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10-08 02:08:07 责编:小OO
文档
窗体顶端

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吝啬(nìng) 蓬蒿(hāo) 联袂(mèi) 一蹴而就(jiù)

B.翱翔(áo) 舞榭(xiè) 造诣(yì) 封狼居胥(xū)

C.砥砺(dǐ) 红绡(xiāo) 正月(zhēng) 鼎铛玉石(chēng)

D.弥补(mí) 笑靥(yè) 言筌(quán) 前倨后恭(j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崛起 孝悌 诡计 炉火纯青

B.潦倒 精髓 慰藉 踌躇满志

C.羁鸟 寒喧 部署 沧海一栗

D.樯橹 吮吸 苍茫 义愤填膺

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红楼梦》是“无材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因此又名《_________》。这块顽石幻化为_________(人名),经历了“_________”和“金玉良缘”的爱情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女子的不幸人生,体验了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巨变。

二、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葫芦,是中华民族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象征生活幸福美好;葫芦多籽,寓意“子孙繁茂”。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历史文献显示,( ),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翻译的印度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诗句予以证实。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民与印度人民有共识

B.印度人民与中国人民有共识

C.中国人民对葫芦的文化寓意与印度人民有共识

D.印度人民对葫芦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通之处。

B.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

C.不仅我国人民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通之处。

D.不仅我国人民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鸿门宴(节选)司马迁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吟。樊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吟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吟遂入,披帷西向立,镇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6、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意:料想

B.范增数目项王 目:递眼色

C.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D.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7、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今日之事何如

C.未有封侯之赏 D.欲诛有功之人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的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项庄接受范增交给他的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因为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C.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出极大的勇气。而他入帐后的行为又有礼有节,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

D.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9、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四、默写题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0、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1、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惟觉时之枕席,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2、___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13、登高而招,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五、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春风 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英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诗歌前两句写梅花、樱花、杏花、桃花、梨花在春风中次第开放,后两句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荠花、榆荚来写春风。全诗清新自然,富于情韵,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_________之情。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与陌生人交流铁凝

以前,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课子的队伍里,看炸课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管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檐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他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

“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檐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愿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有改动)

15、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举一例。

16、综观全文,概括“我”对卖油炸课子的姑娘的情感认识变化。

17、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七、材料作文

18、以“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700字;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1、答案:A

解析:“吝啬(nìng)”应为“吝啬(lìn)”,“一蹴而就(jiù)”应为“一蹴而就(cù)”。

2、答案:C

解析:“寒喧”应为“寒暄”,“沧海一栗”应为“沧海一粟”。

3、答案:石头记;贾宝玉;木石前盟

解析:

4、答案:D

解析:结合后文语境可知,此处叙述的重点是印度文化,所以陈述对象应为“印度人民”;“对葫芦的文化寓意”是语句重点,不可少。

5、答案:C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三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放到“我国人民”之前;二是定语语序不当,应将“‘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改为‘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民;三是用词不当,应将“相类”改为“相通”。

6、答案:D

解析:让:责备。

7、答案:A

解析:A项中的“之”是代词,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

8、答案:B

解析:原文表述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心不忍”于文无据。

9、答案: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解析:

10、答案:风乎舞雩;咏而归

解析:

11、答案:恍惊起而长嗟;失向来之烟霞

解析:

12、答案: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解析:

13、答案: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解析:

14、答案:拟人;喜爱

解析:

15、答案:对比。

举例:(示例1)将“我”初中时代认识的卖油炸课子的姑娘的年轻而富有活力,与她40来岁时的冷漠而生命枯萎进行对比。(示例2)将与“我”交流前的她,和与“我”交流后的她进行对比。

解析:

16、答案:①最初相识时,她成了美丽的代名词,是“我”模仿的对象,“我”对她充满着崇拜;②再次相见时,她成了冷漠的劳动者,对“我”很不耐烦,让“我”感到非常失落;③与“我”交流后,她焕然一新,富有生机活力,让“我”感到特别高兴。

解析:

17、答案:这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肖像描写与细节描写。文段开始以“持”“翻”“夹”等动作描写,写出了卖油炸课子的姑娘炸馃子时动作的娴熟与活力;文段最后通过对她的肤色、头发、眼神等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她的活力与可爱;这一过程中,文笔细腻,从细节的角度刻画了她的美丽、青春、灵巧,表达了“我”对她的欣赏与崇拜。

解析:

18、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写作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