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1.儒勒•凡尔纳是( )国科幻小说家,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 )”。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海洋三部曲之( ),其余两部是:第一部( ),第三部是( )。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 )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 )和( )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又叫“( )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书中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5.“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这是( )说的。
6.尼德•兰是( )(国籍)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被人称为“捕鲸大王”。
7.尼摩船长在海底用( )做的笔写字。
8.“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 )船长说的。
9.( )是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曾经出版过著作( )。
10.( )国率先发表声明,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舰长是( )。
第二周
11.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阿龙纳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 )”。
12.康塞尔,法语的意思是“( )”,他对( )的分类非常精通,却缺乏实践,他是一个忠心耿耿,平静随和、性格稳重、为人热情、规规矩矩、自信、冷静、坚定、勇敢的人。生活突发意外,他从不大惊小怪。他心灵手巧,什么都会。
13.“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全体船员都盼望着发现独角鲸,因为( )。但( )不大相信独角鲸的存在,他是船上唯一一个持不同看法的人。在舰上,最先发现“怪物”的人是( )。
14.潜艇上的餐具上呈半圆形排列字母是( )语,意思是“( )”,中间字母“( )”代表尼摩船长姓氏第一个字母。用这个作标语是因为水在动,潜艇也在水中动。尼摩拉丁文意思是( )。
15.最初阿龙纳斯用法语和( )语,尼德•兰用( )语,康塞尔用( )语,与潜艇上的人交流,但他们毫无反应,无法交流。
16.面对被关押,( )认为,如果这个偶然事件让他们知道了一个很大的秘密,并且保守秘密比三个人性命更重要的话,他们的处境就危险了,反之,一有机会,他们就有可能被送回;( )认为除非舰艇想把他们收作艇员,否则他们一直扣留住;( )认为碰到更强大的驱逐舰,俘获了这艘潜艇,他们就会自由;并且他还想逃走或夺艇。
17.尼摩不让阿龙纳斯三人回到陆地上,是因为( )
18.阿龙纳斯跟随尼摩参观潜艇的路线依次是( )。
19.潜艇上图书室存书( )册,用各种文字撰写的科学、伦理、和文学类书籍应有尽有,但“我”却未发现任何一本( )方面的书籍,这些书是尼摩与人类社会唯一的联系。
20.“我”将潜艇的( )比作一座“地地道道的博物馆”,是因为它里面有丰富的艺术珍品,尤其是出自大师的名画;有丰富的自然界的稀有珍品——欧洲没有任何一座博物馆有如此丰富的海洋物种收藏。
第三周
21.“我”推断尼摩在海底生活的时间顶多也只是( )年而已,因为“我”在图书室的藏书中看到了( )年出版的书籍,推断出潜艇下水日期不可能早于这一年。
22.诺第留斯号外形像一支( ),长70米,最宽处为( )米,整体轮廓呈( )型,排水方便,航行阻力小。船身坚固,系( )层船壳,船壳都是用钢板制成,总重量一千三百多吨;在海面时,浮出水面的部分占整体的( ),利用装在底层侧翼的( )的灌、排水控制沉浮;两侧吃水线的装着纵斜板,纵斜板是活动的,能够变换位置,机板位置与艇体平行时,艇便进行水平行驶;机板倾斜,就沿着对角线下沉或上浮,对角线的大小可以控制(改变);假如想更快浮出水面的话,就合上螺旋桨的离合器。艇体的上部一个突出位置,有舵手驾驶舱,舱里装有水晶玻璃,透过它可以看清航路,在舵手舱后面,装着一个强电光反射镜,它可以把半海里内的海水照得透亮;潜艇的首和尾是( ),靠浮出海面更换新鲜的空气。潜艇利用电提供光、热和动力,最大航速接近每小时( )英里;它用海底的煤提供的热能来提取海水中的( ),船上一切用品的资源都来自海洋。潜艇船底是( )国南部造的,钢铁护板是伦敦造的,存储仓是瑞典造的,测量仪器则来自纽约,尼摩让人把所有的部件带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建造的,花了( )法郎。
23.( )年约四十,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神情严肃,不易交往,话不投机,他立即变脸,凶巴巴的,谁若是惹了他,他便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24.( )身材高大,天庭饱满,鼻直口方,牙齿整齐,两手纤细,用看手相的说法,此人“颇有灵性”,也就是说,与他那高傲而富有情感的心灵相得益彰。
25.“我”奇特的海底旅行首先体验的是( )洋,这个洋是最平静的海洋,水流平缓,潮涌不大,雨量充沛。
26.1867年11月8日,在距离日本海岸300海里处,我们的海底探险旅行正式开始,我们通过( )观赏美丽的海洋鱼类。
27.被日本人称之为黑水流的暖流,颜色( ),与太平洋的海水形成鲜明对照,看上去就是海中之河。
28.“我”在诺第留斯号上穿的衣服是用( )制成的,更有趣的是当“我”开始记日记,把冒险经历详细而准确地记录在用( )制成的纸上。
29.“我”和伙伴穿上拥有氧气装置的潜水服随尼摩去( )岛海底森林打猎,( )因为受不了潜水服的约束没有去打猎,途中我们遇到( )的侵扰,尼摩打到一只四足兽( ),尼摩的同伴打了一只漂亮的( ),最后成功地躲过了( )的侵袭。海底森林中植物的排列呈现出( )的特点,“我”幽默地称这里为( )王国。
30.在( )洋下航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多达数百万的乌贼,一连数小时都在这群软体动物中航行,还看到了一艘沉船,目睹了可怕的海难现场。
第四周
31.“地球上所需要的并不是新的,而是新的人!”这句话是( )说的。
32.在南太平洋( )群岛,“我”从尼摩那里得知了法国船只“( )”号和“( )”号失踪的。
33.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 )海峡前往( )洋:这个海峡不仅暗礁遍布,而且海岸上常有野蛮的土著人出没;潜艇途中因( )搁浅。艇长并不担心,说( )天之后将会涨潮。经艇长同意,我和两位同伴坐小艇上登上岛屿陆地——( )岛去,在岛上,( )抓到一只因贪吃被豆蔻汁迷醉的( ),这种鸟特殊的飞翔方式是( ),“我”想把这只鸟赠送给( ),供人欣赏。
34.土著人坐着用掏空的树干做的( )向“我们”进攻,尼摩因为不愿意伤害这些穷苦人,并没有主动攻击土著人,后来用( )击退了他们的进攻。
35.尼摩把因受重伤而死亡的船员安葬在( )墓地,因为( )
36.基灵岛是一座( )岛,岛上椰树遍布,非常美丽,( )先生和菲茨罗伊船长曾经登上过该岛。
37.在印度洋,一群可爱的( )一直紧随着潜艇,船蛸的壳像( ),康塞尔说( )就像船蛸。因为船蛸本来可以随意离开自己的外壳,可它就是不离开,( )不离开潜艇与之相似。
38.( )岛是印度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是个以( )著称的地方。船长长带我们观看一颗大如( )的珍珠。在采珠场,我们与( )展开了搏斗,( )救下采珠人,( )救了船长。艇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袋( )。
39.红海的海水不都是红色的,只有个别地方才是( )色的。在红海,我产发现了一种奇特的人鱼目动物——( )。( )用捕鲸叉勇敢地击杀濒于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尼摩艇长掌舵,潜水艇顺利穿过苏伊士地峡,总共用了不到( )钟到达了( )海。
40.我们在( )群岛海域航行时,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奇景。我发现一位深海( )与尼摩船长联系,尼摩把许多( )装入一只边上包着铁皮的箱子,箱盖上有一块铜牌,上有潜艇的标记,以及那句格言——“( )”,尼摩用( )文在箱盖上写上地址,并在夜间送了出去。
第五周
41.在地中海,潜艇行驶飞快,因为( );但( )气恼得不行,因为他无法实施逃跑计划。在地中海的第二个海底盆地,我们看到许多的遇难船只的残骸静卧在那里,惨不忍睹。
42.潜艇沿着葡萄牙海岸行驶,( )做好了潜逃的准备,敦促我逃跑,我心里很矛盾,很不安。潜艇在西班牙西北海岸( )湾停了下来,艇长给我讲述1702年( )船只被( )国海军打败沉没的历史,他命令艇员潜水搬取当年沉船上数不尽的金银珍宝。船长要用这些财宝接济穷人,给受到压迫的人提供反抗资金。
43.在( )洋尼摩艇长带我在夜间到三百米深的大西洋底去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 ),在去参观之前,有人往我手里塞了一根铁棍,因为路上很滑,还要爬山。
44.潜艇停到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内部的湖泊里,这是一座因地壳发生剧烈运动导致海水灌进火山内部形成的湖泊。被尼摩发现后成了潜艇独特的避风港。尼摩在火山口烧煤生产纳时不会被人发现,因为( )。我和同伴出去游览了一通,并带回了一个( )和一只美丽的( )。
45.潜艇来到马尾藻海,这是一片( )等密集的水域。据推测,这里的海藻、墨角藻是经由( )暖流带到这里来的,这也是促使( )猜想存在着一块新的原因之一。潜艇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进行探测,竟安然无恙。我们拍下了一张海底地区的照片作为纪念。
46.在( )海域,尼摩拒绝了尼德•兰海捕杀长须鲸的请求,但为了保护长须鲸,他操纵诺第留斯号狠狠地冲杀长须鲸的天敌——( )。船员从被杀死的( )取了二三吨的( ),这是一种营养丰富、质量上乘的饮品。
47.我根据换气推算,诺第留斯号潜艇上应该有( )人。
48.诺第留斯号沿西经( )度线进入了南极圈。我和尼摩艇长登上南极,尼摩展开一面绣着一个金色N字母的黑色旗帜,大声宣告自己已到达这片新的领土,在南极海边漫步时,我拾到了一个特大的( ),康塞尔把它捧回了潜艇上,我们还见到了成群的、非常聪明的哺乳动物( )。
49.潜艇在驶离南极时被一大块倒下来的冰块砸到了,失去了平衡,潜艇被卡在一条冰的死胡同里,陷入困境。艇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厚厚的( ),喷射( )阻止新的结冰。经过( )天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
50.潜艇从大西洋北上,沿着南美洲的曲折海岸行驶,我对那一带海洋里的植物和动物进行了捕捞并做了更深层的研究。在亚马逊河口,我们用( )鱼作饵来钓( );( )以海草为食,将堵在热带江河河口的大面积海草清除干净。
第六周
51.在( )群岛附近,一群大章鱼缠住( ),潜艇动弹不得。尼摩和船员们和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当章鱼正要将尼德•兰咬为两段,( )用( )砍向章鱼的两排巨大牙齿,救下尼德•兰,但在搏斗中失去了一位同伴。尼摩艇长为在人鱼大战中牺牲的艇员而哀伤,在这片海域停留了( )天。
52.潜艇航行在( )暖流上时,艇长将自己的研究总结用几种不同的语言写成,签上名字,装进一只容器中扔进大海,希望能为人类所得。我向他提出离开潜艇的要求遭到拒绝。
53.潜艇向东驶去,在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找到了( ),船长情绪激动地凭吊英勇不屈的复仇者号。“复仇者”号深深地反映了尼摩船长的强烈愿望。
54.凭吊完复仇者号后,潜艇回到海上,一艘战舰向潜艇发起攻击。看到潜艇将和战舰交战,我们三人计划等离铁甲舰近一些时,就跳海,逃到铁甲舰上。正要逃跑时( )关上了,潜艇要从( )攻击铁甲舰没有金属外壳保护的( )部分,用钢铁冲角撞击,穿透战舰,铁甲舰及舰上全部人员葬身大海。尼摩船长获得了复仇的快感。尼摩要复仇是因为( )
55.在潜艇冲向北极海域时,我们三人坐上( )准备逃离,结果碰上了大漩涡,我们被抛到( )漩涡里去了。侥幸从大漩涡脱险,被当地渔民救起。
56.“全能的上帝!够了!够了!”这是( )的忏悔。
57. “他并不是我的同类人,他是水中人,是海中神。”“他”指的是( )。
58.“我”三次接受尼摩船长的邀请,分别是( )。
59.《海底世界》中的海底环球旅行从( )出发,经过( )洋、( )海、( )海、( )洋,进入( )海域,最后在( )洋海域遇上迈尔大漩涡,结束航行。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