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管线综合设计说明2017.11.03
2025-10-08 02:12:38 责编:小OO
文档
管线综合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东西全长约 1600米, 南北宽 约1300米,用地面积140公顷多。

道路性质为城市主干道,为已建道路,其余均为城市规划道路。

管线综合设计主要原则如下: 1、各工程管线尽量避免布置在车行道下; 2、弱电综合管线(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等)采用同槽施工; 3、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下,各专业管线检查井尺寸、井室尺寸尽量采用较 小值,检查井间距尽量采用较大值。 三、管线现状调查 根据各方提供的资料,道路红线范围内涉及到的市政管线有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燃气管、供电管线、电信管线等。

1、雨水管: 规划雨水管道为单排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处,管径DN400~DN1400。有两路市政雨水接出点,分别位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一处,地块东南角规划道路一处。雨水管的附属设施有雨水口和检查井,道路两侧雨水口较多,雨水管布置还要考虑车行与施工,在道路中心线上有利于道路两侧雨水口连接支管的接入。

2、污水管: 规划污水管道为单排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处, 管径 DN400~DN1000。有两路市政污水接出点,分别位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一处,地块东南角规划道路一处。从卫生角度考虑,应与给水管分设在道路两侧。污水管的附属设施有检查井、化粪池、食堂的隔油池等。

3、给水管: 规划给水管考虑两路进线,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处,均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处引入市政给水接入点,管径 DN300。规划给水管与消防用水管一并合用,其附属设施有水表井、检查井和消防栓等。 

4、燃气管:本次燃气管道仅为预留管位,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处,考虑为双管布置,现预留中压燃气管线从最北侧市政道路处引入。其附属设施有燃气调压站。

5、电力电缆:考虑为单排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处,10KV高压电力电缆和380V低压电力电缆同路由布置,便于施工。规划电力电缆考虑两路进线,一路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处引入,一路从地块西侧规划道路引入。引入电缆均应为10KV高压电力电缆。设计为8 孔φ 150 混凝土管

6、弱电电缆:弱电综合考虑为单排布设,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处,移动、电信和广电等管线同槽,规划弱电电缆考虑两路进线,一路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处引入,一路从地块西侧规划道路引入。设计为6 孔φ 150 混凝土管。

各类管道布置原则上按如下规定进行布置:

1.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敷设位置宜相对固定。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燃和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

2.工程管线在建筑外墙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和埋设深度确定,其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信、污水排水、燃气、给水、热力。当燃气管线可在建筑物两侧中任一侧引入均满足要求时,燃气管线应布置在管线较少的一侧。

3.本规划管线敷设顺序原则:

在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安排污水管、煤气管、电力排管、电力电缆;在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安排雨水管、给水管、电讯电缆、电讯导管。

4.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埋深由浅入深依次为:电信管(沟)、小于10kV电力管(沟)、大于10kV电力管(沟)、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此次设计电力管(沟)一般埋深为1.2米左右,电讯管(沟)埋深为1.3米,燃气管覆土控制在1.5米左右,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4米左右,而将雨、污水起点覆土控制在1.8、2.5米左右,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管线避让原则: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3)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4)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6)新建的让现有的;

(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各管道的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和覆土要求均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98)的相关要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