.贝尔奥就是一个失败的画家,火气十足,瞧不起别人,但他在自己生命将终的时候,却用那份深深的爱让另一个生命获得了重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人生是主动地,不是被动的,遇到困难何不放手一搏,琼西就是在这生与死的抗争中,树立起信心,作出努力,果然枯萎的生命终于又重新勃发了生机,她完完全全康复了.一片叶子,如果害怕烈日,风雨,怎能遮风挡雨.: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它,克服它.
虽然时间是个冷漠的东西,它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停留片刻.
但它还是很公平,给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时间,有些人无法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只是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才使得时间悄悄地溜走,最后落得虚掷年华的一声长叹.
浪费时间的人为什么往往只有等到那时才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呢!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古语有云:草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还有人曾经说过:〝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这几句话使我受益匪浅,真的很有道理.
我觉得,既然上天创造了人,让人变得有思想,就该把光阴牢牢抓住,不要虚度.利用这么多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更加好吗?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价值.
朋友们,让我们都来珍惜时间吧,做时间的主人,不要做时间的奴仆.不要等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若你现在正面临生死考验,请你跟时间赛跑,不要学画家琼西那样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吧!
初中读后感随笔大全5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一部剧本,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雨果说〝哈姆雷特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的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雷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赫而岑说〝哈姆雷特的性格达到全人类普遍性的程度.〞歌德.海涅.别林斯基等一大批作家都作出过至高的评价和赞誉.
无数的文人学者,更是作出了深刻的解读阐述.有人认为,作品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罪恶与本质特征;有人认为,歌颂的是人文主义理想,以及人文主义与强大封建势力的斗争,还指出其思想局限性,表现在脱离群众.孤军奋战;也有人认为,哈姆雷特身上寄托着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希望,体现出资产阶级对统一国家的理想;还有弗洛伊德派挖掘出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原型批判说则把哈姆雷特作为古代祭祀品,充当人类涤除罪恶复苏自然活力的〝替罪羊〞;甚至另有相异的观点,百年来分析争论哈姆雷特的性格,是犹豫还是善良,是懦弱还是勇敢,几尽解剖到了一个人的脑纤维和脑细胞.
看到这些,我读完《哈姆雷特》自惭形__到无地自容.我前后把这本书读了3遍,也觉得是部好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莎翁的语言更是飘逸细腻,出神入化,意达心肺,情透骨髓,时有吟诵太白之诗的幻境妙觉,一些经典隽永美句更是闪现哲理.耐人寻味.但说实话,真的没有从哈姆雷特身上观照出多少自己,也真没有看到什么封建阶级斗争.黑暗势力统治.人文理想闪光,更没有联想到〝恋母情节〞〝替罪羊〞之类的心理暗示与原始献祭.
估计是自己〝功力〞着实不够,加之属于线性思维模式,领悟不出其博大精深,这看来是十分肯定和万分必然的.不懂反而正常,佛道儒释深奥玄妙,琴棋书画意接千古,梅兰竹菊通情达义,日月星辰照烁古今,哪一个又是真正懂得过的.人啊,看到啥说啥,想到啥说啥,认为是啥就说啥,真实的反映自己,既便是错的,那也是自己的,而且我们也只能知道自己知道的.
在我的眼里,这只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王惨死,叔叔篡位,母亲嫁给叔叔.回国后,父王鬼魂诉冤,他精心准备复仇,通过戏剧展现父王被害过程,证实了叔叔和母亲的谋杀行为,用装疯和修改信件躲过叔叔的加害,几次犹豫徘徊错过刺杀良机,期间误杀了爱人的父亲(__臣),爱人跳河自杀,爱人的哥哥复仇,最后在叔叔的计谋下,与爱人哥哥比武对决,两人中毒剑身亡,母亲误饮毒酒死亡,哈姆雷特临死前刺杀了叔叔,完成了复仇.真是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如果说感悟的话,人间善与恶同在,没有恶也就没有了善,正因为恶的存在,才折射出善的光芒.哈姆雷特的朋友,有两个完美背叛,协助叔叔加害于他,有一个忠诚友谊,愿与他共同赴死,这才是现实,也是真正的人间,没必要惊叹,也没必要惋惜.联想开来,这世间也没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谓善恶因果不虚,仅仅是鼓励人们行善弃恶而已,反倒是〝好人不长命,恶人活千年〞的事例举不胜举.善恶之分,视角不同罢了,换个角度善恶也变得模糊了,仅存的是那颗不可欺的心.心安即是善之果,也是善的福报,此外所求皆奢侈.所得皆意外.
生存还是要死亡,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把命运那无情的毒箭来默然承受,或是挺身而出去与那人世的无涯的苦难进行搏斗,这其中哪种才是更可贵的行为?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上帝的杰作却时刻纠缠徘徊于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是啊!如果生存是人类意志的话,那又何必去在意那世间的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一切只要围绕活着的本能行动即可,这样反而清晰简单了,目标明了,行动必然坚定.可是,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比那跪乳的羔羊.反哺的乌鸦.舐犊的老牛.护崽的虎狼反倒不如,枉辜负了造化给予的智慧与情欲,倒不如抛了思想和欲念,__身奔向大自然,回归原始的野性来得痛快.这样活着了无了生趣,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人不应该是这样的.是啊!还是披挂上这所谓〝人〞的装备,拿起情感之予.理性之盾,来与人间的苦难作个决斗,论他个是非,争他个长短,活个拼命三郎才有滋味.这样活着大义凛然.意气风发,或为了理想,或为了自由,或为了正义,哪怕是为了私欲,为了罪恶,为了仇恨,不管怎样,总是寻了个活着的目标追求下去,赋予了人存在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这样的活法是有代价的,的代价是生命,斗争中随时会面对死亡.走向死亡,而死了人也就消失了,这时人们就会想,这一切值得吗?连生命都没有了,追求的还有意义吗?所以,又回到了〝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逻辑起点,你会怎么选择呢?
如果一个人只用一把小小的刀子便可以把自己的一生来结算,那么有谁愿意忍受世上的一切苦难,人世的鞭挞和讥讽.压迫者的欺凌.傲慢的冷眼.被爱情轻蔑所受的悲痛.法律的迁延.蛮横的官吏和杰俊人士费尽周折所换来的小人的轻贬?若不是因为对那不曾有人可以返回的神秘之国的畏惧,对不可知的死后的担忧,谁愿意呻吟流泪于困劳的无奈的生命重压之下,背负着如此的重担!我们之所以甘心忍受目前的折磨而不愿飞向我们不所知的世界,正是因为它瓦解了我们的意志.我们在重重的忧虑之下变成了懦夫,拘谨的思维在我们散发着光芒的决心之上把一层灰色覆盖,而在这一种思维之下,再伟大的事业也会因此而退步,行动已没了本身的意义.
人活着,就时刻面对这个终极选择,每一个决定都是在寻求生存与个人意志之间徘徊,选择生存就偏离了个人意志,选择个人意志就增加了死亡概率,在夹缝中前行,时而妥协,时而斗争,这也许就是每个人的生存状况.当生存与意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极致的话,就是生死的考验.哈姆雷特告诉我们,〝活着的人总是要死的,无论谁都将从生存的时空迈入到永恒的宁静,你知道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怀着这样的思想,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走向了死亡的归宿.
《哈姆雷特》是一座高峰的话,我只在山底.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3遍仅仅是个开始,攀上峰顶,路漫漫其修远,吾亦将不懈求索,在认识哈姆雷特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