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危岩治理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025-10-08 02:06:32 责编:小OO
文档
危岩治理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4.1  脚手架搭设:

根据清理出来的工作面,确定锚杆搭设的范围。脚手架搭设从下往上,依次搭设工作平台。按施工设计图,结合锚杆的水平倾角为15~20度,在比第一排锚杆孔位大致底30~40cm的位置(采用滑板式锚杆机),搭设第一层锚杆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宽度不小于4米,采用4.5米或5米的脚手架搭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大于40cm,立杆间距不大于2米。根据锚杆布置排距(2米或3米),搭设各层工作平台的平面。

4.2  坡面清理:

坡面上残留、松散的浮土和浮石,采用人工清除掉。

4.3  锚孔定位放线:

脚手架搭设好后,采用全站仪结合钢卷尺,定位出锚杆孔位,并用红油漆在孔位中心做好记号,每个孔位旁边,标出孔位记录编号。形成文字资料后,报监理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4.4  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在预设钻机安放的位置,采用2~5cm左右的木板,铺设工作平台。铺设面积不小于2米*5米,不稳定的地方,采用铁丝把木板固定在脚手架上。钻机安放到位后,调整好倾角后,使钻机钻杆的轴中心,正对孔位中心。采用钢管、扣件、铁丝把钻机固定在脚手架上,完成钻机就位工作。

4.5  成孔:

采用气动潜孔锤冲击成孔,配备KQ-91A型冲击器。开孔时,压力不易过大,同时在冲击器部分,采用人工辅助扶正,防止孔位偏斜。开孔成孔后,钻进0.5米,为预防岩粉过多,未能及时排除孔外,造成埋钻事故,应不时来回窜动,帮助岩粉排出孔外。钻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保持空气在孔底吹渣10分钟,保证孔底沉渣清除干净。

4.6  钻进成孔技术参数:

钻进压力——应保证让钻头与岩石紧密接触,每厘米钻头直径宜选用0.6kN ~0.9kN,可采用钻机加压、钻具自重加压、配重加压。

转速——钻进坚硬地层时以低转速为宜,钻头回转线速度宜为0.20m/s~0.40m/s。

 风量——风量除满足潜孔锤性能要求外,还需满足排渣要求,环状空隙中空气的上返流速应不小于15m/s。

风压——选择的空气压缩机的额定排气压力,应大于潜孔锤工作压力和平衡地层水柱的压力,一般比潜孔锤工作压力大0.15MPa。

4.7  成孔钻进注意事项:

4.7.1钻进前,应对钻机、空气压缩机、冲击器等机具进行调试,确保钻进时正常运行。

4.7.2保持气动循环系统和排渣系统畅通。

4.7.3冲击器工作前应将钻具提离孔底0.20m~0.30m,待供气与排气正常后,再慢转轻压钻进。

4.7.4钻进时应连续送风,观察空气压缩机的运转、排气压力、钻具的振动冲击以及进尺变化等情况,若有异常现象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7.5停钻前应将钻具提离孔底0.10m~0.20m,并维持送风循环1min~2min,待孔底清洁后,方可停气。

4.7.6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冲击器及钻头磨损情况。

4.8  锚筋制作安装:

锚杆用筋应调直除锈,在钻孔的同时,即应进行制作,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隔离架采用Φ8钢筋,焊接主筋上,间距2米,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cm。锚杆制作好后,对应相应的施工孔号,制作好孔号标牌,然后人工运至孔口。锚筋制作好后,应离地集中堆放,以保证其不被污染;对于有铁锈等污秽物的锚杆,应清除干净。

成孔验收后,及时下锚进行灌浆。锚杆单根长度不大,便于转运和提升,对于较高的坡段,采用定滑轮集中提升运输。为防止锚杆弯曲变形,采用绳子绑住锚头段,滑车提掉,顺孔壁,慢慢滑放入孔内,调整好支架方向后,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4.9 注浆:

清孔下入锚杆后,及时进行灌浆。采用孔底反向注浆方式,水泥砂浆的强度M30。按配合比制好水泥砂浆后,用直径为20的PVC管作为灌浆管,沿锚杆上方插入孔底,注浆管下到距孔底20~50cm的距离,再注浆机压力注浆,至孔口返浆为至。因浆液收缩而未满的孔,要进行二次补浆。同一批锚杆灌注时,应遵循从下向上的原则,以防串浆封孔,注浆管不能下到孔底。

灌注时因裂隙过大漏浆,而不能注满时,应采取间息注浆、增加浆液的稠度等措施,想办法封住裂隙,至灌满为止。注好后,3天内禁止扰动锚杆。

4.10 锚杆抗拔试验:

锚杆养护28天后,由监理单位随机按比例抽取锚杆进行抗拔试验,检验施工锚杆的抗拔力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4.11 锚墩制作:

锚墩制作采用C25砼浇筑,制作尺寸30cm*50cm*50cm,在锚杆砂浆强度养护至50%后才能进行施工。

4.11.1扎筋:底部铺扎三层双向6Φ8钢筋,钢筋间距@50mm。

4.11.2支模:模板采用木模板,定做尺寸30cm*50cm*50cm,留出上面开口,作为进料口。模板固定采用脚手架进行加固。

4.11.3砼浇筑:由于锚墩需要砼量较小,锚墩砼采用人工加料浇筑,砼骨料采用10~20mm碎石,振捣密实。采用3cm*30cm*30cm的钢板作为垫板预埋,人工养护7天。

4.12  锚杆张拉锁定:

4.12.1  锚杆张拉前,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强度养护至100%后才能进行施工

4.12.2  锚杆张拉采用螺栓锁定,锁定时采用力矩扳手施工,螺栓的扭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4.12.3  锚杆张拉,锁定后采用C25砼封闭锚头。

5、质量通病预防

5.1锚杆成孔施工完后,应在孔底用高压空气冲孔,清干净孔内的沉渣,直到孔口没有粉尘返出,避免影响抗拔力。

5.2锚杆施工前,注意固定好钻机的方向,使锚杆的方向与坡面垂直,预防锚固段偏移和外锚头偏移,影响肋柱施工。

5.3砂、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要检验合格,并按严格配合比灌注水泥砂浆,预防抗拔强度不够。

5.4灌注水泥砂浆时,要多次补浆,直到孔口灌满为止,防止自由段缺乏保护层而锈蚀。

5.5灌注完水泥砂浆后,3天内禁止扰动,预防影响抗拔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