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2025-10-07 23:27:19 责编:小OO
文档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会按要求拼组图形,解决与周长有关的问题。

4.经历由生活实物辨认四边形的过程,掌握四边形的特征。

5.经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6.经历选择拼图法的过程,探究不同的拼图策略。

重点:

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难点: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密切相关,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才能有助于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发展。要把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的素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索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象、情境描述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是学生理解抽象数学概念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经历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从中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理解教材,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要经过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形成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认知结构。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关概念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对平行四边形只要求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也没有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一个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教学时应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提高要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