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
2025-10-07 23:43:20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不外乎是做习题、练试卷,学生普遍感到作业单调而枯燥,索然无味,往往应付了事,作业的效率较差。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能别出心裁地设计一些“有意思”的作业,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能更进一步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改变传统作业的枯燥状况,从小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同时也能为家长搭建一个与孩子沟通的良好平台。

如何让家庭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家庭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趣味性作业

以往作业过多,机械、单调、重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家长感到很不满意,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设计家庭作业,一定要摆脱那种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感,自觉完成作业。

找一找、连一连、画一画是小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只要灵活运用,就能使作业增加趣味性。例如,在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以后,可以这样设计:把“几加几”的练习,设计为“帮小动物找家”的形式。也就是在作业纸的左边一栏印上带有算式的小动物,右边一栏印上带有不同门牌号的小房子,然后发给学生,让他们帮助动物找家——连一连。这样的作业设计,把训练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增添了趣味性,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二、有声作业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比较活泼,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好动、爱说、爱表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声作业”。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可以让孩子回家用学过的三角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球等图形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且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你拼的这个图案是什么?用了哪几种图形朋友?分别用了几个?哪两个或几个图形朋友在一起会变出新朋友?”等等。第二天,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作品,相互间谈一谈。孩子们为了能拼出一个漂亮的图案,他们真的是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兴趣盎然。

这样的作业,既动手,又动口,更动脑,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作业枯燥乏味的缺陷,也搭建了家长和孩子交流的平台,让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家校配合。

三、操作型作业

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既是他们活动得到满足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探索、理解、应用和发展的过程。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之前,我布置让学生自制钟面的家庭作业。结果学生做出了各式各样的钟面:有圆的,方的,卡通模样的,还有带音乐的;制作的材料也不一样:有的用卡片,有的用泡沫,有的用吹塑纸,还有的用光盘。这些作品形式各异,色彩鲜艳,漂亮极了。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又如在教学了“秒的认识”后,根据教学的内容,我还设计了以下课外作业:

a、你平时在家锻炼身体吗?请你选择一项活动,具体做一做,记录一分钟内活动(拍球、跳绳、跑步或者写字、阅读、口算等)的次数。

b、了解一下,你们家庭成员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

c、查阅有关数学资料,了解各行各业在一分钟内都能做哪些事情?

在这样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走出课堂,街头、商店、超市、银行、公司……处处都有学生的身影。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实践性作业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布置一年级的数学家庭作业中,我就做了一些尝试。如,学了课本中《统计》最后一个活动的内容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班同学的上学情况吗?是爸妈接送、爷爷奶奶接送,还是自己上学呢?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乱猜;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去问每个同学就知道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三种方法较好。孩子们利用下课时间采访了10位同学,第一回做了“调查员”,他们的成果丰富多彩,各有特点。

这样的设计,让知识的掌握过程融入了日常的生活,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易于让学生明白数学的价值,获得了生活技能。

实践性作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使学生在自我操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这样的作业,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参与性,而且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实了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无穷乐趣!

五、书面练习型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也有其优点,他能简明扼要地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掌握情况,也使教师的批改所用时间减少,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其他的教育教学活动。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还有千以内的读写和加减,这样的作业就用书面形式比较好。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学生有没有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有没有从十位退1作10,加法的时候有没有满10进1。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技能在作业中掌握,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才能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发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