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调查报告
农村是劳动力最大的提供市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腾飞有着深远意义。因此,做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充分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为进一步合理置和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所做的充分准备。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全县2010年外出务工人数,以及在本地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
2.在家待业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
3.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变化趋势;
4.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5.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6.我县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从调研情况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xxx(县市)总人口59.6万,其中农业人口近40万,占总人口的66%农业人口401万中,除老人小孩等无劳动能力人口外有农村劳动力29.53万,其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约5.3万,自主创业人员约13.1万本地企业吸纳用工约6.8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4.1万。
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就业地区为北京、天津、唐山等周边大城市,从事工作主要为钳工、瓦工、电焊工、钢筋工、木工、电工、水暖工等高强度的脏累工作。
自主创业人员主要是依靠周边砖瓦厂、砂石厂的个体运输户和个体经营商户。
2.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都同意吸纳本地工人,工资待遇略有上升,个别企业有所下降。
3.目前,我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已经制约了农民的就业,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进程。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逐年上升。
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县内非农就业比例上升,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经营经济经营方式所取代。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大大提高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进程,有利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五、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速度和规模。
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并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
3.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
4.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诚实劳动者再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
5.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6.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期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7.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六、促进措施:
近日,我县(xxx)第一批50名“xx月嫂”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工作。以“嫂子家园”月嫂职业培训为代表,强力打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劳务品牌。
xxx、市高度重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不断加大培训财政投入,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阳光工程”积极为劳动力就业架起桥梁,有计划有重点的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对现有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进行有效整合。
为保证“阳光工程”见到实效,xxx市劳动保障部门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在当地媒体开辟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就业信息”专题栏目,帮助农村劳动力克服“小富即安”等观念,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同时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持卡制度,跟踪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为农民提供“舒适就业,安心务工”的就业环境。
调查人:xxxx班 xx
xxxx年x月x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