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统编版2020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2025-10-07 23:41:07 责编:小OO
文档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重点)

2.了解作文拟题的常见方法。(重点)

3.读相关词语进行想象,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重点)

4.了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及其书法风格,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5.积累鲁迅的名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几篇短文阅读的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柳公权及其他著名书法家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在讲什么。“准确”“简洁”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本要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交流方法

1.自主阅读教材“交流平台”中的相关内容,画一画重要的句子。

2.指名读。

3.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习段意合并法。

(1)课件出示:先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2)请同学回顾《只有一个地球》,说一说各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学生用列提纲的形式概括,课件依次展示: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暂时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3)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把提纲投影到黑板上。

(4)过渡:我们可以边读边列出提纲,借助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再连起来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请你尝试着概括一下。

(5)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归纳。(地球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它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5.题目补充法。

(1)过渡: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文章的题目,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

(2)出示《草船借箭》一文,请同学尝试补充题目。(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箭?)

(3)指名汇报概括,教师相机指导。(本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6.抓关键句。

(1)导学: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2)出示《竹节人》一文,请同学快速浏览,找一找关键语句。

(3)指名抓住关键语句来概括。(透过做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处关键段落,可以概括出课文写了竹节人给我们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三、方法拓展

1.要素串联法。

(1)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2)出示《军神》一文,请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浏览,勾画出文章的要素。

(3)指名汇报:地点是重庆临江门外,德国人开的诊所,人物是刘伯承将军和沃克医生,事件是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将军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将军拒用麻药,忍着巨大的痛苦,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4)尝试串联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2.取主舍次法。

(1)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2)出示《落花生》,请学生说一说文章写了哪些内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

(3)说一说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议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4)指名概括。(文章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四、实战训练

1.小组里选择学过的课文尝试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

2.拿出课前准备的短文阅读材料,思考,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方法。

五、总结提升

1.请同学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总结:真好!一课一收获,一步一个脚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不管用哪种方法,都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好的方法会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有趣,更轻松,也希望同学们善于在学习中总结好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

一、学习拟题

1.激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幅某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有约》。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三等奖。请你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

2.过渡:文章的标题也叫文章的名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我们的作文,它也想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因为,一个美丽的名字不仅能吸引大家把文章看下去,还能让文章显得更美、更有深意。

3.出示教材中出现的各组题目,说说自己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4.全班汇报,教师点拨。

(1)《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这是用文章的主要人物作题目。

(2)《开国大典》《“诺曼底号”遇难记》《草船借箭》这是用事件作题目。

(3)《竹节人》《桥》《芦花鞋》这是用事物的名称作题目。

(4)《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组题目,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给人以思考的余地。读者一看到这些题目,就会希望知道文章的内容,能激起读者的阅读的兴趣。

5.修改自己习作的题目。

二、词语练习

1.出示词语,自由读一读,说一说:读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2.同桌说一说,由哪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3.动笔练习。选择一个词语,把围绕这个词语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4.交流评议。

三、书写提示

1.导学:你都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2.课件出示柳公权图片,进行资料简介: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1)配乐欣赏《玄秘塔碑》。

(2)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结: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四、日积月累

1.阅读书中出现的鲁迅的名言。

2.各种方式练习熟读。(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

3.结合一则名言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交流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4.练习背诵。

5.将这些名言抄在积累本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