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章守纪,切实在安全的保障下进行生产,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和机器伤害。”
2.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人职员工进行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教育。
(一)厂级教育
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条例、规程等;本厂安全生产一般情况,厂内特殊危险部位介绍;一般的机械、电气安全知识、入厂安全须知和预防事故基本知识,经考试合格后分配到车间。
(二) 车间教育
内容包括:本车间的生产概况、安全生产情况;本车间的危险部位、危险机电设备、尘毒作业情况及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本车间的劳动纪律和生产规则等安全规章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及安全注意事项。
(三) 岗位教育
内容包括:本生产线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中各项应知应会;岗位工种的工作性质,机器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工作地点的环境卫生及尘源、毒源、危险机种、危险物的控制方法,以及PPE的使用和保管方法;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的有关责任及奖惩制度;发生事故的紧急救护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线。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没有经过三级教育或经过三级教育但考核不合格者,绝对禁止操作。
3. 工作过程中,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义务
•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
• 严格按规定正确使用各种保护用品。
• 必须服从生产指挥,不得随意行动。
• 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安全因素或危及健康安全的险情时,有义务向管理人员报告。
4. 常用的灭火方法
一旦发生火灾,只要消除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中的任何一条,火就熄灭。
(一)常用的灭火方法有
• 隔离法:即将可燃物与着火源隔开,如立即移走火场上的易燃物品。
• 冷却法:即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如用水进行降温灭火。
• 窒息法:阻止助燃物(氧气、空气等)流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冲淡助燃物,如用砂土等物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缺气(或气化剂)而熄灭。
• 化学抑制法:abc干粉灭火器。
(二) 常用灭火器的使用
★ CO2灭火器的使用
★ CO2灭火器的喷射距离仅有2-3米,使用者要站在上风处,尽可能靠近火焰,手要握住喷筒木柄以免冻伤。使用时有保险的要拔掉保险销,左手将鸭嘴向下压,即将喷射CO2,常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
★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 使用时,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住提柄,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拉出提环即可喷射。用于油类、仪表,可燃性气体,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
5. 火灾发生时的自救与逃生
初始发生火警时,要迅速寻找安全出口离开燃烧区,切勿在过道上你推我嚷,互相挤压,堵塞通道。火灾中产生的烟雾含有多种有毒气体,是火灾死亡的头号杀手,在烟大被围困时,如烟气不太浓,可用湿手巾蒙住口鼻,俯身走出火场。如烟气太浓,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后,最好卧地爬行,因为烟气向上升,贴近地面空气层的烟气较少,可以减少因呼吸遭受烟毒的危害。冲过火场时,为了避免衣服、头发被烧着,要想办法用水浇湿头发和衣服。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能狂奔乱跑,在无人帮助时应把衣服脱掉,或撕下扔掉,来不及时可边脱边躺在地上打滚,把火苗压熄或跳到水塘、池、河等有水地方灭火。倘若有人相助,可用湿麻袋、毯子、湿物把人包裹起来,或用水浇向着火者,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人喷射。
被困在楼上时,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如楼梯被烧断或火势相当猛烈无法冲过时,可以利用窗口、阳台、落水管、竹竿等逃生。若各种逃生路被切断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大势的曼延过程,同时向室外投掷物体报警求救。在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尽量避免大声呼叫,防止烟雾进入口腔以防中毒。当火势逼近,生命受到严重威协时,可用绳类等物连接起来拴在门、窗等固定,再沿着绳另一端滑下。在被逼跳楼时,应先向地面抛下厚软物品,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着窗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以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非救火人员,一旦离开火场,不管火势情况如何,绝不可再回到火场或在附近观望,影响救火工作。
6.现场急救:
本厂配备急救药箱和经培训合格的急救员进行现场急救。
以下是基础知识,普通员工也应了解。
通常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更多的人员受到伤害,对已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应采取如下办法。
★ 检查呼吸,心跳情况。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 止血
★ 治疗休克
★ 对骨折进行固定
★ 包扎伤口
7.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
★ 设备转动部件,危险区加防护罩
★ 双按钮作业,即作业者在作业时必须双手起动按钮开关,机械才运转。
★ 光、电安全装置,当光速被手或其它物遮挡,光电安全装置立即制动,机器停止运行。
★ 在危险状态发生之前,向作业者发出声光信号警告等。
8.用电安全
用电安全应注意事项如下:
★ 所有的电器设备外壳按规定接地和安装漏电保护装罩,不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 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电器设备设施按规定采取防爆措施
★ 电器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裸露,应采取屏护措施
★ 局部照明手灯,设备工灯,潮湿狭窄场所按规定选用安全电压(低于36V伏)
★ 工类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带漏电保护开关的电源拖板
9.作业环境安全
作业环境安全应注意:
★ 化学危险品装卸、储存和使用,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物料堆放合理,信道畅通
★ 安全色、警告标志明显、齐全
★ 工作平台、走台有防坠落护栏
★ 厂区内各种坑、池、排水沟等设置护栏或盖板。
10.新员工的安全培训
只要查看一下事故统计资料,就可知道,在所有的员工中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新员工”,目前,这样的“新员工”还不局限于新被雇来的员工。临时被雇用的员工,被转岗至新工作领域内的员工、合同员工,新近被提升职务的员工,甚至为应付一次潜在的罢工而正在培训他人的管理部门成员,都应属于面对各自工作的真正新手。
那么,为何必须如此密切地关注新员工呢?
新员工通常比老员工年轻和缺乏经验。
新员工通常未受过为能安全和有效地完成其新工作领域全部职责所需的培训。
公司的安全文化尚很难为新员工所完全理解。
新员工试图证明其自身价值,有时会冒许多不必要的风险。
下列建议有助于确保新员工的安全培训效果:
(1)制定具体的安全目标和职责
新员工开始工作前,应预先为其制定经管理部门和新员工共同商定的目标。没有具体的目标,新员工就易于忽视安全行为和迷失公司安全文化的方向和焦点。
(2)配备一名有丰富经历的师傅
为新员工提供一名师傅,此人应能承担一人对一人的培训,保证以可靠和正确的方式,将标准的实践方法和程序,合格的操作方法以及全面的安全文化传授给新员工。
一人对一人的培训是传授重要安全信息的最佳途径,并且还能为大容量记忆提供最佳潜能。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能使新员工便于提出问题和提高其关注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其个人方式来示教公司的安全文化。
一名有丰富经历的师傅还可监督新员工,防止其养成坏习惯。坏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纠正。可做的有助于养成好习惯的每件事情,都将既有利于公司,又有利于员工本人。
(3)对培训和行为表现的审查
除师傅外,可另指派一名人员来核查对新员工的培训是否已完成,以及该项培训是否已为新员工所理解和实行。实行良好的安全行为是养成好习惯和新员工树立信心的关键。
此外,审查还能确认:正确的培训已经执行,必须的培训已真实地被付诸实施,或提供一个检查和补救体系。使新员工能将培训坚持到底,远较想象的困难。应保证对新员工进行审查的这名人员能保持和原先师傅以及公司安全文化有相同的标准。
(4)指定一名“安全伙伴”
即使这位安全伙伴并不能在所有时间内都能和新员工一起工作,也应安排这位伙伴一日数次前来检查新员工的安全行为。这样可使新老员工双方都得到提醒:安全是无处不在的。伙伴体系可使安全说离纯理论,而成为高度可见性的活生生的现实。
(5)确保监督
应保证安全经理、工长甚至工厂经理能尽量经常地进行直接检查。最槽糕的事情莫过于放纵新员工,只给他们极为有限的“受检次数”。上述人员直接检查员工是否正在安全地工作,可加深员工的印象。应该让新员工知道安全行为的得分,以及公司确实在为安全操心。
(6)鼓励参与
不应始终将新员工作为培训和考查成效的对象。必须让他们参与所有正在进行中的安全活动:允许进入受的空间,参与设备检验、审查、事故调查,甚至安全培训。应当让新员工理解:“付诸行动的安全”对于包括管理部门在内的全体员工都是重要的。并且,懂得安全中还包含检查和补救,会使良好的安全实践得到加强。为新员工制定出“安全文化的边界”也是至关重要的。
(7)不要对任何事情作假定
经多次证明,这常常是事故的原因。应当为新员工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证实其经培训获得的技能,不可指望一次性的培训和演示,即已十全十美。
(8)制定期望事项
可以期望新员工会养成所需的安全举止,表现出所需的安全行为和始终坚持所需的安全文化。双倍的检查,请另一人作为告诫人,再一次接受检查,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凡此等等。除安全行为外,使新员工不再想其它事情,是至关重要的。还应记住:在每天的例行工作中,你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新员工的榜样。
11. 三级教育:
在工业企业所有伤亡事故中,由于新工人缺乏安全知识而产生的事故发生率 一般为50%左右,所以对新工人、来厂实习人员和调动工作的工人,要实行厂级、车间、班 组三级教育。
其中,班组安全教育包括:
介绍本班安全生产情况,生产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各种防护及保险装置作用,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和操作注意事项。
经常性的宣传教育:
可以结合本企业本班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形式,如安全活动日、 班前班后会、安全交底会、事故现场会、班组园地或墙报等方式进行宣传。
2005年12月13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