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
2025-10-07 23:29:39 责编:小OO
文档
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高超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8期

        摘 要:中职学生因其年龄特征、家庭环境、社会压力等因素造成其在心理上表现出很多突出的特点和问题,比如厌学情绪、情绪波动大、逆反心理较强等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给予干预,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培养出健康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中职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要位置,以为社会培养出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为的宗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摆在中职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同时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意义。

        一、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厌学情绪突出

        中职学生在智力方面并不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但是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并且由初中直接进入中职院校,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或者缺乏家人的关怀引导等等原因,造成很多学生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畏难情绪严重等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会出现逃课,甚至辍学等现象。在中职学生中,常出现

        2.青春期的情绪情感问题

        中职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在情绪上具有两极性的特点,波动较大,容易大喜大悲,对于学习及生活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很难应对,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外界环境左右,不仅表现出紧张,同时也会很急躁。同时中职学生在这一时期因为早恋容易出现情感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无法处理,心理健康是必然会有所影响的。.而正处于过渡期的中职学生这些情绪及情感得不到疏导和排解的话,他们就会陷入情感自我封闭状态,极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3.逆反心理

        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常会表现出与家长老师对着干,不接受教育,顶嘴等逆反心理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和心理往往不受自己控制。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在15~20岁这个年龄段,正处在逆反心理最强的时期,逆反心理及行为经常表现出来。比如说老师拖堂,布置学习任务、老师及长辈指出其出现的错误,以及对其提出的建议等等都让他们心理烦躁,忍不住想发火,从而顶撞老师和家长,其实学生从内心出发他事后还是后悔的。同时这样的逆反心理也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摩擦和矛盾。

        4.自卑心理

        在中职学生中很多是因为没能考入高中而不情愿走入中职学校的。成绩差和新的环境不适应等对于这些十多岁的孩子来说,产生自卑感是难免的,所以很多中职学生的自卑感都较强,在人前很难听到他们提起自己的学校和与学习有关的事。在这种自卑心理严重到一定的成度歪曲其性格。

        5.在就业问题上的焦虑情绪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从现实出发,中职学生在现在就业形势面前的确不占优势,所以他们大多数学生都有就业焦虑心理,对于学校和家长普遍具有依赖的心理。就业焦虑心理使中职学生在面对就业时显得很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其中的缘由很多,比如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学历低,还有年龄较小,阅历有限,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主见,家庭方面的因素等等。这样的就业焦虑会引起学生对学习提不起没兴趣,情绪低落,对其心理健康同样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态度及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是在长辈的疼爱、呵护中长大,很少接受过挫折教育。而中职学校的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教学外,也要重视学生正确人生态度的形成这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明白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是无法避免的,一定要有挑战挫折和困难的勇敢,这是我们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的强者。同时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价自己,客观地看待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在我们众多的中职学生中有很多人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思维活跃,有着自身的专长和爱好,我们应该为他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发挥其长处,并让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从而达到自我肯定,逐渐地消除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厌学情绪也会得到缓解。

        2.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问题

        只有中职学生的个体心理健康的到了关注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无疑是实现关注和干预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的最好方式,在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了解了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以及家庭状况等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再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疗效”必定显著。

        3.指导学生的就业问题

        针对中职学生就业的焦虑心理和迷茫状态,教师及时的给予指导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的中职学生来说,对他们的专业特点、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优势特长最了解的还是自己的老师,所以此时教师能给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就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同时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意识得以大大的增强,也能提高其就业能力,缓解焦虑心理,促进其心理健康。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和校园活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校园心理舞台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校园心理健康顾问的引入等来启发和疏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在这样的团队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和沟通技巧得到进一步提高,还能帮助其自我认识,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笔者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不是单一的,它还有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还应该多于学生家长多沟通交流,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共同努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我们中职学校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和落实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过环节中去,同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的态度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房海滨.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干预[J]. 职业,2013,26:-65.

        [2]杨倩,李义鹏. 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2014,33:232-233.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