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
1. Hb<80g/L
2.危重患者、年龄>70岁, Hb<90g/L
3.紫绀患者和婴幼儿除外
4.体外循环Hb<70g/L
输注剂量:体重60kg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4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2U),理论上提高Hb浓度10g/L或红细胞压积0.03 ,
新鲜冰冻血浆(FFP)
PT、INR、APTT正常不是输注FFP的指征,其使用主要针对大量微血管出血(即凝血障碍)和凝血因子缺乏,在输注之前应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输注FFP
1.出血时,PT>正常1.5倍(18秒)或APTT>正常1.5倍(45秒)(ASA指征为APTT>正常的2.0倍)(备注:我院正常参考值:PT:12.2秒 :30秒)
2.大量失血或大量输血后,输血量相当于自身血容量,为纠正患者继发的凝血因子缺乏
3.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
4.抗凝血酶Ⅲ缺乏引起肝素耐药者
5.术后出血病人,在排除外科活动性出血和肝素残余作用后,要求PT、APTT结果支持
输注剂量:首次10-15ml/kg,维持剂量:5-10ml/kg
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剂量5 ~8ml/kg
血小板
1.血小板计数>100×109 /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 /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 /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血小板计数不低,但已知或疑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如使用氯吡格雷、体外循环)和微血管出血者为输血小板的指征 。
预防性输注:
成人 1个治疗剂量
活动性出血,需要更大剂量
儿童 体重≤15公斤 0.3治疗剂量
体重15~20公斤 0.4治疗剂量
体重20~30公斤 0.5治疗剂量
较大儿童 1个治疗剂量
冷沉淀
出血患者输注冷沉淀主要是为了纠正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当纤维蛋白原的浓度>1.5g/L时,不必输注冷沉淀,冷沉淀在输注前应尽可能知道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在1-1.5g/L时,应视出血情况的风险而定。
1.大量微血管出血,纤维蛋白原浓度<(0.8-1)g/L,如DIC
2.大量输血发生大量微血管出血的患者
3.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的患者
输注剂量:1-1.5U/10kg
参考文献:
1.我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围手术期输血指南》
3.阜外医院《成分输血指征》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