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心理健康及其关系中的差异比较
作者:张向葵, 田录梅, 暴占光, 闻明晶, Zhang Xiangkui, Tian Lumei, Bao Zhanguang , Wen Mingjing
作者单位:张向葵,Zhang Xiangkui(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300074;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长春,130024), 田录梅,暴占光,闻明晶,Tian Lumei,Bao Zhanguang,Wen
Mingjing(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长春,130024)
刊名:
心理科学
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6,29(2)
被引用次数:4次
1.李新华;贾安华;邓冰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广义相对危险度模型[期刊论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05)
2.罗小兰山区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03)
3.陈秋珠;郭文斌下岗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期刊论文]-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04)
4.徐虹企业下岗职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 2003(08)
5.王伯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心理健康对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04)
6.张向葵;田录梅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6)
7.颜旭;王尔章文化震荡与军人心理行为取向变化研究[期刊论文]-兰州学刊 2005(03)
8.张向葵;吴晓义文化震荡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2004(02)
9.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期刊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10.张向葵;丛晓波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1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1999
12.焦润明;张春艳;王家会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2001
13.楚序平;刘剑当代中国重大事件实录 1993
14.许清鹏;陈龙;裴华不同群体SCL-90评定结果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02)
15.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 1997
1.暴占光.张向葵.Bao Zhanguang.ZHANG Xiangkui促进残疾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2005(2)
2.程文浩"隐性"为何屡禁不止[期刊论文]-法制2009(23)
3.孙立恒.SUN Li-heng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方刍议[期刊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2)
4.康静梅.于冬.暴占光.KANG Jing-mei.YU Dong.BAO Zhan-guang心理问题的形成机理及社会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缴润凯.张向葵.田录梅.Jiao Runkai.Zhang Xiangkui.Tian Lumei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震荡的特点研究[期刊论文]-心理科学2006,29(5)
6.北竹高等专业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传播学科的发展[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7.张向葵.田录梅.ZHANG Xiang-kui.TIAN Lu-mei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师范大学
8.暴占光.韩爽现代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2)
9.毛克强.Mao Ke-qiang文化的解读与文化的冲突--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析[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3)
10.暴占光大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会议论文]-2007
1.张玲.张桂林.阳泽北京奥运带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震荡[期刊论文]-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2)
2.杜军.谢继红双性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2)
3.谭春生.高丽心理中介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维护的启示[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4.刘健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对策——以广东为例[期刊论文]-高教探索 2007(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lkx200602021.aspx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