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
2025-10-07 23:42:15 责编:小OO
文档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二

(√)1、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可以采取用扫描仪扫描输入和用高档数码相机对其进行翻拍录入两种模式。

 (√)2、上网档案信息鉴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鉴定法;二是间接鉴定法

 (×)3、在公众网上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

 (√)4、 档案数字资源的鉴定主要包括价值鉴定、开放鉴定和发布鉴定。

 (√)5、数字档案馆拥有局域网、政务网、公众网甚至保密网等众多网络利用平台。不同的网络平台存储和管理着不同的资源,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即便同一网络也要面向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群体。

 (√)6、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等。

 (√)7、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途径主要是数字档案的提供利用、电子政务网中的数字档案共享和互联网上数字档案的发布等。

 (√)8、如果把数字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数据,档案元数据就是描述或反映档案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9、内容数据库是指数字档案的原文数据集,其信息类型多种多样,如文本、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它们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

(×)10、广义的档案信息系统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11、 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上网档案信息鉴定的组织、原则、方式、程序等。

 (√)12、误操作是安全威胁因素中的头号触发因素。

 (√)13、从内容上划分,网上档案展览(陈列)主要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14、 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程序主要由工作启动程序和具体鉴定程序两个具体操作程序组成。

 (√)15、 根据形式的不同,上网档案信息可分为档案内容上网、档案目录上网以及档案参考信息上网等。

16、 根据著录对象的不同,档案目录数据库分为(124 )三大类。

选项1: 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选项2: 案卷级目录数据库

选项3: 全文数据库

选项4: 专题目录数据库

17、参考ISO 23081《信息和文献.记录管理过程.记录用元数据.第1部分:原则》,将通用电子文件元数据从概念层次上区分为:(12345 )

选项1: 文件实体元数据

选项2: 机构人员实体元数据

选项3: 业务实体元数据

选项4: 授权实体元数据

选项5: 实体关系元数据

18、广义的档案信息系统是指包括档案信息系统在内的涉及到档案(1234 )的所有机制和体系,是人、物和信息的复合系统。

选项1: 收集

选项2: 管理

选项3: 存储

选项4: 利用

19、 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不同,目前档案信息传输、利用的网络环境可划分为(123 )

选项1: 档案局馆内部局域网

选项2: 连接各部门的政务网

选项3: 连接公众的外部互联网

选项4: 档案信息专网

20、档案信息安全是旨在保护(1234 )可靠性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解决方案。

选项1: 档案内容

选项2: 载体

选项3: 存储介质

选项4: 系统和网络

21、 数据备份的主要方式有(123 )

选项1: 全备份

选项2: 增量备份

选项3: 差分备份

选项4: 系统备份

22、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包括:档案整理、(1234 )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等。

选项1: 档案扫描

选项2: 图像处理

选项3: 图像存储

选项4: 目录建库

23、 按照《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电子文件应当在办理完毕后实时或定期归档,定期归档应当在第(2 )年6月底前完成

选项1: 一

选项2: 二

选项3: 三

选项4: 四

24、电子文件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1234 )、多种媒体的集成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信息的可操作性等。

选项1: 非人工识读性

选项2: 生成环境依赖性

选项3: 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选项4: 信息的易变性

25、 按照《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2345 )

选项1: 统一管理

选项2: 全程管理

选项3: 规范标准

选项4: 便于利用

选项5: 安全保密

单选题

26、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电子文件管理必须遵循(2 )原则,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连贯、一体化、一致的全程管理和监控。

选项1: 前端控制原则

选项2: 全程一体化管理

选项3: 动态管理原则

选项4: 真实性管理原则

27、 按照《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违反该办法的行为由(1 )以上负责电子文件管理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选项1: 县级

选项2: 地(市)级

选项3: 省级

选项4: 国家级

28、 (2 )对保证数字档案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凭证作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项1: 目录数据

选项2: 元数据

选项3: 数据结构

选项4: 数据备份

29、一个全宗的档案数字化数据验收时抽检的比率不低于(1 )。

选项1: 5%

选项2: 4%

选项3: 3%

选项4: 2%

30、(1 )是保证电子文件业务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的基础,是实现无纸化业务活动顺利开展、实现信息化的先决条件。

选项1: 真实性

选项2: 完整性

选项3: 有效性

选项4: 可用性

31、 (1 )是将反映档案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的各种目录信息,依照一定的字段要求存入计算机中,通过系统排序等处理手段,形成用计算机检索的数据体系。

选项1: 档案目录数据库

选项2: 档案全文数据库

选项3: 多媒体数据库

选项4: 流媒体数据库

32、 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应将存有归档前电子文件的载体保存至少(1 )年。

选项1: 1

选项2: 2

选项3: 3

选项4: 4

33、(3 )是安全威胁因素中的头号触发因素。

选项1: 载体损害

选项2: 设备损坏

选项3: 操作失误

选项4: 程序缺陷

34、 (4 )是数据存储备份首选的介质,其存储备份技术也是最成熟、可靠的保全数据的方法

选项1: 光盘

选项2: 硬盘

选项3: U盘

选项4: 磁带

35、(4 )是指文件管理部门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由档案部门负责对这类归档数据的管控与维护。

选项1: 归档

选项2: 移交

选项3: 逻辑归档年

选项4: 物理归档

36、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分为(5 )级,从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都对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提出了要求,三级以上的信息系统,都必须做到异地数据备份

选项1: 1

选项2: 2

选项3: 3

选项4: 4

选项5: 5

37、一个全宗的档案数字化转换质量抽检的合格率必须达到(4 )以上方为验收“通过”

选项1: 80%

选项2: 85%

选项3: 90

选项4: 95%

38、 以下那个不是电子文件的构成要素。(4 )

选项1: 内容信息

选项2: 背景信息

选项3: 结构信息

选项4: 目录

39、 正常情况下底片档案扫描分辨率(1 )照片档案扫描分辨率( )纸质档案扫描分辨率

选项1: >

选项2: <

选项3: ≠

40、(3 )是指立档单位将拟移交的电子文件信息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规范通过网络提交给档案馆,由档案馆接收保存的移交方式

选项1: 保存

选项2: 归档

选项3: 在线移交

选项4: 离线移交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