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克同志,男,1915年11月12日生,山东夏津人。1937年夏,配合“12.9”运动参加济南省立中学。
1938年初,夏克参加张承先领导的抗日武装鲁西特委,同年加入中国党。1938年4月,鲁西特委配合孙继先、肖华领导的八路军津浦支队,狠狠打击恩县、平原、夏津三县反动地方武装,为当地抗日斗争扫清了障碍。
1938年下半年,参加抗日战争动员委员会,建立夏家庄地下交通站,组建夏津县抗日工作团,夏克任团长。夏津抗日工作团是夏津县第一个抗日武装,也担负着保卫鲁西特委的职责。
1938年秋,鲁西特委在临清组建八路军一二九师办事处警卫大队,万里任办事处主任。不久,夏津抗日工作团与临清、馆陶游击队合并成立抗日清江大队,韩宁夫兼任大队长,夏克任大队教导员。
1939年5月,鲁西特委派夏克到运西清河县张侯塔打入敌“张八师”,利用和控制地方反动武装,同时做策反工作。不久,夏克调任夏津县四区游击队指导员,王锦堂任区长。
1940年初,夏克受鲁西特委指派联系上级党组织,在清河找到冀南区王任重,接上了组织关系。根据冀南军区安排,夏克任鲁西中队指导员,李恒任中队长。
1940年8月,武城县第四区在垂阳张温村成立,夏克任区委兼区长。1940年秋至1942年底,任武北办事处主任,徐夫(又名徐建福)任副主任。
1943年夏末,运东办事处在恩县成立,夏克任办事处主任兼恩县,周侃任秘书。1944年6月,运东办事处隶属于暨南行署第六专署,辖恩县、夏津、高唐三县抗日和平原办事处,夏克任办事处民政科长兼恩县。
1946年6、7月,夏克先后任平原县副、。1947年7月,在冶陶参加了由徐向前、薄一波亲自主持的整风运动。1948年2月,率领一个新兵团南下。
1948年8月至1952年6月,夏克任湖北谷城县,冯洗尘任县委。此间,主要任务是清匪反霸,建立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
1952年7月至1953年5月,夏克任襄阳行署,此后不久又兼任襄阳地委。
1953年6月至1955年8月,夏克任襄阳行署副专员;1955年9月至1962年6月任专员。此间,又兼任地委委员、常委、行署党组。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夏克应邀参加了工程开工典礼。1959年11月调汉江丹江口水利工程总指挥部任副总指挥长、后勤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1959年11月~1961年11月任汉江丹江口工程总指挥部副。
1962年6月,夏克正式卸去襄阳行署专员职务。1972年12月~1978年12月,先后任汉江丹江口工程局副、水电部第十工程局副、常委、第二。1978年12月至1984年2月,任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
1983年12月,夏克当选为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1985年6月,同许子威、张三杰等同志一起申请退出省顾委,正式离职休养。
1998年2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夏克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顽强战斗的一生,是为我国经济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他顾全大局,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一尘不染。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心里永远装着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
夏克衷心拥护、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特别是改革开放,积极推进企业政治改革和经济全面发展。在丹江口工程开工初期,为了解决10万建设大军的吃住问题,夏克亲自在襄阳地区动员、组织近百万劳力,为丹江口工程抢运急需的生活物资与施工器材,先后把500多万公斤大米、面粉和红薯干运到工地,并为工地储备1500多万公斤粮食,确保了10万建设大军吃饭问题。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由施工转入管理后,夏克特别注意强调枢纽工程的维护与管理,确保水电枢纽工程运行的绝对安全,确保汉江中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的绝对安全。在管好大坝安全度汛与安全发供电的同时,他注重发展多种经营,兴办了一大批全民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这不仅为工程建设一线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还为国有工业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夏克在抓好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平衡和环境建设,几十年如一日狠抓库区、坝区和市区绿化美化,实现了丹江口“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奋斗目标。他废寝忘食率领全局职工、家属子女,保护现有,积极发展,因地制宜,改革承包,又逐步实现了“三园(憩息园、果松公园、人民乐园)一区(羊山风景区即松涛山庄)”旅游风景区的宏伟目标。夏克奋斗一生为工程局职工家属和丹江口人民群众创造优美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受到了一致好评。鉴于夏克同志为丹江口地区的绿化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1990年3月,绿化委员会为夏克同志颁发了“全国绿化先进个人奖章”。
(二0一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整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