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25-10-08 02:08:43 责编:小OO
文档
茅庄完小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参加考试的45人,总体来看达到A级的有  24人,达到B级的有13  人,达到C级的有 5 人,达到D级的有 3 人。

二、试题分析::

本次命题是严格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同时也考虑到作为德育课程主阵地的学科新理念,在题目的类型、试题的结构、试题的难中易、学科的主体内容等方面都力求适宜,其中也不乏变革、创新的成分(如此次的“智慧大冲浪”题所占比例达到了40%,通过材料的展示,让学生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此外试题融入教育改革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学生的社会素养,使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得以发挥,同时有助于学生自身素质发展。试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立足点,突出了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凸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试题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别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本次试题,涵盖了五年级上册所学的大部分知识,偏重于第二、三单元的知识。试题注重基础性,考察学生情感的发展。

三、试卷分析

对本次检测所抽取的30份试卷看学生的及格率为%,80以上的10人约占23.1%。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该题内容的正确率为85%。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4)学会(     ),学会(     ),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秘诀。是学生对于课本知识记忆不牢固造成的。(9)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是(   )。学生写成了黄河,黄河是自然河,不是人工运河,学生混淆不清。

(二)选择题失分率为4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6)我国的第一大河是指(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学生对我国的第一大河都不知道,这与我平时讲解不透彻有关。

(三)判断正确率为8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6)我国共有14个邻国,北面是蒙古。(√)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填错。

(四)解决问题。正确率为60%。

(1)你怎样评价杨卓西的所作所为?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多,对具体事例的言行评价组织太简单、语句不通顺,既没说明是什么事,也没明确地表明评价的好坏,更看不出杨卓西的所作所为的意义,因而失分的学生较多。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7、培养他们的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其会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