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双硫腙分光法实验方案
2025-10-07 23:27:43 责编:小OO
文档
双硫腙光度法(简化版) [1][2]:

1原理:在酸性条件下,Hg2+与双硫腙生成橙色螯合物,用有机溶剂萃取,再用碱溶液洗去过剩的双硫腙,分光光度计测量。

2适用范围:取水样250ml测定,检出限为2-40μg/L。

3仪器:

3.1分光光度计

3.2所有玻璃器皿在两次操作这件不应让其干燥,而应充满5%溶液,临用前倾出溶液,再用无汞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3.3第一次使用的玻璃器皿应预先进行下述处理:用(1+1)溶液浸泡过夜,临用前以四份体积硫酸加一份体积5%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液清洗,再用10%盐酸羟胺溶液洗除所有沉积的二氧化锰,最后用无汞去离子水冲洗数次。

3.4具磨口塞锥形瓶(标样6,+试样3,+空白2个、500ml)、具塞比色管(标样6,+试样3,+空白2个,50ml)、棕色瓶(双硫腙、氯仿)、注射器

3.5蒸馏装置

4试剂

4.1MiliQ水

4.2无水乙醇(C2H5OH):优级纯。

4.3氯仿(CHCl3):重蒸馏并于每100mL中加入1mL无水乙醇(4.2)作保存剂。

装满经过处理并干燥的棕色细口瓶中(少留空间),避光、避热密闭保存。

4.4硫酸,优级纯。

4.5,优级纯。

4.65%溶液:将25ml用水稀释至500ml。

4.75%高锰酸钾:50g/L溶液。

将50g高锰酸钾(KMnO4,优级纯,必要时重结晶精制)溶于水并稀释至 1000mL。

注:制备操作要小心,避免未溶解颗粒沉淀或悬浮于溶液中(必要时可加热助溶)。

溶液贮存在棕色具磨口塞的玻璃瓶中。

4.8盐酸羟胺:100g/L 溶液。

将10g盐酸羟胺(NH2OH·HCl)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每次用5mL双硫腙溶液(4.11)萃取,至双硫腙不变色为止,再用少量氯仿(4.3)洗两次。

4.9亚硫酸钠:200g/L溶液。

将20g亚硫酸钠(Na2SO4·7H2O)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4.100.2%双硫腙-氯仿溶液:称取0.5g双硫腙(C13H12N4S)溶于250ml氯仿,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5℃)保存。如双硫腙不纯,可用下述步骤提纯。

将0.5g双硫腙溶于100mL氯仿中,滤去不溶物,置分液漏斗中,每次用 (1+100)氨水提取5次,此时双硫腙进入水层。合并水层,用6mol/L盐酸中和后,再用100mL氯仿(4.3)分三次提取,合并氯仿层,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5℃)保存。

4.11双硫腙-氯仿使用液:透光率约为70%(波长500nm,10mm比色皿),将0.2%双硫腙-氯仿溶液用重蒸氯仿稀释而成。

T=I/I0 *100%。A=Lg(I0/ I)=abc。a=A1/c1。Lg(1/0.7)=a*c2推出c2。

4.12双硫腙洗脱液:将8g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10gEDTA二钠(C10H14N2O8Na2·2H2O) ,稀释至10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

4.130.4%重铬酸钾溶液,4g/L:将4g重铬酸钾(K2Cr2O7,优级纯)溶于500mL水中,然后缓慢加入500mL硫酸(4.4)或者500mL。

4.14汞标液:0.1ug/ml。

注:在稀释到标线前,先加入 50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4.14),可以稳定此溶液至少三个月。

5试样制备

5.1每采集1000mL水样后立即加入约7mL(4.5)调节每个样品的pH 值,使之低于或等于1。

若取样后不能立即进行测定,向每升样品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4.7)4mL或者必要时再多加一些,使其呈现持久的淡红色,样品贮存于硼硅玻璃瓶中。

注:记录样品的体积和加入的试剂体积,以便在空白试验中按同样量操作,计算结果时也可使用这些量,注意在样品和空白试验中使用同样的试剂。

5.2试样

向整个样品(5.1)中加入盐酸经胺溶液(4.8),使所有二氧化锰完全溶解,然后立即取两份试样,每份250mL。取时应仔细,使得到溶解部分和悬浮部分均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注:如样品中含汞或有机物的浓度较高,试样体积可以减小。

6操作步骤

6.1校准曲线

取6个500mL锥形瓶(3.4)分别加入临用前配制的汞标准溶液(4.14)0、1.00、2.00、3.00、4.00、5.00mL,加入水(4.1)至约250mL,然后完全按照测定试验的步骤(见6.2.1)立即对每一种标准溶液进行处理。

最后分别以测定的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零浓度)的吸光度后,和对应的汞含量绘制校准曲线。

6.2测定

6.2.1萃取和测定

分别向各份试样液加入lmL亚硫酸钠溶液(4.9),混匀后,再加入定量的10.0mL双硫腙氯仿溶液(4.11),(避光,加醋酸防止双硫腙汞见光分解),缓缓旋摇并放气,再密塞振摇1min,倾去大部水分后,转移入具塞比色管内,静置分层,用注射器吸出上层水相。

向比色管内加入20mL双硫腙洗脱液(4.12),密塞振摇1min,静置分层,用注射器吸出上层水相,必要时再重复洗涤1-3次,直至有机相不显绿色。

将有机相放入20mm比色皿中,在波长485nm下,以三氯甲烷(4.3)作参比测吸光度。

以试份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6.3)的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6.1)上查得汞含量.

6.3空白试验

按6.2.1的规定进行空白试验,用水(4.1)代替试样,并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应把采样时加的试剂量考虑在内。

  当在接近检出限的浓度下进行测定时,必须控制空白试样的吸光度不超过0.01,否则要检查所用纯水、试剂和器皿等,换掉含汞量太高的试剂和水并重新配置,或对沾污严重的器皿重新处理,以确保测得值有意义。

7计算

标样浓度为0、10、20、30、40、50ng/ml。

汞管浓度:500ng/min; 吸收时间:50(或70)min;吸收液体积:1L;理论扩散汞浓度:25(或37.5)ng/ml;

附 录 A

本方法一般说明

(参考件)

A.1氯仿和四氯化碳革取双硫腙汞均为理想的溶剂,但由于双硫腙铜在四氯化碳和氯仿中的提取常数前者较大,且四氯化碳对人体的毒性较大,因此用氯仿作萃取溶剂较好。

A.2氯仿在贮存过程中常会生成光气,它会使双硫腙生成氧化产物,不仅失去与汞螯合的功能,还溶于氯仿(不能被双硫腙洗脱液除去)显深黄颜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时有一定吸光度。

故所用氯仿应预重蒸馏精制,加乙醇作保护剂,充满经过处理并干燥的棕色试剂瓶中(少留空间) 避光避热密闭保存。

A.3用盐酸羟胺还原实验室样品中的高锰酸钾时,二氧化锰沉淀溶解,使所吸附的汞返回溶液中,以便均匀取出试样,消解后亦按上述同样操作,应注意在此操作中,所加盐酸羟胺勿过量,并且随即继续以后的操作,切勿长时放置,以防在还原状态下汞挥发损失。

A.4用双硫腙氯仿溶液萃取汞时,试份的 pH 值小于1时干扰很少,在 250mL 试样中加入5mL硫酸时,硫酸的浓度为 0.45mol/L ,经计算其 pH 值为 0.92 ,试验证明每 250mL 试样中分别加5 10 15 或 20mL 硫酸对测定没有影响。  

A多数资料报导,双硫腙汞对光敏感,因此强调要避光或在半暗室里操作,或加入乙酸防止双硫腙汞见光分解,也有资料报导,采用不纯的双硫腙时双硫腙汞见光分解很快,而采用纯的双硫腙时,双硫腙汞可在室内光线下稳定几小时以上,因此 ,双硫腙的纯化对提高双硫腙汞的稳定性以至分析的准确度是很重要的。  

A双硫腙洗脱液有用氨水配制的,是为了去除铜的干扰,但氨水的挥发性大 微溶于有机相而容易出现“氨雾”影响比色, 改用 0.2mol/L 氢氧化钠-1 %(0.2mol/L)EDTA 二钠溶液作为双硫腙洗脱液, 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比较理想, 但应注意必须使用含汞量很少的优级纯氢氧化钠。  

A鉴于汞的毒性, 双硫腙汞的氯仿溶液切勿丢弃, 经加入浓硫酸处理以破坏有机物, 并与其他杂质一起随水相分离后, 用氧化钙中和残存于氯仿中的硫酸并去除水分, 将氯仿重蒸回收, 含汞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呈微碱性, 再于搅拌下加入硫化钠溶液至氢氧化物完全沉淀为止, 沉淀物予以回收或进行其他处理。

参考文献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361-363

[2] 水质_总汞的测定_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_双硫腙分光光度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