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比较
2025-10-08 02:12:37 责编:小OO
文档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2003年我国机构改革的背景与目标及内容?

答:2003年我国机构改革中,将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组建商务部,可以看作是大部制改革的一个有益尝试。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指的是内部的职权配置形式和相互关系。通过相关职能及其机构的整合,合理配置和运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以解决某些方面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以及执行不力等问题。按此要求进行改革,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改进管理,做到权责一致,提高行政效能。  根据授权情况,这三种职权有的由不同部门分别行使,有的由同一个部门的不同内设机构或下设机构分别行使。

2.我国的及其性质是什么?

答:我国是人民的,是服务型,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捍卫者和执行者。从行为目标看:行为一般以公共利益为服务目标,在阶级社会里,       它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服务目标。从行为领域看:行为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从行为方式看:行为一般以强制手段(国家暴力)为后盾,具有凌驾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之上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从组织体系看:机构具有整体性,它由执行不同职能的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严密的系统,彼此之间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共20分)

1.在总统制中,总统领导的内阁对议会负责,但总统有权解散议会。

答:此说法不正确,总统制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下面几点:第一,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直接任命并领导内阁,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中可不设总理职位。第二,尽管在总统制下也设有内阁,但其内阁与议会制国家的责任内阁的地位、作用有很大差别。如美国的内阁是由总统、副总统及各主要行政部门的和总统指定的组成。它不是决策机构,而只是总统的咨询机构。第三,在总统制政体下,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权力分离,并相互制约。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是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因此他在名义上向选民负责,而不是向国会负责。国会不能迫使总统及其领导的内阁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国会。只有当总统及重要违反或渎职、失职时,国会才能够对其进行。

三、论述题(共20分)

1.试述我国我国的“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与西方国家的“司法”的差异有哪些?

答:一是西方国家实行“司法”的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学说,我国实行“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理由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正确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防止和抵制不正之风。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决定了司法从属于立法且无权否定立法。

二是西方国家的检察机关隶属于行政系统,不在“司法”的范畴之内。因此,西方国家的“司法”其实也就是“审判”。我国的检察机关是于行政系统的司法机关。我国的“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包括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三是西方国家“司法”的核心是法官审判,而我国是“人民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这意味着我国审判的主体是而不是法官。我国法官法规定法官享有“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权利。

四是从对案件审理而言,西方国家上下级彼此,上级不能干涉下级正在进行的具体审判。我国法律对上下级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有不同的规定。我国上下级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此外,在司法机关与执政党关系、法官的职位与薪金保障、法官的责任追究等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也很不相同。

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

1.请根据材料说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趋势有哪些?

材料1: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以“企业型”为目标,通过“再造”运动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改革。

材料2:组织结构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斯·韦伯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但这种形式也有副作用,如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各层级缺乏有效的沟通、规章作茧自缚、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效率低下等。传统的科层中,是一种顺向管理的心态,的行为方式只是以方便自己工作为主,并不考虑公民的个体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公民不但无法选择服务的内容,连表达自己价值偏好的权利都无法实现。行政理论家将此时的公民称为“困境顾客”。

材料3:由直接控制的公用事业,如道路、电讯、邮政等在西方国家被拍卖已屡见不鲜,在美国,监狱的私营都已经平稳的进行了。某些原来由统计部门收集资料的工作可以交由私人调查公司进行,某些在制定前可以向私营的咨询公司购买建议,一些审计、财务工作也可以求助于专业的事务所。

材料4:美国近年来着力推行“电子”的,关闭了近2000处办公室,减少了8万工作人员,联邦的开支则减少了60亿美元。西方的高科技带来了行政管理的变革。

答:第一,行政组织从层级制向扁平化发展,就而言,扁平化的网络状的组织可以提供一种官僚主义永远无法提供的东西——横向联系,因为促使组织之间发生联系的是信息网络,而不是层级的控制,是一种以信息沟通和联系为基础而结成的管理协作系统。

第二,行政由命令式向“顾客取向”的服务理念发展,再造的行政则以“顾客导向”为服务理念,以“顾客价值”为行政措施的基础,与社会其他方面是伙伴关系和合作关系。不再发号施令,而是互相协商。

第三,行政权力从集权到分权,分权比集权有更大的晨活性,更有效率,更具有创新精神。

第四,行政运营从“公营”向私营化发展,将市场价值的再发现与利用看成是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

第五,行政管理向信息化发展,推进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西方国家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化被列为第一位,可以说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