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5-10-08 02:08:53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刘佳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7年第07期

        【摘 要】古诗词蕴含着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不但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但是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加上古诗词本身难懂、难学的特点,对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造成了障碍,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不利于小学生古诗词文化素养的培养。文章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1-0057-02

        古诗词蕴含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不但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在我国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也非常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但是,由于古诗词具有文字表达精炼、内涵深刻以及抽象难懂的特点,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使得学生对古诗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对学习古诗词产生了畏惧心理,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存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将我国璀璨的古诗词文化发扬开去。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应当多种多样,这样才能给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造成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使得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了畏惧和厌恶心理。古诗词具有用词精炼、意味深长的特点,蕴含了深厚的文化精髓,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2.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对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极大的好处。但是目前许多小学的古诗词教学还是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利于小学生古诗词文化素养的培养。

        3. 实践环节的缺失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实践,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古诗词描绘的情境中,让他们亲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从而易于理解蕴含在古诗词中的深刻含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对古诗词识记能力的培养,一味地将他们认为的重点灌输给学生,而不是关心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这首诗、是否真的了解其中的内涵,更别说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得小学生难以融入古诗词的情境中,无法对古诗词有深刻的理解。

        二、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借助多媒体技术

        古诗词通常都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刻画或者景物的描写,又或者是两者一起运用来传递作者的情感。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字面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描写的景物去思考、领悟字面以外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内在情感,从而提高古诗的鉴赏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曹植的《七步诗》时,我们可以将诗的主体——豆的形象制作成卡通形象,用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将豆呈现出来。学生就能直观地明白豆与豆茸的关系,并能更容易的将这种关系与家庭观念、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理解诗句,从而对“同根生”的表面含义与内在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古诗词通常都是古人有感而发所凝练出来的文字,因此,非常适合实施像情感启发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情感代入的方法去阅读每一篇古诗词。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还能让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意境中,并且能快速、准确地抓住古诗词的重点字词以及中心思想。

        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单单从诗面所描绘的美好的景物去阅读,是很难理解诗人在流放途中突然遇赦的愉悦兴奋的心情。这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想象自己被妈妈关在家中学习,不得外出,突然妈妈准许他们外出玩乐,将这种由沮丧失落到兴奋愉快的情感变化代入到诗人被流放时心情沮丧,再到行至白帝城遇赦的这种突如其来的兴奋愉悦的情感变化中。用这样的情感代入法去阅读这篇古诗,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人在写这首古诗时候的真切情感了。

        3. 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

        古诗词非常讲究事物形象和意境的描绘,这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境创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当把握好这个条件,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事物形象和意境进行情境再现,让学生真正融入古诗词的情境中,对古诗词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中所描绘的事物形象与意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见识,或者通过多媒体课件,运用一些素材或道具等方法,利用和创造条件,引领学生将古诗词中的事物形象与情境进行再造。

        例如,在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把前两句描写景物的诗句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自行制作服装道具和配乐,将故人依依惜别的不舍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表演出来,再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投票选出表演得最好的小组。这样的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使他们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实践等的问题,影响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实施,阻碍了学生古诗词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古诗词情境等策略来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实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达到培养小学生古诗词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2] 周翠华.新课标下小学古诗词教学艺术探究[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2).

        [3] 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3).

        (编辑:杨 迪)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