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我们已经会了好几个“如果”的表达方式了,那么区别是什么呢?
仔细看,很有意思。
たら
1.此“たら”含有明显的“完成”之意。特别是“たら”连接的前后两个分句
中,动词都表示动作(而不是存续保持等状态),而且一定是前一分句的动
作先发生。语境相当于:“如果你先把第一件事完成了,再干第二件事”。
举例:
宿題を終わったら、テレビを見ます。
翻译:如果写完作业了,再看电视。
注意,虽然前一分句是动词“終わる = おわる = 终止,结束”的原形,但是
我们翻译的时候仍然要把“了”这样的现在完成时表达出来,所以说,从翻
译我们更能明白“たら”。
此乃:“FUTURE 1ST + たら + FUTURE 2ND”也。
2.如果“たら”连接的前后两个分句,动词都表示“状态”,或者“前一分
句”表示“状态”,那么我们既可以使用“たら”,又可以使用“ば”。
举例:
A.修士になったら、博士に続いて頑張って下さい!
修士になれば、博士に続いて頑張って下さい!
翻译:如果是硕士了,请继续向博士努力!
1B.チャンスがあったら、僕の家に来てください。
チャンスがあれば、、僕の家に来てください。
翻译:如果有机会的话,请到我家来。
此乃:“FUTURE 1ST + たら + FUTURE 2ND”也。
3.在与后面的命令,劝诱,依赖等主观性表达形式相配合使用时,多用“た
ら”。
举例,请参见第2点的第2个例子。
此乃:“FUTURE 1ST + たら + FUTURE 2ND”也。
なら
1.如果“なら”连接的前后两个分句,动词都表示“动作”,而且“后一分
句”的动作反而“先发生”,用“なら”。
举例:
日本に行くなら、日本語を勉強しますよ。
翻译:
要想去日本,先学日本语。
此乃:“FUTURE 2ND + なら + FUTURE 1ST”也。
22.如果“なら”连接的前后两个分句,动词都表示“动作”,而且“前一分
句”的“客观”动作“已经发生,并成为状态”,后一分句的“主观”动作基于前一分句的“状态”而“一定发生”,用“なら”。
举例:
先介绍一下背景:滨崎步老师在22岁的时候已经红透了半边天,自己膨胀到自己已经无法控制的地步,这时候受到了一个严重打击:“被迫推出精选集《A BEST》”。很显然,公司想赚更多的钱。那时候滨崎步想隐退,但是没想到自己被迫推出的精选集竟然左右了自己所在公司的股价:猛涨。于是,滨崎步老师说:“既然已经不能后退,不能回头的话,那我干脆就彻底地干下去!”
「もう逃げれられないなら、ひき返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なら、じゃあ、私はここでとことん生きて、人間として生きてやれと思った!」と浜崎あゆみ先生はおっしゃりました。
这里的“おっしゃりました = 仰りました”是“言いました”的敬语表达。
注意:这里的“动作在过去发生,并成为了现在的状态”,并不体现在动词的时态上,而是完全体现在含义中,因此,这句话的动词仍然是现在时。请一定注意!!
备注:在这里,你只需要明白“なら”即可,此句话中其它的大量语法,陌生单词,我们从明天开始细聊。
此乃:“动作在过去发生并成为了现在状态 + なら + FUTURE”也。
33.如果,“不是对动作的假定,而是对判断的假定”,并且,“此判断不能是
自己的判断,只能是对方的判断”,这时候用“なら”。语境相当于:“如果你判断这个正确,那么我们就选这个选项。”
举例:
A.あなたはこの選びは正しいことを判断するなら、じゃ、僕たちはこの選
びを選ぶよ!
翻译:
如果你判断这个正确,那么我们就选这个选项。
選び = えらび = (名词)选项,选择;
選ぶ = えらぶ = (动词)选择;
判断する = はんだんする = 判断。
B.あなたが言うように、僕が間違っているなら、謝ります。
翻译:
正如你所说,如果我错了,我道歉。
言うように = for your speaking;
間違う = まちがう = (自动词)错;不正确;
另:間違える = まちがえる = (他动词)搞错sth.;弄错sth.;
謝る = あやまる = 道歉,赔礼;
另:誤(あやま)る = 誤(あや)まる = あやまる = (他动词)搞错
sth.;弄错sth.;
4这里的“よう”是名词“像……的样子”,由于日语中动词可以直接修饰
名词,所以我们有“言うよう”的形状。
请顺便再理解一下“に”。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必须是对方对判断的假定”能够说明“此客观动作
即将发生,并成为一种状态”,后一分句的“主观”动作基于前一分句的
“状态”而“一定发生”,用“なら”。有点儿像刚才滨崎步老师说的话那
样,只是时态上有些不同。请一定仔细体会。
注意:一定是对方对判断的假定,而不是自己!!
此乃:“FUTURE 1ST + なら + FUTURE 2ND”也。
4.由3得知,如果“前一分句”表示的条件之意较强,以至于动作100%发生,
成为确凿的事实,那么,我们不能用“なら”,也不能用“たら”(我把这
个“たら”知识点放到这里就是想让你结合“なら”一起记忆。)
语境:如果春天来临,万物就苏醒。
不要用“なら”!!也不能用“たら”!!那么用啥呢??
貌似看起来挺复杂哈,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里面的逻辑弄清楚,你什么都会的!
从这里,我们能够知道,为什么搞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此之强,你现在明白了吧?遇到困难,那是增长智商的好机会!你不抓住?那就一直傻下去吧哈呵呼~
5ば
1.我们刚才聊“たら”的时候说到了一个,我们在这里重温一下:
如果“たら”连接的前后两个分句,动词都表示“状态”,或者“前一分
句”表示“状态”,那么我们既可以使用“たら”,又可以使用“ば”。
举例:
修士になったら、博士に続いて頑張って下さい!
修士になれば、博士に続いて頑張って下さい!
翻译:如果是硕士了,请继续向博士努力!
チャンスがあったら、僕の家に来てください。
チャンスがあれば、、僕の家に来てください。
翻译:如果有机会的话,请到我家来。
此乃:“FUTURE 1ST + たら + FUTURE 2ND”也。
此乃:“FUTURE 1ST + ば + FUTURE 2ND”也。
2.这个“ば”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理所当然”的关系,即如果前一分句成
立,必然合情合理地出现后一分句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前一分句”表
示的条件之意较强,以至于动作100%发生,成为确凿的事实,那么,我们用“ば”。
6
举例:
沢山の食べ物を食べれば、体に良くなりますよ~!
翻译:
如果多吃东西,身体会变好噢!
注意,此句话言外之意就是:
沢山の食べ物を食べなければ、体に悪くなりますよ~!
翻译:如果不多吃东西,身体会变不好噢!
这里:
食べなければ <- 食べなく <- 食べない <- 食べる。
为什么“食べない”中的“い”要变成“く”?
还记得形容词之间用“て”吧?前一个形容词必须要把词尾的“い”变成“く”才能够接“て”,这里的道理一样。
以后我们还会聊到,正式书面语,经常用“なく”来结尾。
注意:刚才提到的“这个“ば”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理所当然”的关系,即如果前一分句成立,必然合情合理地出现后一分句的结果。”实际上,对
于时态来说,前后两个分句的动词均具有“预测将来状态”的含义,并且,“后一分句的结果”绝对不能是主观意志!!请一定注意!!
此乃:“FUTURE 1ST + ば + FUTURE 2ND”也。
73.如果“ば”连接的前后两个分句,动词都表示“动作”,并且从前后分句的
动作顺序上来看,基本上“同时发生”,那么我们使用“ば”。
举例:
沢山の食べ物を食べなければ、体に悪くなりますよ~!
翻译:
如果不多吃东西,身体会变不好噢!
错误举例:
ベルが鳴れば、教室を離れてもいい。
如果铃声一响,就可以离开教室。
ベル = bell;
鳴る = なる = 鸣叫;
離れる = はなれる = 离开。
此乃:“FUTURE 1ST + ば + FUTURE 2ND”也。
4.说一个惯用型:
在表示遗憾,后悔等含义的说法的时候,经常使用“ば”。虽然使用其它几种表达条件的形式也可以,但是“ば”看作是惯用。
因为我们刚才聊过了,“ば”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理所当然”的关系,即如果前一分句成立,必然合情合理地出现后一分句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前一分句”表示的条件之意较强,以至于动作100%发生,成为确凿的事实,那么,我们用“ば”。
8往往后悔的时候,我们总表达这样的语境:“要是更加努力学习,水平就不
会这么差了。”
举例:
もっと勉強していれば、僕のレベルが悪くなることのないのになあ。。
翻译:
要是更加努力学习,水平就不会这么差了啊。。
注意,这里的“……ば、……のに”就是我们现在聊的“后悔惯用型”;
此“……のに”表示“处于……之中,处于……的状态”;
这个“なあ。。”表示语气。
此乃:“FUTURE 1ST + ば + FUTURE 2ND”也。
と
1.表示假定条件的时候,前后分句是“必然的关系”,或者“可能的关系”,
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了前一分句所说的条件,就“必然”,或“可能”会出
现后一分句的结果。
举例:
A.食事をすると、空腹の感じじゃない。
直接翻译:
如果做吃饭这件事,空腹的感觉是没有。
间接翻译:
如果吃饭,就不会饥饿。
9空腹 = くうふく = 空腹,饥饿;
感じ = かんじ = (名词)感觉。
另:感じる = かんじる = (动词)感觉。
注意:这里“动词”二字,表示既能够当作“自动词”使用,又能够当作
“他动词”使用。
B.【意地ばっかり張ってると、幸せが逃げちゃうよ!】
翻译:
【如果总是固执己见的话,幸福是会完全溜掉的噢!】
仔细推敲这两个例子,既可以“必然发生”,也可以“可能发生”。
此乃:“FUTURE 1ST + と + FUTURE 2ND”也。
2.这算是第1点的补充,为了引起你注意,我单独放到这里:
有些语句中,条件的强度很弱,但是,又是确定的事实,比如第1点的第2
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用“と”。
所以说,“と”多用于表示假定。
我的日本朋友跟我说,其实各种“如果”的表达方式并不严格,仅仅有时候才区分很细,并且还要依据上下文,才能够精确判断到底用哪一个才合适。基本上功能都一样,那么,我们在口语中,就不要那么深究语法了,不管怎样,精确的含义都可以被不精确的语法传递出去,因为人是一个活的东西^^
10
11
もう逃げれられないなら、ひき返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なら…
12
じゃあ、私はここでとことん生きて、人間として生きてやれと思った!
凯哥名言警句之“LOVE & HATE”版:遇到困难,那是增长智商的好机会!你不抓住?那就一直傻下去吧哈呵呼~
13第四十四天:2009年5月8日(星期五)
14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