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有感
2025-10-08 02:07:26 责编:小OO
文档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在网络上读了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深深地被作者朴实而寓意深刻的文字所吸引。他不是站在一个遥不可及的角度与我们对话,而是以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畅谈自己的生活态度、工作作风、教学经验,写的都是一些实事,读后倍感亲切,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尤其是他对民主教育的看法,使我触动很大,进一步理解了“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道理。

或许,我们不能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出版自己的教育论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表达我们的观点;或许我们不能像李镇西老师那样成为一名教育学者,但是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教育专业,并持之以恒地热爱它;或许我们离成功之路还很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缩短它的距离。说,读书、教书、写书,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全部内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把教书、读书、写作作为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读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这也是我要向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想那样,在每一个失误中做深刻的反思,而不是忽略一个个教育教学细节,也不是满足于现状,更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找理由。

在对“优生”的培养教育上,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六点需要注意的:

  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有关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使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让“优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有科学的评价与分析,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保持纯朴善良的本质。

  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具有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勇气、毅力和能力。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千万不要自己埋没了自己。

  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让他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

到的打击。

  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不应让“高分低能”统领全局,要教育“优生”敢于“让思想冲破牢笼”。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思考、积极创新的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这样,其创造能力锻炼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使缺点的杂草最后无立足之地。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很多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但当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深深的反思,我们的老师真的爱学生吗?我们的老师会爱吗?他们的爱的方式方法得当吗?其实我们的很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误区的,比如我们的老师经常会“犯错误”,那就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典型的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学生做错事了,如违犯纪律了,会把犯错的学生一顿很批。结果效果却很不好,学生信服老师并不是因为老师的嗓门高,关键是你要让学生崇拜你。长期以来我们总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象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学生表现不好的一面了。书中,对学生的“爱”作了全新的深刻阐述,爱学生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首先就应该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童心。正如书中所叙的那个大男孩,每个学校都有许多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课前老师也经常找他们,还会将他们当众批评,可纯洁的孩子并没有因老师的批评而记恨,而是对老师喜欢如故,因此作为老师要爱学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