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2025-10-07 23:41:22 责编:小OO
文档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提要: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六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本试卷的考题类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统计及解决问题六大类型。

  二、学生质量分析

  我所代的六(7)班情况如下:参加考试人数70人,及格68人,优秀生49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均分分。纵向比较,多数同学无论计算能力还是思维拓展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少数同学出现了退步的现象。横向比较居中,考试结果较理想。

  三、试卷具体分析

  1.填空题。满分24分,学生均分分。此题考察考查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其中第4、7小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对比的应用和百分数的对比应用掌握的不太好。在教学中得加强练习。

  2.判断题。满分6分,均分分。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说明孩子对概念掌握较好。

  3.选择题。满分9分,学生均分分。出错率较高的是第1小题,有少数学生把30%和1/3混淆了,导致选错了选项。

  4.计算题。满分31分,学生均分分。多数学生答题较为理想,少数学生出错的情况五花八门,有漏掉化简的;有没有简算的;有看错运算符号等。总之,还是部分学生的计算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单位“1”不太搞的清楚。

  5.统计。满分6分,均分分。本题是对本册书中学到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既考察了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又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出错率较高的是第3小题。这个类型题其实在专项训练中就做过的,当时很多同学出错,然后我讲过了,部分同学偷懒,没有改错,所以,这次又出错了。

  6.解决问题。满分24分,均分分。此题共有6个小题。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6个小题难度适中,可以说在平时的课本中已经练习多次。出错较高的是第2题,审题不清楚,把12当成了圆的直径,有的计算时针的周长了。

  四、学生卷面分析

  1.学生书写大部分较为整洁,格式相对规范,反映出教师对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的重视。

  2.学生学得相对较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3.但从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做题细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继续加强。少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

  五、改进措施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尖子生太少,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

  2.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不断积累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与能力。

  6.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审题不严,读题不完整,写丢答案,做错顺序,不认真检查,这类情况各校普遍存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