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汉代瓦当研究
2025-10-08 02:04:26 责编:小OO
文档
汉代瓦当研究

作者:吕琳

来源:《卷宗》2012年第04期

        一、汉代瓦当的概述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屋檐顶端的盖头瓦,俗称筒瓦头。瓦当文字中见有自名曰“当”,如“京师庾当”之类;曰“瓦”,如“都司空瓦”,“长水屯瓦”之类;又有曰“裳”,如“长陵东裳”等,曰“甬”,如“庶氏冢甬”等等。前人训当为“底”,谓瓦栉比置于檐际,瓦瓦相值,而带瓦头的筒瓦正当众瓦之底,带有阻挡、遮挡的作用。陈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赋》“裁金以饰珰”句,释“珰”为“椽头饰也”。以今瓦当之位置考察,正是位于筒瓦之端,椽头之上,用于蔽饰屋檐口出头之木,故“瓦当”之得名很可能因其位置和作用而来。 

        在瓦当这一小小的图形空间内,古代匠师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属于中国特有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

        瓦当始于周,而造极于秦汉,当时的建筑装饰构件体现了雕塑艺术的成就,“秦砖汉瓦”是古代建筑构件上的艺术典范。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西汉初年,经过了7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逐渐恢复,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时期的宫室台榭之类建筑,在继承秦代基础上,规模更为壮丽宏大,已国都长安为中心的宫殿建筑,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北宫、桂宫、建章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每处能容“千乘万骑”,可见当时建筑的规模之宏伟。而在这些建筑上必用瓦当以显示皇家的气派与威严。这就为瓦当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秦瓦当相比,汉代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加丰富,制作也日趋规整,纹饰图案井然有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瓦当的大量出现,不尽完善了瓦当艺术,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和研究范围,更加鲜明的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思想意识形态。总之,汉代瓦当以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时代特征之鲜明,文化内涵之丰富,把中国古代瓦当艺术推向了最高峰。

        二、汉代瓦当的题材丰富

        汉代瓦当选择的题材丰富多彩,取材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瓦当题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图案纹瓦当、图像纹瓦当和文字纹瓦当。

        1.图像纹瓦当

        图像纹饰,运用线与面的有机结合,以写实的手法多方面逼真地摹写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并时有突破,捕捉人类瞬息的灵感,去大胆的表现幻想中的物象。如饕餮纹、怪兽纹等,是对自然飞禽走兽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提炼,通过人类的艺术夸张和想象而创作的神话图像,有更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云纹瓦当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其花纹特征是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十分复杂多样。据主纹云纹的主要变化,大致分为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等。

        2.图案纹瓦当

        图案纹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形象的高度提炼和抽象,是国画艺术的最高阶段。它运用几何线条简略地勾勒,是线的艺术。而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的对象被简化,变形,其本来的含义已被逐渐忘却,而线条本身却在不断产生新的内涵。图案纹又可分为生活图案纹和纯粹的图案纹,前者以图案的形式表现生活的某些内容,如树木纹、树枝笔直,成双成对,平行对称;云纹,或钩状,或单尾,双尾,或连干树枝,置于空间,都是自然中少见的。此外还有箭杆弯曲或穿云的箭纹、山形纹及一些变形的动物纹等,还可以看出其本来具体形象的痕迹,纯粹的图案则完全脱离其具体直观形象,而不能直接看出所依据的来源形象。图像纹主要有四神纹、鹿纹、鱼纹、龙凤图腾纹、人物纹等。这类纹饰继承了周秦的风格,但不同于周秦狰狞的美,它变得更为自由、活泼、开放。构成汉代艺术古拙质朴的风格,简而不俗,夸而不饰,饰而不诬。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天真狂放的气势,那种征服世界的自信的力量,毋宁说更多的呈现出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 

        3. 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占有突出的地位,内容丰富,词藻极为华丽,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纪实记录之词、趋利避害之语等。出现于宫苑、陵墓、仓庾、私宅等,绝大多数为阳文,字数从一到数十不等。如祝福和祈愿之用,有“长生无极”“延年益寿昌”“与天无极”“万岁未央”等;记录标示之用,有标明建筑物的名称,如“长乐”“未央”“上林”等,分别表示“长乐宫”“未央宫”“上林苑”等汉建筑;表明官职之用,有“上林农官”“都司空”等;表示墓葬名称的,有“高祖万世”“长陵西神”“殷氏冢当”等;表示的,有“汉并天下”“单于天降”等。 文字瓦当是汉代的主流,其内容之丰富自不必说,其高妙的书法价值更被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书画同源,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和审美对象,它已经化了的线条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的和多样化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的气势力量,汉代文字瓦当是中国文字瓦当艺术的集大成者,它运用文字线条的伸缩,形成种种变化无穷的美的旋律,具有印章和书法古典美,终于形成中国独有的线的艺术。

        三、瓦当的造型优美

        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配件。这决定了它首先为建筑服务的实用性,其次才是在固定的了空间、高度、距离的下,突出装饰效果。这就决定了瓦当必须在相当高度的屋顶、檐头的位置上,在有限的面积上,再仰视和远视的重重局限下,尽可能以最为醒目突出的构图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装饰性。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古代瓦当纹饰不论是中轴线对称结构,辐射圆旋结构还是任意灵活性结构,却力图作到主题突出,结构均衡,并顾及装饰效果的最大发挥,在这一点上是破费匠心的。西周早期的瓦当是素面的,呈半圆形,称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而汉代,流行用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时期更为兴盛。瓦当,也是筒瓦的附件,瓦头一般呈圆形或半圆形。汉瓦当在成熟期的制作是当面和筒瓦为整体结构,一次成型。汉代瓦当实际上是指一种灰色或半灰色陶制品,人们常用“秦砖汉瓦”来形容那秦汉两代在建筑材料方面的成就。所谓秦砖,是指秦代炉火纯青的空心砖技术及质检技术;所渭汉瓦,是汉代独特的瓦当制作技术和造型艺术。通常瓦当的制作主要有几个步骤:制瓦当坯、续制筒瓦、切割晾干、焙烧。有花纹和文字的瓦当的制作方法,都是先刻出木模(阳纹),然后用木模压制出泥制瓦当纹(阴纹)。将瓦当范放入窑内烧好取出,便可使用。故而汉代瓦当很少有生硬的刀痕,极富弹力,朴素之中蕴藏着浑厚而沉稳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与汉代的制陶工艺有一定的联系。汉著名的宫廷楼宇,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圆弧造型既是建筑力学性能的考虑,又是一种富有动感和韵律美的造型,作为纹饰造型的背景和映衬,能更加突出整个画面方圆结合的呼应和统,能够增强艺术形象的整体性的美感。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汉瓦当与其他姊妹艺术一样担负着“成教化,助人伦”社会意义。然而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汉代的瓦当的艺术性并没有没有被这一政治功利性所束缚,汉代瓦当艺术的创造者凭借着自身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将古朴简约的时代精神融入到了瓦当的艺术创作中。汉代瓦当的造型,方寸之地,姿态万千,变化无穷,含有艺术造型的意趣,给人无穷的自然淳朴人工之美,又包含着简约的诗意之美,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99.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3联书店,2000.

        [4]陈振廉.书法美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6] 陈根远,朱思红著,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