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鼻部美容手术
2025-10-07 23:34:15 责编:小OO
文档
鼻外的应用解剖

    鼻外形似三棱锥体,位于颜面的中1/3。各部名称为

1、鼻缘;2、鼻唇沟;3、鼻翼;4、鼻根;5、鼻背;6、鼻尖;7、鼻柱;8、鼻唇角;9、鼻孔缘;10、鼻翼基部。

鼻翼软骨和中隔软骨形成外鼻的支架。

鼻骨与上颌骨鼻突构成鼻的上1/3;呈三角形的侧鼻软骨紧密附着于鼻骨下缘构成鼻的中1/3;两侧鼻翼软骨构成鼻的下1/3。鼻翼软骨内外侧脚所成的角度决定鼻尖、鼻孔的形状。两内侧脚在中线夹鼻中隔软骨的前下缘构成鼻尖和鼻小柱的支架,两外侧脚为鼻翼的主要支架。

鼻小柱的基底部为上颌骨的前鼻棘。

鼻中隔为鼻下2/3的主要支柱,是鼻梁和鼻尖的主要部分。链接鼻翼软骨内侧脚和中隔软骨间的皮肤部分称为膜性中隔。中隔上、后与筛骨正中板相连,下、后与犁骨相连。

鼻小柱与鼻翼间形成前鼻孔,成人呈扁圆形,小儿呈圆形,鼻尖部尖而圆,鼻前庭与鼻腔交界处常是鼻手术入路之一。

外鼻两侧与眶唇相连处为鼻唇沟。

沿鼻唇沟纹理方向做切口,愈后疤痕多不明显,鼻部肌肉有

1、皱眉肌;2、眼轮匝肌;3、降眉间肌;4、上唇方肌内眦头;5、鼻横肌;6、鼻翼软骨;7、鼻孔扩张肌;8、两眼内眦中点;9、鼻背;10、侧鼻软骨;11、鼻尖;12、降鼻中隔肌;13、小鼻孔压肌

鼻根及大部分鼻背皮肤薄,但鼻尖和鼻翼外侧厚,且富含皮脂腺和汗腺。

鼻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鼻背动脉和眼动脉分支,静脉与其伴行。

1、滑车上动脉;2、眶上动脉;3、内眦动脉;4、鼻背动脉;5、上唇动脉;6、面动脉。

感觉神经由滑车上下神经、筛前神经和眶下神经组成。淋巴流入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

鼻的美学

鼻子的形态与人种有关,白种人的鼻子较尖,黄种人的鼻子较扁,黑人鼻子较大。中国人颜面较纤巧,额骨鼻突出处比较低平,鼻梁以小巧细窄为美;额骨鼻突至鼻尖男性近似直线,女性微具凹弧,鼻端较翘,较为柔和好看。

鼻的长度为颜面长度的1/3.正常人鼻长一般为6~7.5cm,鞍鼻的鼻长都偏短,常低于5.8cm。大于1/3为长鼻,小于1/3为短鼻。

鼻在面部的位置:成人以鼻根为中心,鼻根与外眦的距离为半径画圆,经过鼻柱、鼻翼缘;对儿童此圆的弧经过口角。

鼻的宽度:两鼻孔外侧缘间距离,一般的相当于鼻长度的70%。

鼻侧面观:外鼻可分为三类五型,即向上、水平、向下三类;波状型、钩状形、凸曲型、直线型、凹曲型等五型。我国人多数为水平凹曲型或水平直线型。

鼻高度、鼻面角、鼻唇角、额鼻角等对鼻美影响很大。

鼻的高度:鼻根部鼻梁的高度一般认为不能低于9mm,男性约12mm,女性约11mm。鞍鼻病平均多为4mm左右,术后多要矫正到7~11mm左右。

鼻背线一般与耳轮至下颌体连线平行。

鼻面角(突出角或称鼻倾斜角):即前额至切牙线,与前额至鼻背线间夹角(鼻梁与面部平面的交角),理想值为30˚~33˚;我国凌氏统计约23˚~38˚,女性稍小于30˚.

鼻唇角:即鼻小柱前端至鼻底,与鼻底至上唇红唇间的交角,一般为90˚~120˚。鞍鼻时,此角明显增大,出现鼻孔朝天的畸形特征,角度过大者,则鼻的长度明显缩短。

额鼻角:即鼻背与眉间形成的角(鼻骨与额骨鼻突的交角),角的顶点,多数情况为鼻根部最凹陷点,此角正常为120˚左右。该角相当于上睫毛缘与内眦水平,此角关系到鼻形的曲线美。若小于120˚,外鼻前突;若此角位置较高,便呈长鼻畸形;偏低则呈短鼻畸形。

鼻背线处于a、b线位置时,呈通天鼻,鼻形不美;处于c线位置时,额鼻角大于120˚,鼻根部最凹陷点处内眦水平;处于d线位,呈鞍鼻,额鼻角小于120˚。

鼻尖高度:白种人较高,鼻翼隆起;亚洲人高度适中;黑人鼻柱低,鼻翼宽。鼻尖高度理想值相当于鼻长1/3.男性26mm左右,女性23mm左右。低于22mm者为低鼻型。通常以鼻尖到鼻翼基底距离作为鼻尖高度。

鼻尖正常形态为半球形体,故又称为鼻球,半球突起的下缘即为鼻小柱突起部分。正常鼻尖只能从前面刚看到前鼻孔稍后小柱基部。

上唇长度与鼻锥底长度比例为1:1,如上唇长度大于锥底,则鼻尖塌陷,如上唇长度小于锥底,则鼻尖突出或过长。

鼻尖曲率半径,一般认为理想值为8~12mm,8mm以下及12mm以上均不理想。

鼻小柱:分小叶部、部和基底部三等分。小叶部的宽度相当于基底部的75%,部最窄,鼻小叶与鼻尖形成外凸的自然弯度,鼻小叶约延伸至鼻孔两侧3~5mm。

鼻孔呈卵圆形,直径不超过鼻翼内侧角。

鼻翼长度:相当于鼻小柱小叶,大于此长度者,常须整容。两鼻翼约在内眦的垂线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