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音乐《冬天的故事》教案2
2025-10-07 23:38:06 责编:小OO
文档
《冬天的故事》教案

一、教材分析

《冬天的故事》是一首A大调、3/4,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歌曲把冬天比喻成冬爷爷,充满了童话般的色彩,表达了孩子们对银色世界的喜爱之情。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每个乐句前两小节的节奏均为XX X 0 | XX X 0 |,四分休止符的运用使旋律具有停顿感、跳跃感,与后面两小节的旋律连贯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歌曲优美、抒情,3/4拍的律动感让人感觉像坐在荡漾的小船上一样。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生动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能够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感受3/4拍歌曲的律动感。

3.能够用铃鼓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够生动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

(二)教学难点

了解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故事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一年中有四个季节,生气盎然的春天、翠绿荫荫的夏天、西风落叶的秋天和银装素裹的冬天。每个季节都是那么的美。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老师最喜欢的是冬天,因为冬天充满了童话的色彩,洁白的雪花,银色的世界。

冬天到,雪花飘,朵朵雪花像鹅毛。

松鼠打着大白伞,腊梅水仙开得好。

地上铺着白地毯,冬眠动物睡大觉。

(二)探究感受、学习歌曲

1.初步感受、 聆听歌曲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叫做《冬天的故事》,让我们听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美丽的冬天吧。

教师范唱

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回答。

过渡语:是啊,同学们你们真会听音乐,这首歌曲特别的优美抒情。 

2. 学习歌曲

(1)学习歌词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小朋友对冬天的喜爱之情了吗?让我们来学学这首歌曲吧。

A请同学们按节奏在小组内先读读歌词。(教师相机指导)

B请跟着小老师读读歌词,小老师读一句,你读一句。

活动:小老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的读歌词。

过渡语:请你跟着老师完整的读一遍歌词。

(2)学习歌曲

过渡语:我们来唱唱这首歌曲。老师弹一句,你试着用啦来哼唱一句。

活动:分乐句学唱歌曲。

思考:你们听听红色的部分和黄色的部分老师唱的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

答案:红色的部分出现了四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使旋律有停顿、跳跃的感觉,黄色的部分则要演唱的很连贯。你听出来了吗?

过渡语:你来唱一唱。

过渡语:请你跟着琴声完整的演唱歌曲。

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轻轻摇动着身体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三)小组合作、表现音乐

1. 复习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

过渡语:同学们,为了使这首歌曲更加动听,我们要用两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你还记得这件打击乐器叫什么吗?它叫三角铁,听,三角铁的声音很动听很长,有延长音,它是这样演奏的。这件叫做铃鼓,可以发出两种声音,铃鼓是这样演奏的。

2. 小组合作、为歌曲伴奏

过渡语: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试着用这两种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请小组长分发乐器。

说明:播放《冬天的故事》,两段歌词一段用一样。

请个小组展示反馈。

过渡语:请一二组同学们当歌唱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其它小组当小演奏家,把这两件打击乐器合起来为你们伴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冬天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原来是如此的美丽,希望课下你能把这首歌曲唱给你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你的歌声、你的快乐。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