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东地区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越发繁荣,旅行社伴随旅游业的产生,发展有目共睹,然而在华东地区众多的中小旅行社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的解决对策:中小型旅行业应当推进垂直分工体系,和华东地区其它中小旅行社形成供应链联盟,依靠电子网络,大力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核心竞争力;垂直分工;供应链联盟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08年度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情况通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国际旅行社1970家,国内旅行社18721家,总计20691家;而国际社和国内社的旅游业务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6.%和33.11%。可以看出:我国旅行社行业结构现状是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竞争力偏弱。总体来说,我国大多数旅行社还属于中小型旅行社,华东地区亦是如此。在华东地区,大多数的中小旅行社都处于利润极少甚至是没有盈利的状态。
入世后,华东地区的旅行社已经开始出现垂直分工的体系,以便能与国际接轨,当地的旅游开发商的大型旅行社大多数也加入了建立代理制度的体系。华东地区的大型旅行社企业集团利用他们较中小旅行社规模强大的优势,将一些利润高的市场如国内高端市场和出国旅游的市场逐渐控制起来,并且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形成了资本主导的跨行业、多元化、一体化的集团网络。然而,中小旅行社在华东地区仍然占多数,他们只能在普通的大众观光市场中占有极少的利润[3]。
一、华东地区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现状
1.1缺少核心竞争力
最近几年来,华东地区的中小型旅行社逐年增长。随着华东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在人们的生活支出中,旅游方面的花销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人们需要旅行社来规划自己的旅游线路。由于旅游业的门槛较低,一些规模小的旅行社也在华东地处出现。但是,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在计划旅游路线和旅游服务上仅仅是低价格和近距离的,而且往往都是重复的,在产品和服务上很难形成自身特色,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与大型旅行社,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合作运营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在票务、地接、住宿、餐饮等各个环节更是很难取得竞争优势。最终,导致中小旅行社的经济效益低下。
1.2品牌单一,无特色之处
华东地区对旅行社的划分较为仔细,旅行社大多数产品都可以复制。新的旅游产品得以上市之后,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便紧随其后,由此导致的旅游产品基本没有差别。面对这样的旅游产品,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之间便开始降低价格以追求竞争的胜利,但是这些中小型旅行社的竞争仅仅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无法与大型旅行社高水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相比,因此华东地区人们对这些中小旅行社的信任程度越来越差。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大多数旅行社经营相同的路线和产品,而品牌和服务质量却没有太大的改变,且采取低价竞争,从而导致恶性循环[4]。对于华东地区的中小旅行社来讲,他们大部分旅游产品与大部分旅行社基本相同,而且有的为了吸引旅游者,还套用大型旅行社的品牌,导致旅游者对这些中小型旅行社的信心下降。虽然价格可能低于这些大旅行社,但是相对于大型旅行社在质量上却差之千里,导致了大多数的旅游者宁愿多花点钱选择高服务水平的旅行社,这也是为什么中小旅行社屡遭投诉率的原因[5]。
1.3只重眼前利益,不重形象塑造
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从产品开发到旅游接待全方位出击,涵盖产品开发、市场整合、营销推广、外连接待等各个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这种经营方式非但没有吸引到旅游者,反而加大了旅行社的经营成本,并且造成了他们的服务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地步。中小型旅行社只想尽快将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卖给华东地区的旅游者们,而并不考虑长远发展,只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忽略了自己在旅游市场的形象和品牌塑造,因此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很难能站住脚跟。
二、华东地区中小型旅行社的问题成因
2.1各个中小型旅行社之间合作能力弱
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长期经受“小、散、弱、差”的困境,故会选择与其他旅行社联合的方式来持续自己的经营。中小旅行社之间虽有合作,但是大都停留在表面上。联合在一起的中小型旅行社由于缺少合理的管理制度,经常会出现出卖自己的伙伴的行为,因此联合体成员彼此间信誉降低,最终使得联合体不欢而散。目前,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之间的合作只是简单的“1+1”,他们之间缺少统一的市场管理和企业管理,并且对内部成员的约束力也不强,很少有人愿意遵守,使得合作共赢的形式也仅仅是纸上谈兵[6]。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不同行业,而在这些行业中产出并销售这些旅游产品都需要旅游产业链上的这些产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可以看出,供应链特征在旅业上得到了完美体现[2]。国外发达国家的旅行社大多数通过集团化或者与航空公司、铁路公司、汽车公司、旅游饭店等结成的经营联盟,来实现双赢、多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华东地区的中小型旅行社却无法形成这种合作双赢的格局。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旅行社的规模小、利润少、在市场所占的份额小,更是由于这些中小旅行社的自身问题。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大都只关注自身发展,过于注重眼前的个人利益而忽略旅行社的长远发展,使得自身与周围旅行社的合作能力意愿不强。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一些国外实力强大的旅行社或旅行社集团进入华东地区旅游市场,他们的经营模式各机制大都发展的比较好,一定会凭借这个优势打入华东地区旅游市场的内部,抢占华东地区旅行社的相关份额甚至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市场份额。更有甚者,如果他们想要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就会与华东地区的汽车公司、旅游饭店、航空公司,商场和餐饮企业合作,这样势必对华东地区旅行社尤其是中小型旅行社带来强烈的打击。
2.2资金的匮乏成为制约中小旅行社发展的一大问题
在市场竞争中,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和大型旅行社不同,他们既没有资金支持有没有优势渠道,因此,资金的匮乏成为制约中小旅行社发展的一大问题。由于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规模较小,能力不足,无法设计并制造新型旅游产品,导致了严重的产品雷同现象,只能依靠降低价格竞争,使得自身发展收利甚微。而且大多数的中小旅行社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也只是负责出纳和报税,也没有管理成本的观念,做不到严格控制产品成本和经营成本。此外,中小企业业务数量与品牌实力无法与大型旅行社相比,不但无法取得产品成本的优惠价格,甚至在成本价格上要高于大型旅行社。
由于自身的这些劣势,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在大型旅行社的压倒性优势和携程、途牛等在线旅游公司的冲击下难以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发展极其艰难。
2.3中小型旅行社管理制度不完善
华东地区大多数的中小型旅行社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小型旅行社为了缩减运营成本,只设置了基本的部门,而且部门之间的分工并不明确,一人从事多职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许多小型旅行社没有设置专门的人事部,而是由经理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根据旅游淡旺季之分,只配备少量专职导游,在旺季时再招聘大量兼职导游;财务人员为兼职会计,仅在月末进行报税,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7]。
在中小型旅行社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旅行社的利润大小。旅行社需要根据成本制定价格,并且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成本显得更为重要。中小旅行社在规模和资金上存有劣势,所以必须要精打细算,不能让仅有的资金浪费在并不带来收益或收益甚微的成本上。因此对于中小型旅行社来说,加强成本管理,监管成本浮动,对提高自身收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8]。
目前,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模式。传统成本计算法是把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按不同的对象为依据进行归集,然后采用单一的标准进行分配来获得生产成本。而中小旅行社由于资金少和规模小,人员分工不明确,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产品成本计算是将费用按生产环节进行归集与分配,来获得生产成本,并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9]。
三、解决华东地区中小型旅行社问题的对策
3.1中小型旅行业应当推进垂直分工体系
旅行社能否发展下去与其自身的分工体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为了发挥分工的优势以便形成规模效应,垂直分工体系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对于华东地区中小型旅行社来说,应当把自己的旅游产品做精并创造自己的品牌、利用网络推广自己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优势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要想推动中小型旅行社的垂直分工体系,不仅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也需要对中小型旅行社进行引导。中小型旅行社在华东地区的旅游者和旅游集团之间扮演者一个中介的角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既充当旅行社集团的接待和代理,同时又要为旅游者提供让他们满意的服务和旅游产品。因此,推进中小型旅行社在旅行社行业分工体系的实施是华东地区旅行业的基础工作[10]。
3.2中小型旅行社可以与当地其他产业合作形成供应链联盟
为了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旅游业需要提供创意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旅游业是一个大产业,它囊括了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注重各个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以便切实相应顾客需求,使得客户得到满意的服务。特别是如今竞争如此激烈,引入供应链联盟这个思想对旅游业来说显得更为急迫。要想完成一项旅游活动,需要如交通部门、航空部门、金融部门
等各大行业的帮助来提供交通、饭店、资金筹划等服务,如果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为旅游者提供一项好的旅游产品。可以看出,旅游业是一项各产业之间相互依赖的综合性产业。如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要想提供让旅游者满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旅行社就一定要保持好和各大行业的战略合作关系。“术业有专攻。”只有各个行业合作发挥自己的特色,才会实现共赢的局面,才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10]。
3.3中小型旅行社应当紧跟时代实现网络化,创造自己的品牌
如今,携程、途牛、去哪儿等众多旅行软件已经在华东地区盛行。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下,中小型旅行社仅仅依靠传统的佣金模式来吸引旅游者已经行不通了。在电子经济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实现网上经营不仅给旅游者带来大大的便利,重要的是旅行社的宣传空间得到了拓展。而且中小型旅行社可以利用网络与各大软件合作,为旅游者提供选择旅行社、购票、买纪念品等全程服务。与大型旅行社相比,中小型旅行社缺少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优势渠道,想要在网络上做到吸引旅游者的点击,就要利用自身优势,跳出毫无新意的圈子,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让旅游者们专门冲着自己旅行社的特色而来。现在的市场形势已经改变,对于中小型旅行社来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而范围广、信息大的网络化经营正是他们发展的一个方向。
结论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华东地区为例浅谈了中小型旅行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得出华东地区中小型旅行社存在着彼此之间合作能力不强,相对大型旅行社资金匮乏紧缺并且缺少属于自身的特色,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导致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并经过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现代化网络资源和中国期刊网等相关资料,利用理论分析法、图文法、文献法、案例分析法,经过认真仔细地收集、筛选、整理和分析资料后,得出解决华东地区中小型旅行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华东地区中小型旅行社应当推进垂直分工体系,可以实行供应链联盟作为未来一个发展道路,实现经营网络化并且发展特色。尽管大型旅行社实力较强,但中小型旅行社还是占华东地区旅行社的主要部分,解决中小型企业的问题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华东地区中小型旅行社应该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才可能迎来旅行社繁荣发展的新曙光。
参考文献
[1]川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马祖军武振业.供应链联盟及成因分析[J].软科学,2006,(4).
[3]黄郁成.入世后中小旅行社的生存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6):83-86.
[4]盖玉妍,赵达薇.培育核心能力:中小旅行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J].科技与管理,2003,(2):52-55.
[5]高芳,张同健.华东地区旅行社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总515):85-87.
[6]李晓阳.华东地区中小旅行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4):176-177.
[7]徐凤霞,路娟.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04):96-98.
[8]黄丽君,赵丽娟.浅谈作业管理在华东地区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08):26-28.
[9]程琼,彭家生.试述价值链分析与作业成本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4(04):168-169.
[10]李天元,王娟.华东地区旅行社业垂直分工体系缘何难以实现一对华东地区旅行社业发展垂直分工问题的思考旅游学刊[J],2001,16(5):23-26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