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南科技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项目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的推出,中国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产业化、大众化、社会化的新态势,而空前的就业压力也摆在了各高校毕业生的面前。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而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据估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660万,创历史新高。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基于对全国各省市2012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对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就业与收入、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调查发现各省、市高校2012级毕业生就业率及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自身、各高校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些,都表明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须性和紧迫性,那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及其有什么深远意义呢?
职业生涯教育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的规划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的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大学生要充分并且正确认识、了解自我,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特长并结合社会与市场环境,全面分析各种职业的需求,确立今后自己职业和生活的目标、选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专门课程与活动以便寻求最佳的发展途径。最近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高校应适时安排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培训,引导他们正确地、理性地认识自己,从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此外,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学科为中心,培养适合社会、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将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这就促使我们应不断地变通目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模式,进而达到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完善教育的目的。
文献回顾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西方,20世纪中叶的美国。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即“选择一项职业远比找一份工作重要”,他成立了职业指导局,打开了职业辅导的新篇章。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累积,职业发展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确定专业7方向、选择就业目标和规划未来的人生。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帕森斯的特性和因素相匹配的理论为代表,提
出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建立基本模式,强调大学生的特性与职业因素相匹配:第二阶段以威廉姆斯出版的《怎样咨询学生》为代表,强调大学生开展就业咨询;第三阶段则是重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以罗斯杰发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标志;第四阶段的代表人物霍兰德,通过把握人格特征与选择职业相匹配;第五阶段,则是生涯指导。在西方,职业生职业生涯教育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高中阶段就有专家进行职业兴趣分析,通过开展职业同、职业实践等活动,发现学生们的兴趣,并进行有效指导,达到以兴趣选择职业方向的目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的理论传入中国,我们的起步较西方国家晚了近100年。目前在我国职业生涯理论才刚刚起步,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学期间,许多大学生职业生涯理念模糊,没有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意识,从而使得高校的就业部门开展这项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对的薄弱环节,也是一个新的课题。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联合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研问卷,希望能够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现状。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于职业的期望与生涯设计也逐渐趋向于理性。此外,各大高等院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2009年吴秀霞在《“8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了大学生对大学期间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目前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尚提供不了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但有86.72%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就业指导中心或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课题所探讨的中心课题是:析调查结果进而探索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流方向,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做探究与分析,最后给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合理化建议。通过本次调查,让同学们再一次准确认识到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案
基本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理论框架
近几年来,在各级、社会各界和学校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其研究的主题多集中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方面,代表作有樊铮玉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I]、庞振超的《内职业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莺心》[21等;也有从个体差异(张晓欣)【”、自我认知因素(王成宝)[‘]等角度进行探讨。这些研究,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和理论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角度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三、研究设计
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的样本设计采用了抽取大学生宿舍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考虑到河南科技大学两个校区(开元校区和西苑校区)的宿舍类型、规模状况有很大的不同等因素。具体抽样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对要调查的宿舍楼的抽取。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根据两个校区宿舍楼数量的不同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了宿舍楼的抽取,最终在开元校区抽取了12个学生宿舍楼,在西苑校区抽取了8个宿舍楼。
其次是宿舍楼层的抽取。调查宿舍楼层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即事先调查由调查员了解一下各个被选中的宿舍楼的楼层分布,然后编号,再从编号中把每个宿舍楼的楼层抽出。
第三阶段是对抽中楼层中的宿舍的抽取。为了尽可能增加样本代表性,抽样设计中考虑到得两个标准。一是两个校区的宿舍类型不同,开元校区的宿舍其中的菁园和嘉园采用的是双面宿舍对门设计,而秋实园采用的则是单面宿舍设计。而在西苑校区的宿舍楼设计样式也是不尽相同。这样也直接导致了每层楼的宿舍数量的不同,因此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抽样采用的是系统抽样的方法。
最后是对调查对象的抽取。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的抽按照事先对学生的床铺进行编号,然后从编号中抽取一个被调查者,最终确定所有的被调查者。
本次的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8份,有效问卷数191份,有效回收率为96%。
四、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河南科技大学大学11级到13级的职业规划现状以便建议予改善,在此真诚的邀请您参与此次调查。您的回答无标准答案,只反映您的实际情况。另外我将对您的资料予以保密。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的支持!祝您答卷愉快!
填答说明:1、请在每一个您认为正确的题号上划“√”;
2、请选题另有标注;
3、若无特殊说明,每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4、填写时,请不要与他人商量,完成;
调查内容:我校学生在金融危机下的心态,对就业信息和就业的关注,职业目标的制定以及为以后就业所做的准备等方面展开调查。
六个维度:职业探索、自 我认识、目标计划、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反馈修正
1. 您的性别?
2. A.男 B.女
3. 2. 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 您的专业?
A.理工类 B.管理类 C.艺术类 D.体育类 E.文史类 F.其他
4. 在校期间,您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无规划?
A.很认真的规划 B.简单规划 C.不知怎么规划 D.没做过 E.无所谓
5. 您对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 B.基本了解 C.了解一点 D.不了解
6. 您最希望的毕业去向?
A.就业 B.升学 C.自主创业 D.其他
7. 您在择业时优先考虑因素是?
A.专业对口 B.工作地点 C.薪酬待遇 D.发展机会 E.发展个人价值 E.其他
8. 您获得就业信息途径?
A.人才市场 B.网络 C.报纸、杂志 D.朋友介绍
9. 如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 A.乐于接受 B.坚决不接受
课程作业
姓名:杨曾阳
学号:6
班级:社工122
完成时间:2014年7月1日
10. 您希望首次就业时的薪酬是?
A. 1000元以下 B. 1000-2000元 C.2000-3000元 D.3000-5000元 E.5000元以上
11. 规划过程中您希望得到什么方面的就业指导?
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息 C.专业出路 D.其他
12. 您在毕业找工作时的态度会是?
A.先就业后择业 B.跟着感觉走 C.无态度考虑,只要一份工作
13. 您了解自己适合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吗?
A.了解 B.不太了解 C.不重要 D.没有考虑
14. 您认为您成功就业的所需要的素质有?
A.外貌仪表 B.学习成绩 C.专业证书 D.个人能力 E.个人品质 F.学校知名度及其他
15. 您最优先选择的工作单位?
A.外企 B.国企 C.私企 D.自主创业 E.其他
16. 如果工作与你专业不对口,你会?
A.放弃这个工作 B.先干着积累经验 C.学习该工作的知识
17. 您在就业前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吗?
A.会 B.不会
18 您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什么(多选)
A.所学专业及专业成绩 B.成绩的好坏 C.证书的多少 D.政治面貌 E.人际交往能力 F.创新能力 G.实践能力 H.学校名气 I.社会经验 J.是否具有团队精神
19. 您认为当前那类专业跟容易找到工作(多选)
A.文史科 B.经济类 C.工科类 D.农业类 E.管理类 F.理工类 G.师范类
20.. 您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
A.普遍现象根本无所谓 B.给就业造成一定困难,但可以可以克服C.会阻碍工作,很难在其他岗位上待很久 D.从未关注过这一现象
21. 您如何看待某些人为了就业千方百计考证
A.这对求职添加了砝码 B.这对求职无帮助 C.对求职只有帮助,自己也想考
22. 您如何看待考研热现象
A. 继续深造可以躲避就业高峰,增加就业优势B. 研究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严峻 C. 自己也想考研
23. 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您是否会降低标准
A.会 B.不会,我会再找找 C.我会到其他的地区找,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24. 您是否会接受待业期
A.不会 B.可以接受 C.无所谓
26.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