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参加考试的45人,总体来看达到A级的有 24人,达到B级的有13 人,达到C级的有 5 人,达到D级的有 3 人。
二、试题分析::
本次命题是严格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同时也考虑到作为德育课程主阵地的学科新理念,在题目的类型、试题的结构、试题的难中易、学科的主体内容等方面都力求适宜,其中也不乏变革、创新的成分(如此次的“智慧大冲浪”题所占比例达到了40%,通过材料的展示,让学生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此外试题融入教育改革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学生的社会素养,使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得以发挥,同时有助于学生自身素质发展。试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立足点,突出了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凸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试题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别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本次试题,涵盖了五年级上册所学的大部分知识,偏重于第二、三单元的知识。试题注重基础性,考察学生情感的发展。
三、试卷分析
对本次检测所抽取的30份试卷看学生的及格率为%,80以上的10人约占23.1%。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该题内容的正确率为85%。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4)学会( ),学会( ),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秘诀。是学生对于课本知识记忆不牢固造成的。(9)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是( )。学生写成了黄河,黄河是自然河,不是人工运河,学生混淆不清。
(二)选择题失分率为4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6)我国的第一大河是指(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学生对我国的第一大河都不知道,这与我平时讲解不透彻有关。
(三)判断正确率为8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6)我国共有14个邻国,北面是蒙古。(√)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填错。
(四)解决问题。正确率为60%。
(1)你怎样评价杨卓西的所作所为?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多,对具体事例的言行评价组织太简单、语句不通顺,既没说明是什么事,也没明确地表明评价的好坏,更看不出杨卓西的所作所为的意义,因而失分的学生较多。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7、培养他们的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其会学。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