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根据顶板岩层相对煤层位置和垮落性等,可将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三部分。
2.为确定倾斜岩层的产状,常用三个产状要素即(走向)、(倾向)、(倾角)来表示。
3.没有出口直接通往地面,沿(岩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称为平巷。
4.上山: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位于开采水平之上,连接区段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的倾斜巷道。
5.采空区顶板悬露(面积)越大,时间越长,顶板压力就越大。
6.开采深度越大,(悬露)顶板的重量越大,支承压力也越大。
7.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炮线及爆破等工序组成。
8.地下开采时倾角(8°~2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10°)的煤层,称缓倾斜煤层。
9.使用在左工作面的单滚筒采煤机应使用(右)旋滚筒,(顺)时针旋转。
10.掘进工作面爆破前支架到工作面的距离称为(最小控顶距)。
11.(斜井)是直接通往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
12.掘进工作面爆破后支架到工作面的距离称为(最大控顶距)。
13.矿井开拓方式有(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种类型。
14.综采工作面主要工序有(割煤)、(移架)、(推移输送机)。
15.我国正规炮采工作面都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
16.一般常用的炮眼布置有(单排眼)、(双排眼)、(三排眼)三种。
17.煤的(破、装、运)是采煤工作基本工序。
18.根据矿车在车场内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均可分为(环行式)和(折返式)两大类。
二、选择题
1.凡长度超过( A )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盲巷。
A.6 m B.10 m C.15 m
2.构筑永久性密闭墙体厚度不小于( A )。
A.0.5 m B.0.8 m C.1 m
3.矿井反风时,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风量的( B )。
A.30% B.40% C.50%
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 D )时,必须停止作业。
A.26℃ B.28℃ C.30℃ D.34℃
5.在开拓新水平的井巷第一次接近未揭露的煤层时,按照地测部门提供的掘进面距煤层的准确位置,必须在距煤层( A )处开始打钻。
A.10 m B.15 m C.5 m D.20 m
6.正向起爆是将装有雷管的起爆药包放在靠近( C )处。
A.眼底 B.中间 C.眼口 D.距眼口2/3处
三、判断题
1.石门是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2.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0℃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逐步解决。(×)
3.平巷的用途是用于运输、通风和行人等。(√)
4.巷道贯通时,为加快进度,两个掘进工作面可以同时向前掘进。(×)
5.一般巷道在贯通相距20 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
6.《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开采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
7.在有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可采用松动爆破作防突措施。 (√)
8.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必须用震动爆破揭穿煤层。(√)
9.无论井田划分成阶段或盘区、单水平或多水平,阶段内采用分区式或分带式布置,都可采用立井开拓。(√)
10.小型矿井一般采用罐笼直接将煤车提到地面。(√)
11.井下每一水平到上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
12.急倾斜煤层易使用采煤机割煤工艺,速度快,事故率低。(×)
13.突出煤层采用放顶煤采煤法时,可以增大回采率。(×)
四、简答题
1、走向
岩层或煤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延伸的方向即为岩层的走向。
2、倾角
在岩层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的一条线称倾斜线。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即为岩层的倾角。
3、背斜
在形态上是一个向上凸起的弯曲,通常岩层自中心向两侧倾斜叫背斜。
4、向斜、
在形态上是一个向下凹的弯曲,通常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叫向斜
5、倾向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
6、急倾斜煤层
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大于45。的煤层。
7、断层
指岩层丧失连续完整性,且产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8、老顶初次来压
老顶第一次大面积垮落而造成工作面压力突然增大的现象。
9、矿山压力显现
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围岩或支护物呈现的各静力学现象,如署顶、底鼓、煤岩片帮、支架破环、煤和瓦斯突出等现象。
10、井底车场
井筒附近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
11、采区
阶段或开采水平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具有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12、周期来压
基本顶周期破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压显现。
13、暗井
没有出口直接通达地面的立井或斜井。
14、平巷
近于水平的巷道。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沿岩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15、石门
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16、上山
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17、下山
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18、采煤系统
指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掘进和回采工作的顺序安排,以及采区的通风、运输系统。
19、采煤工艺
又称“回采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20、斜井开拓
主井、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
21、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有什么特点?
答:(1)由于老顶的剧烈运动,使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剧增加。
(2)工作面支架受力猛增,顶板破碎,并出现平行煤壁的裂缝,甚至出现工作面顶板台阶下沉。
(3)煤壁片帮严重。
(4)老顶由折断面垮落时,在采空区深处先发出沉闷的雷鸣声,而后发生剧烈的响动。此外,落有时还伴有暴风,并扬起大量煤尘。
22、爆破后掘进工要做好哪些工作方可进入工作面?
答:修复好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修复支架前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支架间和支架与帮顶都要有加固措施。同时更要认真检查瓦斯,确认无危险时才准进人工作面。
23、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哪些?
答:(一)瓦斯浓度在5%~16%;(二)引火温度为650~750℃;(三)有足够的氧气,空气中的含氧量在12%以上。
24、井下供电必须做到的“十不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不准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二)不准甩掉无压释放器、过电流保护装置;(三)不准甩掉漏电继电顺、煤电钻综合保护和局部通风机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四)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五)不准用铜、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六)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瓦斯检查,不准送电;(七)有故障的供电线路,不准强行送电;(八)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灵后,不准送电;(九)失爆设备、失爆电器,不准使用;(十)不准在井下拆卸矿灯。
25、井下供电必须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四有: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两齐:电缆吊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26、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一)防止人身触及或接近带电导体:电气设备的裸露导体必须安装在一定的高度;对电气设备的裸露带电部分无法用外壳封闭时,必须用栅栏围住,使人不能接近;高压设备的栅栏门,必须装设开门即停电的闭锁装置;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件和电缆接头,全部封闭在外壳内等。(二)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人身触电:井下供电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设置漏电保护和漏电闭锁装置;设置保护接地装置等。(三)对手持式电气设备和接触较多容易造成危险的照明、通讯、信号及控制系统,除加强绝缘外,尽量采用较低电压,如煤电钻和照明的额定电压为127V;控制线路电压为36V等。(四)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和安全作业制度:如不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停送电制度、工作监护制度等。
27、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哪些规定?答:(一)高压不超过10000V;(二)低压不超过1140V;(三)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电压不超过127V;(四)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28、井下哪些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答:(一)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二)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三)低压配电点或装有三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四)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在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一个局部接地极;(五)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