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土调重点难点
2025-10-08 02:13:25 责编:小OO
文档
土壤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与任务,阐明其土壤类型、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及肥力特征,然后提出合理利用改良该土壤资源的依据与措施的方法。土壤制图: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线画符号通过制图综合,把测区的土壤类型和分布状况缩绘成平面图的过程。

工作底图:绘制土壤图的基础图件。

土壤草图:在野外,直接在工作底图上绘制的土壤图。

土壤剖面:用来观察描述土壤的垂直剖面。

主要剖面:又叫代表剖面,为全面研究土壤形态特点与成土条件和改良利用之间关系的剖面。

检查剖面:又叫次要剖面,对照剖面,为检查主剖面土壤属性的稳定性和变异程度而设。

定界剖面:为确认土壤类型边界而设置的剖面。

诊断层:经过一定成土过程,在剖面中能鉴定土壤类型特征标志的层次。障碍层:对土壤利用和作物生长有特殊影响的土层。

土壤发生型:土壤剖面的发生、发育类型,时发生学土层的组成形式,是划分高级分类单元的标志。

土体构型:土壤发生范围内具有各种性质和形态的土层相互结合状况,且具有质和量的指标,是确定基本分类单元的标志。

土层:在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统称为土层》

土壤发生层:经过成图过程形成的土层。

土壤组合制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壤类型,由于比例尺的,每种土壤都不够上图面积,把这种无法构成土斑的类型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制图单元勾出的方法叫.....

土壤复区:在大比例尺制图中与微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的斑块呈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

土壤复域:中小比例尺制图中与中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的斑块呈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

土地: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各种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同时也包括人类活动的作用和影响。

土地资源: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价值的土地。

土地类型:把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叫.....

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且利用价值与利用功能都一致的土地单元的集合。

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单元。

土地利用现状: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对土地进行各种生产经营方式叫.......

自然经济属性:是自然地理因素相互作用和制约的结果,赋予土地的固有属性。

社会经济属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赋予土地新的特性的总和。罗盘定点标图:①交绘法②极坐标法③地物追综法

土壤草图审查内容:土壤界线、主剖面、土壤类型代号

调查路线设置的原则:用最短的距离穿过不同的地貌单元和地里景观,平原区要垂直穿过河流域水区,山区要垂直穿过分水岭。

准备工作包括内容:①明确调查任务②确定制图比例尺③组织调查队伍

④制定工作计划

遥感影像进行土壤调查的方法步骤:1准备工作2野外概查与建立判读标

志3室内预判4野外检查验证5土壤图的转绘与总结

土地利用调查中外业调查的一般方法?

①选好站立点②确定地图方位③底图的判读④补测⑤整饰

土壤剖面确定原则:①根据比例尺和景观的复杂程度来确定总剖面数②每

个土壤类型至少要有一个主剖面③为确保精度,要考虑剖面点的密度和均匀性④根据工作底图质量设剖面点⑤根据调查人员水平设剖面点

土壤剖面描述内容及方法:1土壤颜色2土壤结构①三向延伸:块状、核

状、粒状、碎屑状②两向延伸:柱状、棱柱状③单向延伸:片状、鳞片状3土壤质地: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指感法4土壤新生体——诊断层出现5石灰反应①无泡沫,无响声:0 <0.2%②无明显气

泡,有响声:+ 0.2-3%③有微弱气泡,无响声:++ 3-6%④有强烈气泡,有响声:+++ >6% 6 pH搅拌澄清

怎样绘制航片的工作面积,意义何在?首先,按不同航线进行排片,然后

取中心片选刺像主点同时在此片上转刺周围片子的像主点,最后勾出此片的像主点与周围各片像主点的中线,所围出的面积即有效面积。

意义:保证调查精度,通过查找有效面积以使各种误差不超过限度。

航片判读的理论基础:(一)几何学特征位移、误差等,变形(二)光学特征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射信息成像(三)自然地理综合理论①土壤的地带性分布②土壤分布的规律性河床、河漫滩、阶地、台地、山地③植被与农业利用农田成网格状,果树呈棋盘状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工作计划、资料、仪器设备。

(二)外业调绘①路线勘察,建立判读标志

②制定分类系统③室内预测④调绘⑤补判⑥调绘验证

大比例尺制图的方法:概查、详查

概查任务:1了解掌握测区的自然特点和农业生产情况2了解测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和分布规律并拟定初步的工作分类系统3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技术操作规程4检查工作底图的实用性5建立航片的影像判读标志

室内工作的内容:1原始资料整理2组织室内分析化验3土壤图绘制4其他图件绘制5土壤调查报告编写

评土比土意义:1从形成角度全面比较各土壤类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消

除“同土异名,异土同名”现象2从生产角度进行质量评价,看改良建议是否合理各成土因素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气候因素:光、温、水;地形因素: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母质因素:母质;地表水地下水: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生物因素:类型不同、生物积累量不同、成分不同,指示植被、农作物;人文活动:非农业建设对土壤影响,农田基本建设及农业措施对土壤影响2气候因素:地里景观研究法、对小气候进行观测、相关分析法;地形因素:分析资料、实地观察;母质因素:分析资料、实地观察;地表水地下水:分析资料、实地观察;生物因素:分析资料、实地观察;人文活动:群众调查,区域对比法和年度对比法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三种方法及技术方案?

(一)利用1:1万的影像图进行动态监测:

①编制影像图与土地现状图对比分析,把变化的地类铅笔勾出。

②野外检查验证③对新地类界进行整饰,修编现状图④面积量算

(二)利用新航片进行动态监测

①放大新航片为1:1万②新航片上调绘比较,勾绘③野外检查认证

④对新地类界进行整饰,修编现状图⑤面积量算

(三)利用3s技术进行动态监测

①购买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②构建1:1万的现状图数据库③对卫星图像进行处理④处理后的图像与数据库中的矢量数据叠加,形成矢量—栅格影像图⑤新图上勾绘出变化地类⑥外业对图斑边界进行GPS定位

⑦内业处理,构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

用辩证的观点对成土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举例说明

1气候因素古气候:第三纪北方温暖湿润,形成红土第四纪炎热湿润形成午城黄土干热时形成离黄土晚更期寒冷时形成马兰黄土全新世形成次生黄土2地形因素(一)高原>1000米由于内应力作用形成的大面积抬升:高原边上有边缘山地,内部有丘陵湖泊(二)山地>500米由于地壳运动上升再加上外力风化、剥蚀、搬运形成的地貌1000—3500中山3500—5000高山1000—500低山(三)丘陵位于山地、平原过渡区,切割破碎,不呈脉状延伸,沟谷宽阔,相对高度低(四)平原按成因分: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五)盆地

3母质因素残积:形成残积物(无分选与磨圆、土层较薄、A/C型剖面)运积:(1)水①河流: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磨圆较好,分选性好)②湖水:洪积物③海水:海积物(2)风①沙丘②黄土(3)冰川:冰渍物(4)重力:重积物

4地表水地下水(1)地表水①季节性地表水:红水河、间歇河②常年性地表水:排泄型、补给型、排泄补给型、不对称型(2)地下水①浅位埋深1—2米易产生盐渍化、潜育化②中位2—3米③深位3—5米毛管水不能到达土体5生物因素(一)类型不同、生物积累量不同、成分不同(1)森林土壤气候带从热带到寒温带,土壤类型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2)草原土壤从湿润到半湿润到干旱到荒漠再到荒漠土壤类型依次为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二)指示植物农作物6人文活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