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混凝土受冻害损伤的机理,讲述了在寒冷地区的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所采取的特殊措施。
关键词:寒冷地区;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concrete robability damage, tells the story of the winter cold region in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 measures taken.
keywords: cold areas; mass concrete; winter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混凝土冬季施工受冻破坏的内部机理
混凝土的凝结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结晶和水化过程,逐步由塑性变为固性,强度逐步增加。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过程与骨料品质、水灰比、水泥用量、用水量、养护条件、施工条件、环境温度等有直接关系,其中养护条件、施工条件等都与环境温度有关,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
混凝土受冻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刚浇筑的混凝土是由未水化水泥、水泥水化产物、集料、水、空气共同组成的气—液—固三相平衡体系,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混凝土强度增长变得缓慢,环境温度低于0℃时,内部孔隙中的水分将发生从液相到固相的转化,混凝土强度增长几乎停止,随着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内的固相水体积增大,导致混凝土冻胀破坏。据相关理论,水结冰后体积约增大9%,在约束条件下将产生较大的冰胀应力。如果这个应力值大于混凝土的初期强度,则混凝土遭受冻胀破坏(即早期受冻破坏)。
2)初凝和终凝不久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热的作用,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可达30℃以上,而后逐步缓慢降低,而混凝土表面接近环境温度,由于内外温差大,导致混凝土内部与表体收缩不一致而出现开裂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混凝土冻结前,应使其在正常温度下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可使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这个强度一般称为临界强度,我国规范规定的临界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30%。
2 环境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根据相关规程和设计要求,大坝混凝土设计除重点考虑混凝土耐久性、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侵蚀性能外,还应考虑抗碱-骨料反应性能、抗裂性能等。以上各项性能都与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适宜、养护到位,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快,对于后期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侵蚀性能有利。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水泥用量多少关系到工程成本、混凝土质量好坏及耐久性。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适中为宜,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节约成本,甚至可掺加活性掺料以控制水泥用量。混凝土初凝和终凝后不久,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如果不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温,混凝土外露面容易开裂,抗裂性能受影响,因此混凝土抗裂性能与环境温度关系密切。实践证明,在冬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掺加防冻剂可以起到增强混凝土初期抗冻性能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掺加某些防冻剂后,在零下30℃的环境下,混凝土强度仍能继续增长。但是根据笔者多年实践,对于防冻剂使用应持谨慎态度,尤其不赞成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使用防冻剂替代保温施工措施。目前国内防冻剂生产厂家为销售其产品,往往过分夸大其使用功能而忽视不利影响。诸如对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碱含量、混凝土耐久性等影响。另外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还会对混凝土和易性、凝结时间、强度增长、后期强度等产生较大影响。混凝土防冻剂主要通过增加早期强度来达到防冻的效果,这样一来往往使得具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掺气量达不到要求而影响其后期抗冻性能,早期强度急剧增加,导致水化热大量产生,内外温差增加,保温不当时,混凝土表面容易裂缝,影响其后期抗冻、抗渗性能。大体积混凝土掺加必要的诸如增加和易性和耐久性的外加剂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水泥用量少,再添加防冻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性能必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对此值得深入研究。
3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特殊防冻保温措施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选择合适的防冻保温措施;
2)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和进行仓内保温;
3)慎重选用外加剂。
3.1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在日平均气温为负温时,应采用冬季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冬季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即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掺加防冻剂、提高塌落度、增加和易性。防冻剂的掺量,在日平均气温低于-5℃、-10℃,添加不同的比例,实行动态调整。
3.2骨料干燥
砂石料场位于右岸坡台地,地势较高,避免了集料水下开采的问题。但为避免低温季节进行集料筛洗工作,故在冬季前生产完成冬季施工所需的全部混凝土骨料,进行堆存,充分干燥,储备骨料按计划使用量的1.5倍考虑。在骨料进入拌和站骨料仓前及时清除料堆上的骨料,后用篷布覆盖,防止雨雪浸入骨料冻结。装载机取料时,只揭开取料部位的棚布,取料完毕后立即进行覆盖。
3.3混凝土拌和
拌和站保温措施包括对上料仓及搅拌系统用保温棚进行封闭。保温棚以钢结构作骨架,墙体及顶棚采用双层结构,外层为彩钢瓦,内层为竹夹板,上料一侧不封闭。保温棚内设暖气、煤炉或碘钨灯供暧,室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
拌和物保温措施包括设置热水锅炉,拌和混凝土前,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拌和机,并将积水或冰水排除。根据经验和试验,混凝土拌和时间比常温季节延长20%~25%;
3.4混凝土水平运输保温
混凝土水平运输设备为混凝土搅拌车及自卸车,对运输车辆的罐体采用棉棚布或棉毡包裹。混凝土运输保温是难以控制的一个环节,在浇筑过程中,可能因突发事件耽误混凝土料的入仓时间,使本已加温的混凝土料在空气中逐渐冷却,致使达不到混凝土浇筑温度要求。因此,在浇筑前要配置足够的性能良好的运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合理调配运输车辆,缩短运输时间,尽量减少转运次数,减少混凝土停于槽内时间,降低混凝土运输、吊运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在施工停顿或结束时,要立即用热水对运输设备及混凝土拌和机进行清洗。恢复运输时应先给运输设备混凝土容器罐预热。
3.5混凝土垂直运输保温
溜槽或皮带机入仓时,皮带机或溜槽外搭设保温廊道,廊道内设电卤灯供暧;门机吊送混凝土卧罐入仓时,对卧罐的罐体采用棉棚布或棉毡包裹,在包裹罐体的棉棚布或棉毡中间放置电热毯,利用间歇时间通过固定电源对罐体加热,以减少垂直运输的热量散失。
3.6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1)基岩与混凝土表面加热。在严寒条件下基岩或老混凝土表层温度通常呈负温,在这些部位浇筑混凝土时,要将基岩或老混凝土加温至正温,确保表层没有冰霜。
2)基岩及混凝土面清基。当日均气温高于0℃时,可在白天露天清基。采用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段清基和冲洗仓面,仓面冲洗干净后,用高压风将仓面积水吹出仓面外,以防止仓面结冰。当日均气温低于0℃时,采用“干清基“的方法,即用高压风直接将仓内浮碴吹出仓外。
3)在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污垢。
4)仓位准备。混凝土浇筑前,仓位应提前准备好,混凝土开仓时间选在正午气温较高时段,以利新老混凝土结合。
5)开仓前混凝土原材料足够,人员、机械准备到位,保温材料装备到位,确保连续浇筑条件。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