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昆明市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10-08 02:01:25 责编:小OO
文档
昆明市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4个小题,共6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7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栖息(xī) 贿赂(lù) 真挚(zì) 荤菜(hūn)

B.颠簸(bǒ) 犀利(xī) 烙印(rào) 迸裂(pèng)

C.恫吓(dòng) 兀自(wù) 谩骂(màn) 虬枝(qiú)

D.翌日(yì) 炫目(xüàn) 涅槃(páng) 喧嚣(xi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纯粹 鄙薄 凛然生畏 神彩奕奕 B、悔恨 眩耀 畏罪潜逃 富丽堂皇

C、诀别 安详 深恶痛疾 见异思迁 D、分岐 帐蓬 疲倦不堪 骇人听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需要思考,但也不能刨根问底,钻牛角尖。

B、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C、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D、在过去的几年里,所有的新兴经济地区都在飞速发展,但水平参差不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座博物馆的历史,据说建立于一八三二年。

B、历史是一面镜子,把现实结合起来,就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C、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了迷人的天地。

D、在考试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③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⑤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①②④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①②⑤③④ D、④⑤①②③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字舍,原名舒庆春,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短篇小说《赶集》,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B、安徒生,19世纪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C、《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与逸事。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夜上受降城闻笛》等多首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何当共剪西窗烛, 。

(4)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景况,表达“同是天涯沦落人”之的句子是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8~11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4分)

8、(1)根据示例,为班级开展的“课本故事朗读者”活动准备素材。(2 分)

初中课本故事分享 分享理由

1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章写了自己“第一次”历险,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 也是从胆怯、 恐惧到自信的过程,给我很大启迪。

2 ① ②

(2)下面文字是活动开场白,请仿照画线部分,在模线上写一个句子。(2 分)

轻举七年线上册的语文课本,我常常思绪飞扬。我梦想,来到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我梦想,来到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感受历览千载书的惬意;我梦想, , 。

(二)名著阅读。(5分)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9、以上材料选自《 》第五十九回,请根据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补充该章回的回目:唐三藏路阻 (山名),孙悟空一调 (物名)。(3分)

10、根据材料可知,罗刹是指谁?夺子之仇是指什么?(2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12-25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4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分)

1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7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①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②身节用,远③罪丰④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

【注释】①于:被。②谨:约束。③远:使……远离。④丰:使……丰足。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

(3)故曰:俭,德之共也。 (4)居乡必盗

14.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2分)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

15.请概括【甲】【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8分)

不通人性的机器

方可成

①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从纽约起飞后遭遇鸟群撞击,两台引擎全部失灵,英雄机长奇迹般地实现了水上安全迫降。这是电影《萨利机长》讲述的真实故事。

②不过其后,机长被质疑:为什么不返航拉瓜迪亚机场,而要冒险迫降?听证会上,机器完美地还原了当天飞机遭遇鸟群撞击之后的高度、速度、角度等数据,以及天气、风向等外部环境。结果表明:这架飞机完全可以成功返航原机场。

③眼看萨利机长就要声名扫地,这时他指出了一个关键因素:人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毫无感情地作出最理性的选择,而是需要时间进行反应、思考、判断。果然,将人的反应时间考虑进去之后,机器显示,水上迫降成为唯一的选择。

④在不通人性的机器面前,英雄机长的命运险些被毁掉。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小人物,也因为机器不懂人性、不具备人文关怀,而生活在糟糕的处境之中。这类小人物的最典型案例,就是美国不少快餐连锁和大型超市的打工者。他们大多是按小时数拿薪水的合同工,收入本就微薄。近几年,企业大规模采用机器来进行排班,让他们受到进一步的剥削。

⑤这种排班的核心是基于顾客流量安排上岗员工数。其实,超市和快餐店本来就会进行这种“科学排班”:周二上午人流少,少安排人上岗;周五晚上人流多,全员上岗。不过,新的数据技术让这种方法的复杂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比如,下雨时,人们可能会更多走进咖啡店,所以这时要多安排人手;某个晚上附近的体育场有大型赛事,可能会给快餐店带来一大批深夜客流;甚至,根据社交媒体上提及某一产品的热度,来预测门店的人流……

⑥这一切都让人流预测和排班安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化程度,但它却给店里的打工者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⑦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种复杂的预测方式,往往需要利用非常新的数据(比如天气预测、社交媒体热度),因此很多时候只能提前一两天完成预测。这也就意味着,员工的排班表不是一个月前就安排好了,而是提前一两天才能得到,而且永远处于不可预测的变动之中——因为数据是在不断变动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打工者永远处于不确定性之中,可能随时被叫去工作,无法掌控自己的时间。

⑧其次,此前,超市和快餐店的打工者们还能享受一些间歇的清闲,不至于每一分钟都在高压之下。但是现在,拜算法所赐,他们基本上每一分钟都要处于紧绷的状态,因为机器算法的终极目标就是最大化每一位员工在岗时的工作投入。但它却没有考虑到员工作为活生生的人在这种制度下所受到的巨大压力。

⑨此外,机器还会自动完成一些奇葩的排班方式:比如,晚上值最后一班岗,工作到11点关店,第二天一早又要上最早一班,凌晨4点就要起来去开店。这种情况一度非常普遍,以至于人们发明了一个词:clopening,也即关门(closing)和开门(opening)的合体。有这种排班方式,并不是因为机器要有意为难这些打工者,而是因为在机器的算法中,并没有“人类需要充足睡眠时间”这样的设定。不需要睡眠的机器,理所当然地认为人类也是一样的金刚不坏之身。

⑾数学家Cathy 在去年出版的《数学杀伤性武器》一书中讲述了不通人性的机器剥削底层打工者的故事。她提醒我们:机器和算法的表现,最终体现的其实是制造机器、设计算法的人的意志。如果设计算法的人不考虑人性的因素,那么机器是不会自动考虑人性的。

⑿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器不通人性并不可怕,只要制造机器、设计算法的人多一些对人性的考虑和关怀,比如禁止连续排最晚班和最早班、要求提前一周定下排班表等,事情就不会变得那么糟糕,就像在萨利机长的听证中加入那关键性的35秒一样。

(选自《南方周末》2017年2月9日)

16、阅读选文,说说不通人性的机器给打工者带来哪些灾难性的后果。(3分)

17、选文①-③段中“萨利机长”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1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他们大多是按小数拿薪水的合同工,收入本就微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1分)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儿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弟弟就有了期盼。每天晚饭前我们俩就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隐隐的铃声从远处传来,我们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横梁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往往是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太阳刚刚偏西,我和弟弟就已经在门前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 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错觉,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都落山了,父亲还没有到家。“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其实并没有什么铃声,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特别悦耳的铃声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包。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儿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路上,铺在父亲的背上,显得那么温柔;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吃力,只见他身体竭力前倾,两脚费力地向前蹬,布满汗滴的额头上,根根青筋突起。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他说,要是连时间都不能保证,肯定啥事情也做不好。我们的学习再也不需要父亲操心。我们在学校从不偷懒,成绩也从未让父亲失望过。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19.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四个场景,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2分)

平日里 A________

节日里 “我”和弟弟期待节日食品的情景

生病时 B________

上学时 父亲风雨无阻送孩子上学的情景

20.品味语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3分)

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

2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结尾这句话的理解。(2分)

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23.本文在构思和写作方法上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2分)

四、作文,二选一(本大题含26题,共40分)

24、题目一:许多地方、许多物品都贮藏着我们珍贵的回忆,重视它们,必将涌出无限的感慨与眷恋。

请以“这里有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未来的生活,我们现在看来的一切不可能都将成为现实。请你发挥想象,以“ 的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的神奇故事。

要求:

(1)请按题目要求作文,不允许自行拟题。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1. C 2. C 3. A 4. D 5. B 6. D

7.(每空 1 分,共 8 分。凡是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河流大野犹嫌束;(2)夜阑卧听风吹雨

(3)却话巴山夜雨时。(4)海日生残夜;(5)遥怜故园菊;(6)一夜征人尽望乡;(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 (1)示例①《皇帝的新装》②通过写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 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告诉我面对生活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坦然才能去伪存真,发现真理。

(2)示例①:来到老舍笔下的济南,在飞舞雪花中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温情。 示例②:来到王湾笔下的北固山下,在粼粼波光中感受“潮平两岸阔”的壮美。

9、《西游记》、火焰山、芭蕉扇。10、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的儿子是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观音菩萨降服,收为善财童子,所以称“夺子之仇”。(意思对即可)

11、低头看回乐峰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头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令人顿觉冷嗖嗖。

12、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3.(1)达到(2)振奋(3)所以/因此 (4)居住/处在/住在

14.有德行(品德)的人都是由勤俭(而)培养来的(获得的),勤俭就可以减少欲望(欲求)。

15.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乙文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

【评分标准】①共2分,意思对即可。②甲文的不同点要至少写出两方面。

16.(3 分)员工永远处于不确定之中,无法掌控自己的时间;每一分钟都处于紧绷的状态, 处于高压之下;有时让员工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上三点各 1 分)

17.(3 分)通过电影中萨利机长险些因为机器毁掉命运的事例,引出了机器不通人性的特点, 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

18.(2 分)“大多”意为大多数,表示范围广,数量多。在本句中表示大部分美国快餐连锁和大型超市的打工者是按小时数拿薪水的合同工,收入微薄。去掉“大多”,表示所有打工者皆如此,太绝对,不符实际。“大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景

20、拟人,赋予星星人的情态,惹父亲劳神的愧疚。

21、父亲的自行车丢了,神情黯淡,日子虽艰难却有温馨的陪伴;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升华主旨。

22、从“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要是连时间都不能保证;从“我”和弟弟翘首以待父亲给我们带吃的情景,可以看出父亲关爱孩子。

23、示例一:以自行车为线索,贯穿全文,父亲与孩子生活情景的点点滴滴,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浑然一体。

示例二:首尾呼应。开头写父亲丢失自行车神情沮丧,陪伴我们家走过艰难的时光,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挚爱之情。照应开头,让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升华主旨。

示例三:倒叙。先写父亲的自行车丢了,父亲与孩子生活情景的点点滴滴,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24.(40 分)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